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鎖中國父母焦慮的原因

解鎖中國父母焦慮的原因

▲關注“霸姐數學”

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感觸很深的一點是,在中國,幾乎90%的中國父母對自己孩子教育的問題上,都挺焦慮的。

造成他們的焦慮是什麼?

從我的觀察上看,大部分是父母想要孩子做到的标準和要求,孩子達不到,父母就産生焦慮,陷入了“為什麼别人家孩子這麼優秀,到我家卻成這個樣子”的迷茫中。于是,家庭沖突一觸即發。

相信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有迹可循。

/ 01 /

前幾天,我聽到鄰居家,孩子因為亂丢東西,被媽媽大聲呵責:“你看看你,把這些東西亂放亂扔,到處都是,一點都不講衛生!”

這位媽媽越罵越起勁,長期積累的情緒瞬間火山爆發,拿起衣架,猛抽孩子,一邊抽打一邊使勁罵道:“讓你不講衛生,不講衛生,整天髒兮兮的!”

衣架擊膚的嘩嘩聲,孩子嗷嗷的哭叫聲,媽媽憤怒的吼叫聲,三種不同的聲音,互相交錯,憤懑、不滿、無助充斥着整個房間。

/ 02 /

我在隔壁屋聽到,不禁對此事有所感觸。

我細想,為什麼這個孩子會有不講衛生,亂丟東西的習慣?

難道他天生就是這樣嗎?

我仔細思索,尋求答案。

不,并不是孩子天生不講衛生。

根據我以往看到的情景,鄰居家裡面是比較邋遢的,東西擺放算不上整潔,感覺東西随便放就行,沒什麼講究,看上去就是髒、亂、差,不太舒服的感覺。

這樣我就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父母自己沒有給孩子做到很好的榜樣和示範,父母不講衛生,卻要求孩子講衛生。

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但是要求孩子必須做到,這是我們很多家庭産生沖突的根本原因。

孩子不講衛生,并不是他天生就會的,他的習慣是經過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父母沒有在孩子面前示範怎麼做才是講衛生,是以孩子也不懂正确的做法。

/ 03 /

要想孩子做到一件事,首先媽媽自己先做到,其次才是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生命中影響最深刻的人。

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沒有實作的人生目标或者遺憾,都會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把孩子視作是自己第二個的人生逆襲。

若是産生這種想法,父母會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全部,甚至是工具。

于父母,是逐漸失去自我;于孩子,則是人生處處被束縛,孩子越被人管住,越想逃離,反抗,甚至是叛逆...

/ 04 /

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人。

作為父母,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無條件的愛。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不是你考多少分我才愛你,你拿多少獎狀我才親你。而是我愛你,僅僅是因為你是我孩子,我是你媽媽,僅此而已。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天然無條件的,無論媽媽是富貴或是貧窮,優秀或是平庸,孩子從一出生就知道,媽媽才是這個世界上對孩子最好的人。

但反過來,很多中國的父母卻不是這樣。他們對孩子的愛是有要求的,孩子一旦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他們便引發焦慮,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以及懷疑孩子的泥濘中。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因為我始終認為,隻有自己才是最靠譜的希望,是以我一直對自己說,以自己為中心,不以他人為主角,自己才是人生的掌控者和主宰者,把改變和進步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最靠譜的投資和收益!

因為孩子遲早也是會脫離父母,獨立去追尋自己的生活,我們何必要為難自己,把他的人生作為自己的中心呢?

/ 05 /

我的主張不是叫父母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認為父母應該以自己為中心,不被孩子牽着鼻子走。

父母想讓孩子優秀,那麼自己先做到優秀,給孩子一個切實的榜樣和示範。

讓孩子感受到,什麼才是改變。

改變和進步,确實是能夠通過具體的行動就能達到的。

育人先育己,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破除育兒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以自己為中心,注重自己的終身成長,平衡好自己的家庭、事業、人際關系和人生價值的追求。

我相信,投資自己,回報遠比投資别人要大得多,并且成功率會更高。

從今天開始,做一位精進的父母吧,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是王道,否則一切都是扯淡!

點個贊,讓我們越來越優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