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葉曆代詩詞楹聯書畫選集》一書由湖南省雙峰縣荷葉鎮詩詞協會鄒其霖主編,由湖南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全書共選發了已故作者56人、當代作者57人的詩詞聯作及書法作品。先賢曾國藩及其家族的作品占了很大份量。荷葉鎮秀水靈山,人文底蘊濃厚。請看荷葉籍軍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朱光亞老前輩為本書作序中的一段文字:
荷葉鎮是遐迩聞名的名人之鄉、女傑之鄉和詩詞之鄉。名不虛傳,這些光鮮的稱号都是頗有來頭的。說她是名人之鄉,因為這個小小的鄉鎮已有五人被選載于《辭海》,他們是晚清重臣曾國藩、曾國荃、外交大臣曾紀澤、教育部副部長曾昭倫、南京博物院院長曾昭燏。其實沒有載入《辭海》叫得響的名人還有不少。比如中國共産黨的早期上司人蔡和森、全國婦聯副主席曾憲植等。荷葉鎮又是女傑之鄉,有十大女傑馳名全國,其中蔡暢、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被列入“中華百年八大女傑”。
曾國藩位極人臣,不僅戰功卓絕,其文也華彩了得。他一生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楹聯、文章和日記、家書。他的詩詞、楹聯用詞嚴謹,氣勢磅礴,含意深遠,思想、藝術堪稱一流,被當今學術界譽為中華傳統文化之集大成者,湖湘文化之典範。一部《曾文正公文集》成為中華文化的經典,深受曆代讀者的賞識和尊崇,連偉大領袖毛澤東都視為珍寶,置之案頭,時常翻讀。
先賢作品部分,當數曾國藩為第一。例如《沅浦弟四十一初度,之十》:“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随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又如《歲暮雜感》:“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湖上三更邀月飲,天邊萬嶺挾舟行”。“競将雲夢吞如芥,未信君山鏟不平”。“迷離佳氣從空繞,不斷狂香拂面來”。又如,《送妹夫王五歸》:“金碧觚棱依日月,峥嵘大棟逼風雷”。“織屦辟麻終古事,牛衣歲月即羲皇”。《感春六首》:“莫言儒生終龌龊,萬一雉卵變蛟龍”。
湘軍名将羅澤南系曾國藩部下,文武全才。他的《登九峰山》:“漢唐功業風雲變,鄒魯文章日月存”。“山臨衡嶽千巒合,水彙重湖萬派宗”。“萬事榮枯随氣數,百年天地一晨昏”。等等,都是好詩。
葛赓虞系台灣國民黨少将,能文能武,風趣機智,是個人才。他的《八十抒懷》好句: “懶向山泉問清濁,羞從宦海計升沉”。“守土記曾攘敵寇,臨民志在作循良”。“甯知愚戆遭時忌,但秉清勤答彼蒼”。 《生日書懷》:“浮生碌碌虛宏願,叔季昏昏恥素餐”。“但養禅心甘寂寞,為經世故識鹹酸”。其詩清高超曼,有杜甫風格,不随俗流,敢于淡泊。
荷葉還有一批女詩人,她們的詩詞都寫得好。如:劉鑒、郭筠、秋瑾、唐群英、曾廣珊、曾寶荪、曾昭燏,等等,她們的許多作品确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力度,流傳後世,值得今人細讀。
當代作品,荷葉詩詞協會會長鄒其霖之作,也有一些可讀的句子。 《品讀丙子雙十二感賦》:有“黃鐘阒寂宸樞暗,瓦釜雷鳴國士冤”;“一代忠臣标典範,九州碧血化雲煙”;“倭寇刬除清禹鼎,長留史鑒警山川”。 《遊富厚堂感賦》:“成王成寇論英雄,逐鹿神州起大軍”;“正負春秋甄史籍,乾坤晝夜轉陰晴”。《首登高嵋山》:“石呈北鬥輝天相,川化虬龍卷海濤”。《山溪水》:“誰言此水無風景,彙入江河可載舟”。《桃花》:“莫道嬌紅常短暫,暑天挂果悅衷腸”。《南嶽忠烈祠》:“欲将瞳内千丘影,來築心間百丈碑”。(以上發表于《中華詩詞》等刊)。還有,《沁園春,友雲山莊》,《九峰山賦》等,佳句頗多。
老詩人曾慶普筆耕不辍,佳作連連。如《遊白玉堂》:“花亂疑無主,山深似有仙”;《九峰避暑》:“轉壑驚飛鳥,登峰踏亂雲”;《遊嶽麓山》:“垂柳吐芽莺戲早,山花綻蕊臉飛紅”;《沁園春,曾國藩故裡荷葉鎮》:“贊中科院士,晚清侯相,中華女傑,全國詩鄉。曾氏家書,湖湘文化,留得名聲萬古揚”。
鄒應祥《過香山趕考路》:“進京趕考湘音重,大順悲歌警世長”;《讀五柳先生傳》:“愛泛輕舟邀舊友,更傾美酒化新詩”;《村居即興》:“茶煮紅爐迎勝友,杯浮綠蟻醉真仙”。朱鐵生《重遊嶽陽樓》:“ 潮起千重浪,風推萬裡舟”;《神奇大湘西》:“滢澈湖中水,朦胧夢裡言”都值得品讀。
熊殷的《扶貧慰問》“迢迢送暖無窮意,籁籁噓寒不老情”;《駐村感懷》“谷水扶民富,蘭臯避野香”表達大荷葉人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大愛情懷。
青年詩人廖智慧應征北京2020全國春聯征集獲獎作品:“夢想滑鼠,将中國點成快進;春聲鳥語,為北京唱響未來。”不同凡響,與時俱進。
曾夢雄的對聯題荷葉中心學校藝術節:“荷舞清池流雅韻;葉逢好雨吐芳華”。《水之韻》:“化作層雲施雨露,降升天地有方圓”。曾勁松《農民豐收節》:“綠水波搖風物美,朱樓翠點歲時康”;《慈母菜園》:“秋深雨霁培金果,夏淺神迷采豆瓜”。王再紅《詠風》:“方催原上層層綠,又染枝頭朵朵紅”;“不是武侯能識我,終歸霸業幻成空”等等,傳承和發揚家鄉優良的傳統文化,字裡行間展示了荷葉青年詩人熱愛家鄉,在平凡的崗位,為家鄉默默奉獻自己青春的家國情懷。
該書的出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對紅色基因的根植,對鄉村文化旅遊産業的振興,對鄉土文化的弘揚,都将産業深遠的影響。該書可作為學校的校本教材,荷葉鎮慈善協會計劃用家鄉人編的書獎勵家鄉學子。
荷香千載長宜物,葉茂萬枝總是春。品讀該書,與先賢對話,将給你無盡的人生啟迪,将帶給你心靈的愉悅。品讀該書,将帶你走入那“清芬世守,盛德日新”的鄉間侯府,将帶你走入那“芳邁群妍”的白玉堂,将帶你欣賞秋瑾那“佳人原不借濃妝”的白蓮和“自憐風骨難諧俗”的梅花,将在你的骨子裡注入一股“投鞭滄海橫流斷,倚劍重霄對月磨”的義膽忠魂。品讀該書,将帶你走進一片濃郁的鄉情世界!(通訊員 曾海蘭 文涵 夢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