天天看點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于故事本身,還在于......

編者按:

在她的聲音裡,一篇篇經典文字立體展現,一部部優秀影視劇作品靈動綻放。在上海戲劇學院的講台上,她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文藝人才,投身于推動文藝事業發展繁榮中,在新時代作出卓越貢獻。在委員履職的崗位上,她深入調查、積極建言,送出了一件件反映文藝界聲音的提案。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著名配音演員王蘇。本期紀事欄目邀請王蘇委員,請她結合藝術研究創作與履職工作,講述如何在聲音的世界裡講好中國的故事。

01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于故事本身,還在于......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著名配音演員王蘇

喜歡上聲音藝術,與我從小的耳濡目染有關。我的母親是一名電台播音員,我從小便經常跟着母親去電台,在那裡,逐漸發現聲音的奧妙,感受到聲音的魅力。當我在1982年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後,更是盡情地在藝術的叢林中汲取營養,對台詞課尤為偏愛,也尤為用力用心。

還記得,我在大學一年級時,随北京朗誦藝術團到民族文化宮參加詩歌朗誦會。我和我的老師是第一個搭檔朗誦,朗誦的篇目是《生命的脈搏》,歌頌張海迪的。朗誦結束,在得到觀衆掌聲的同時,我也得到了同台老師們的認可與鼓勵,讓我對朗誦更加有信心,讓我在朗誦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後來,我跟随殷之光、曹燦、張家聲等老師,進行了多場巡回演出,從實踐與學習中不斷錘煉與提升朗誦技能。有付出就有收獲。大學畢業後,我收到上海戲劇學院魏淑賢等老師的邀約,從此紮根上海,成為上海戲劇學院的一名台詞教師,将自己與聲音藝術緊密相連在一起。

時光如白駒過隙,而今我已經在上海戲劇學院待了36年。都說學無止境,在台詞的教學中,我邊學邊教,跟着前輩學,跟着學生學,跟着時代學,跟着生活學。如今,看着自己的學生們,日漸活躍在文藝領域的各個角落,有的在熒屏上,有的在舞台上,有的在講台上,充實而感動。

教學期間,我曾經帶過幾屆少數民族班,至今都令人難忘。因為,他曾經是我的挑戰,如今是我的驕傲。

猶記得那時,每年我們都會走進少數民族地區特别是一些偏遠地區去招收一些演員基本素質很好的苗子,但大多不會說漢語。如何讓這些孩子短時間内學會漢語,成為那段時期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摸索,逐漸掌握了快速學會說漢語的技巧。于是,這些少數民族孩子們一到學校,我就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于使用漢語國語思維,不管是想的,還是說的,都是國語。不會漢語,那就從基本功做起,練習漢語四聲調,學習漢語拼音,每天字正腔圓地跟讀《新聞聯播》……日複一日地堅持,孩子們很快掌握了漢語基本功。

在這裡,他們感受到了中文的力與美,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握聲音和語言技能,如何通過聲音傳遞情感,更好地塑造角色。而今,這些孩子都已經成長起來,在少數民族的藝術舞台上,演繹創作出一部部精彩作品,綻放着獨屬于他們的風采與光芒。

02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于故事本身,還在于......

△王蘇(右)與盲人學生在講座現場

朗誦,目前已經成為大衆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表現形式,如何把不同體裁、風格的作品,“聲入人心”地打動聽衆和觀衆,是值得認真探索的,也是我一輩子研究的方向。我希望能把這件事做好,希望更多人通過朗誦能夠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于是,我和我的團隊,近年來專門創作了《學會用聲音和語言繪畫》的專題講座,走進學校、走進社群、走進院團、走進機關,走到朗誦愛好者身邊,以誦讀的藝術形式為載體,帶領大家發現語言之美麗、傳遞感動之力量、淨化浮躁的心靈、塑造高尚的人格。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也可以聲中有詩畫,詩畫中有聲。朗誦一首詩、一首詞、一篇文,就如同描繪一幅畫,通過音量的大小、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力度的強弱,将紙上的文字立體起來,讓文字穿上不同的衣服、塗上不同的顔色,變得靈動鮮活,富有生命力。如此,才能将觀衆吸引進聲音與語言的世界中,與朗誦者一同呼吸、經曆、感受、思索、創作、成長。

2010年,我成立了品讀工作室。緣起是,當時上海戲劇學院想要為全校黨員學生上一堂黨課,學校黨委問我有沒有好的建議。我提議,可以用朗誦的方式,讓學生首先學會感恩,感恩親情、愛情、友情,再感恩社會、感恩黨、感恩祖國。我的建議被采納,于是,讓我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别開生面的黨課——《品位溫暖,閱讀人生》,先為他們講解一些朗誦技巧,然後為他們朗誦了十幾篇小文章。等朗誦結束後,學生們依然沉浸在朗誦的世界裡,久久不願離開。後來聽學生家長說,一些很少與父母聯系的學生,開始主動定期給父母發微信、打電話問候,傳遞着久違的愛與溫暖。于是,每年為新生上一堂朗誦課,成為學校的既定活動,并一直延續至今,既傳遞了專業知識,又開展了潤物無聲的教育。也是從那時起,品讀工作室成立,讓這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朗誦從小教室走向了大課堂,從學校走向了社會,讓快節奏忙碌的人們,在精神的世界裡滋養心靈。

03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于故事本身,還在于......

△王蘇在上海戲劇學院授課

成立品讀工作室後,我和學生們曾經排演過三場大型朗誦活動,分别是關于抗戰家書、紅色家書和烈士家書的。确定好朗誦主題後,我讓他們自己尋找家書素材,然後請他們講述家書的故事,讓尋找的過程成為學生受教育的過程。而排練,又是一種加深教育的過程。記得在一次排練中,有位年輕老師朗誦趙一曼臨終家書時,遲遲找不到感覺,于是我建議她認真查找家書寫作前後的故事,包括趙一曼被捕後的情景。等到第二天,這位年輕老師恰到好處地将家書所傳達的情感表達了出來。後來,這位女老師說,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和平,那麼多年輕的生命就那樣壯烈犧牲了,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呀。如果祖國有難,我也願意挺身而出。在朗誦演出中,大家在背景時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靜默,以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懷着敬畏之心,用朗誦的方式,講述那熱血沸騰的故事。每場演出結束後,我們都收到了觀衆的熱烈掌聲,在他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我感受到用聲音講述中國故事的魅力。

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國内,還要在國際上。記得我在意大利訪學期間,經常會與佛羅倫薩的一些專家進行交流,發現他們對梁思成、林徽因非常熟悉,非常喜歡兩人有關建築學方面的著作。于是,我給他們閱讀了林徽因的詩,他們感受到,中國的建築家不僅專業能力強,而且文學素養高。我還為他們朗誦了但丁的中文版詩歌,他們聽完告訴我,這是他們聽到的最美的但丁詩歌版本。他們覺得,聆聽中文的語言和聲音,是一種享受。

是啊,講好中國故事,不僅在于故事本身,還在于講述故事的載體——聲音與語言。美的語言,也會帶來美的享受。

讓更多人享受中國語言之美,在聲音的世界裡講好中國故事,我會一直探索、思考與實踐。這是深入到我的骨髓中的事。就像現在,我每周都會尋找一首新詩來錄音、朗誦,朗誦一遍不滿意,那就再來一遍,直到比較滿意為止。朗誦于我,不僅是工作與職業,還是興趣與事業。都說藝無止境,聲音藝術也像一座大寶藏,它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與機會。

而委員的履職工作,則讓我更多了責任感與使命感。我經常會問自己,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建言獻策?我從專業角度,去尋找、調查大家關心的問題,比如關于貧困山區美育教育;從民生方面,去關注身邊百姓特别是一些弱勢群體的生活,比如關注殘障人士殘健融合。為相關部門提供可參考的建言。我希望,黨的溫暖之光,能夠灑落在祖國各個角落;我希望,中文之美,能夠分享給更多人。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04月02日05版)

口述:王蘇

整理:張麗

新媒體編輯:薛婧

稽核:周佳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