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锁中国父母焦虑的原因

解锁中国父母焦虑的原因

▲关注“霸姐数学”

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在中国,几乎90%的中国父母对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上,都挺焦虑的。

造成他们的焦虑是什么?

从我的观察上看,大部分是父母想要孩子做到的标准和要求,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产生焦虑,陷入了“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这么优秀,到我家却成这个样子”的迷茫中。于是,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相信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有迹可循。

/ 01 /

前几天,我听到邻居家,孩子因为乱丢东西,被妈妈大声呵责:“你看看你,把这些东西乱放乱扔,到处都是,一点都不讲卫生!”

这位妈妈越骂越起劲,长期积累的情绪瞬间火山爆发,拿起衣架,猛抽孩子,一边抽打一边使劲骂道:“让你不讲卫生,不讲卫生,整天脏兮兮的!”

衣架击肤的哗哗声,孩子嗷嗷的哭叫声,妈妈愤怒的吼叫声,三种不同的声音,相互交错,愤懑、不满、无助充斥着整个房间。

/ 02 /

我在隔壁屋听到,不禁对此事有所感触。

我细想,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有不讲卫生,乱丟东西的习惯?

难道他天生就是这样吗?

我仔细思索,寻求答案。

不,并不是孩子天生不讲卫生。

根据我以往看到的情景,邻居家里面是比较邋遢的,东西摆放算不上整洁,感觉东西随便放就行,没什么讲究,看上去就是脏、乱、差,不太舒服的感觉。

这样我就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父母自己没有给孩子做到很好的榜样和示范,父母不讲卫生,却要求孩子讲卫生。

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但是要求孩子必须做到,这是我们很多家庭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孩子不讲卫生,并不是他天生就会的,他的习惯是经过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面前示范怎么做才是讲卫生,所以孩子也不懂正确的做法。

/ 03 /

要想孩子做到一件事,首先妈妈自己先做到,其次才是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生命中影响最深刻的人。

很多父母都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或者遗憾,都会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作是自己第二个的人生逆袭。

若是产生这种想法,父母会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全部,甚至是工具。

于父母,是逐渐失去自我;于孩子,则是人生处处被束缚,孩子越被人管住,越想逃离,反抗,甚至是叛逆...

/ 04 /

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人。

作为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不是你考多少分我才爱你,你拿多少奖状我才亲你。而是我爱你,仅仅是因为你是我孩子,我是你妈妈,仅此而已。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天然无条件的,无论妈妈是富贵或是贫穷,优秀或是平庸,孩子从一出生就知道,妈妈才是这个世界上对孩子最好的人。

但反过来,很多中国的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有要求的,孩子一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便引发焦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以及怀疑孩子的泥泞中。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因为我始终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希望,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以自己为中心,不以他人为主角,自己才是人生的掌控者和主宰者,把改变和进步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最靠谱的投资和收益!

因为孩子迟早也是会脱离父母,独立去追寻自己的生活,我们何必要为难自己,把他的人生作为自己的中心呢?

/ 05 /

我的主张不是叫父母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认为父母应该以自己为中心,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父母想让孩子优秀,那么自己先做到优秀,给孩子一个切实的榜样和示范。

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才是改变。

改变和进步,确实是能够通过具体的行动就能达到的。

育人先育己,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破除育儿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以自己为中心,注重自己的终身成长,平衡好自己的家庭、事业、人际关系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我相信,投资自己,回报远比投资别人要大得多,并且成功率会更高。

从今天开始,做一位精进的父母吧,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是王道,否则一切都是扯淡!

点个赞,让我们越来越优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