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藝術簡介

郭九麟,1949年生,陽泉市平定縣人,曾任平定縣文聯副主席、黨組書記。山西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1968年畢業于山西平定師範學校,1985年畢業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即即北京廣告學院,2014年聘為中國畫院畫師,其書畫作品多次在全國 、山西省 、陽泉市獲獎。

丹青染太行

□盧豐

人們遊走在名川大山之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會讓人莫名地感動。

我看過郭九麟先生暢寫太行蓬勃有緻的畫卷,在視通千裡中頓時令我心胸豁然開闊。那扣動心弦的地方,在于他情感的自然生發。

前不久,我在同僚馮永喜先生的引薦下,與郭九麟先生有一番暢聊。印象裡,郭先生是個見棱見角、傲對現世、真率性情之人,筆耕墨耘浸到他的骨子裡,應該說他的名字與“藝術”用等号連接配接的。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左鄰右舍

我第一次看到郭先生繪畫作品,還是早些年由馮永喜先生以微信推送來郭先生年輕時的速寫畫。

速寫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些筆力和情感融合的作品,是在大幹快上的年代,郭先生為大寨所繪新圖。作品《扁擔精神》場景主次分明,構圖是散點透視法,人物長卷是沸騰人群肩挑手提、擔水點種,淺流邊的人們形成了一條長龍,滿含着抗旱的希望,人流綿延;《争分奪秒》的動勢節奏強,在很短時間内捕捉變化多端的動态,有人拉推車的大陣仗,線條一筆是一筆,筆筆外露,點線面關系和疏密虛實都置于統籌經營。兩幅作品筆墨臻妙決定構圖大局,線條不滞不弱,老辣凝堅,“形、神、質”的組合,形成了簡單和複雜交織融彙的畫面。速寫的成色、容量和深度可以讀出,是技術過硬的畫家用眼睛了解藝術的能力,是用一支筆一張紙就能繪成一個大場面,這輔助手段是本于立意、歸乎用筆、成就大作的基礎。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藝術感覺直關畫家的藝術生命。郭先生的藝術創造性是多方面的,在他編織對藝術追求赤城情結中,速寫應該是延續了很久很久的。可以看出,他面對萬千氣象的現實生活,飽覽傳統畫的奧秘,尊古而不露痕迹,能找尋到畫中有堅實的書法用筆,把山巒、岩石和雜草繪成雙勾重彩的宏圖。他借山川之形持抒胸中之情,獨特的畫風與個人的經曆互相交織、互相渲染、互相成就,意境十足展現着本我。在他長期創作的鍊條上,傳統不曾淹沒了他,是他駕馭了傳統,為作品賦予了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畫中有詩”“畫無盡意無盡”是郭先生神儀在心的創作守望。陽泉的太行山使他迷戀、崇拜、驕傲,那種意欲歌頌的情懷在自兒時就孕育在胸。他有枚“嘉水源人”的閑章,來警醒自己時刻與家鄉泥土保持着聯系,感謝家鄉厚土,也讓家鄉人讀懂他畫中的盛大自然。他藝海跋涉,尋覓太行魂,身臨其境,情融其中,正如蘇東坡所雲那樣“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藝術最高的境界在于發現,他背負着太多、太重、太激動的狂情,有着獨特的藝術思維和對客觀事物敏銳的藝術感覺,具有表現美的靈性和罕見的銳氣,強調的是“意境”,注重的是“筆墨”,追求的是“格調”。他把“田園詩意”“獨瀑孤村”“嶺壑山居”“鄉村情結”“山川壯美”更有曆久彌新的娘子關牢牢地捕捉到畫面上,呈現出一片永遠透出明麗、純淨色彩的地方,可以喚起觀者的聯想、回憶、想象……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春意萌動梨花香

展覽是推動繪畫藝術的動力源和重要平台,網上作品展有個好處是時空無礙于内心去審美。新近看到由陽泉市展覽館開展的“本土藝術家作品線上展”,郭先生幀幀作品可以看出,都是他心靈因子的獨特跳動,都有他自我追尋的解謎答案。

郭先生國畫是以詩為魂、以書為骨,魂是玄妙莫測,骨是實實在在地挺立着的。那些“畫到生時是熟時”的畫作,《胡家莊嘉山廟》《西關街》,對象中是立足當下、關注現實的,所獨立出來的人文精神和技術品格,得益于他不斷走向生活、走向自然。他在每個季節都要在大自然面前駐足,在充滿光感的空間中捕捉鮮活生動的人、物和太行的生态之理,“搜盡奇峰打草稿”,所畫的景色非常寬廣,運用前後跌宕的物象尺度,展開縱深的空間,築構出充滿蓬勃生命意象的境界。《太行萌春》《太行郭亮村》《田園樂》,是他對太行的獨特審美感受與認知次元的拓展,且對太行表現手法也有不同,在地域特色中尋求作品風格的突破。《陽泉名勝風景》《固關稍牆古驿道》《蒼岩竟秀》,是他熟稔的創作本體,他有入乎其内,故有深情,出乎其外,故有高格的藝術語言。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西柏坡送炭

“筆墨當随時代。”對郭先生而言,已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幸逢建黨百年,他胸前挂上了“光榮在黨50年”的金色胸章。他藝心向黨,心情始終難以平抑,創作了《西柏坡送炭》,圖卷中薄霧漸開、山巒逶迤之處,一支長長的驢隊自右上下到中部然後轉折過來,形成一條流動的“S形”曲線,使整幅畫呈現出一種延續的、流動的旋律。毛發絨絨的驢兒憨态可掬地低頭跋涉,趕驢的人懷揣着摯念,将驢背的炭塊遠送革命聖地西柏坡,場景有“畫中黨史”的叙事展現,加強了視覺經驗的親切感,拉近了繪畫與精神偉力的距離,也實作了“軍民情深”的特定題材表達。作品在形式和内容的處理上畫家有意改造了現實世界的真實形體。水墨泛嵌的韻味中,民夫、驢隊的構圖,可以讀出是他由内向外的深度凝思,流于筆端,藝術直覺得到了釋放和舒展。意蘊不可謂不深,視野不可謂不廣。

丹青染太行—郭九麟

太行魏巍 清風徐來

藝術是心靈的獨白,畫是最能接近人心靈的載體。郭九麟先生筆下畫面所帶清氣浩蕩之思、峥嵘燦爛之境,是他“自信立意、充滿詩意、融入書意、重構寫意”的精神彰顯,也造就了他那飽含熱情與剛毅性格。他就用這種深沉詩性的美學特質,抒寫着家鄉陽泉、太行和關隘的獨特精神,用愛升華着本土山水和生活百态的氣質,撼動着人們的心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