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新能源車将出現産能過剩,無人駕駛是忽悠

4月1日,濰柴動力董事長兼CEO譚旭光在山東濟南出席了公司2021年度業績釋出會,并回答了各家機構分析師的提問。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新能源車将出現産能過剩,無人駕駛是忽悠

譚旭光在回答問題時不僅怼了最近兩年十分火爆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時不時調侃一下分析員的工作,也是非常有趣的一個場面。

先看濰柴動力在2021年的财務業績,他們實作營收2035.48億元,同比增長3%,實作淨利潤92.5億元,同比增長0.28%。

譚旭光表示“經濟下行,突發俄烏沖突,有利有弊,對于一個準備好了的公司,特别是濰柴動力經過結構性調整,這一輪将會發揮出重大的效果”。他介紹濰柴動力目前在海外,尤其是歐美的業務增長非常迅猛,産品出口需求非常大。但對于包括晶片在内的供應鍊影響是存在的。但這個影響對于整車企業影響可能更大,對于發動機企業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濰柴動力的主營業務有4大塊,分别是動力系統業務、商用車業務、智能物流業務,以及新業态、新能源、新科技版塊。

是以分析師圍繞這4大業務提了許多問題。

其中一個就是中金公司向譚旭光提問,如何看待氫能源等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在長遠的發展關系。

譚旭光首先引用了一段話說:“雙碳,包括新能源,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刹車。”

然後他對新能源行業的近況來一波“輸出”:

“我們這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我對熱鬧的定義就是‘一窩蜂上了’,然後無序競争,新能源的整車,特别是乘用車,将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産能過剩,我這話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是亂說的。

利用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資本概念,我們有很多公司摻雜私活,通過資本市場膨脹财富,導緻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的一種無序的資本膨脹。這些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大家都知道,我從來都不會參加新能源的路演呀,峰會啊,我們必須要理智對待。化石能源在商用車上,特别是重型商用車,在非道路用、船舶動力方面,在短時間内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最近)甚至有個别的科學家,出來張着嘴胡說,為了掙錢,這不行!”

當然,譚旭光也沒有徹底否認新能源的作用,他補充說道:

“同時,新能源的到來給傳統能源帶來了科技進步的動力,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實作傳統化石能源動力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能源結構是多元化組合,這是未來的方向,不可能依靠化石能源。在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因地制宜,會形成不同的能源組合。絕不會存在要哪個不要哪個(的情況)。比如在中東地區,他們會不會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也是不一定的。

如果都換成新能源,那新能源車上有的貴金屬(供應)能保證嗎?動力電池也有它的局限性,包括它的充電、來源,每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新能源車将出現産能過剩,無人駕駛是忽悠

譚旭光順勢介紹了濰柴動力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

“我們正在發展布局的氫燃料電池領域,大家都知道國家釋出了燃料電池未來的發展戰略布局,我們5年前就布局完了,我們不去炒概念,我們是全世界唯一産能最大的(2萬台産能),唯一跑過真實的3萬公裡,無能量衰減的,也是唯一産業鍊布局最前沿的,擁有電池、空壓機、電堆電池等布局。我們的産業鍊布局,是我們為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做好的布局。同時我們國家把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唯一的一張牌照,給了濰柴動力。

未來,在我們這個領域,乘用車肯定是有變化的,但應該說新能源正在逐漸走向或者回歸理性。”

另外,還有分析師提問譚旭光“如何看待商用車智能化的行業趨勢和節奏”。

譚旭光的回答非常風趣,他說:

“你們忽悠完了新能源,就開始忽悠智能化了。我可以這樣講:無人駕駛就是忽悠!你們聽我的話,我老譚從不說假話。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新能源車将出現産能過剩,無人駕駛是忽悠

輔助駕駛是希望,特定環境可實作,比如說在港口實作,但是港口曆史上已經投入到位了,要再重新換無人駕駛,成本巨大。但是無人駕駛可以在礦卡可以實作,可以幫助礦場減少三分之一的司機,這對礦主來說成本降低很大。

重卡就是輔助駕駛,不可能沒人!千萬别聽他們忽悠,什麼L1還湊合,L2也馬馬虎虎,L3不可能,L4現在……我說你們就弄這些,然後你們(分析員)再給他一個100倍的倍數,他賺了錢就走了,反而企業管不管(也不好說)……你也不幹分析員了,你也去投行了。不就是這個結果嗎?”

看來譚旭光非常反感資本市場和新興行業炒概念的做法。

但至于新能源汽車未來是否會有一次災難性的産能過剩,目前還不好說。

恰好在今天,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紛紛釋出了3月份的傳遞量:

理想汽車3月傳遞量為11034輛,同比增長125.2%,一季度傳遞31716輛,同比增長152.1%。

哪吒汽車3月傳遞量為1.2萬輛,同比增長270%;一季度累計傳遞量3.02萬輛,同比增長305%。

零跑汽車3月傳遞量為10059輛,一季度傳遞21579輛,同比增長410%。

目前其他各個新能源品牌的傳遞量仍在陸續公布中,從現有的增速看,新能源汽車行業傳遞量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

譚旭光作為濰柴動力的CEO,在業内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單純從網上看他說的那幾句話,很容易覺得他是“屁股決定腦袋”,猜測他會不會是因為自己的生意被新能源沖擊了,是以才狂怼新能源汽車行業?

但看完濰柴動力的整個業績釋出會後,我們也應該理性看待譚旭光的發言,相信他對于新能源行業的觀察和觀點并非是主觀臆斷的,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邏輯。

新能源汽車公司也可以多做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