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如今教育是人人關心大問題,父母為了孩子,抓學習、選好學校、報輔導班,但是除了學習,我們不能忽視的就是家庭教育,它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如今卻不是“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而是“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這是以前祖輩流傳下來的教育理念,通過嚴厲的管教讓孩子聽話,達到教育目的。在如今已經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了,孩子是個寶,在家長輩慣着,不舍得打罵,在校老師嚷着不敢打罵。

如今的家庭教育卻讓“擺爛式育兒”火了。你哭任你哭,你鬧任你鬧,我就這麼看着你,要麼陪你一塊鬧,其精髓就在于,任憑孩子“作妖”,家長不為所動甚至推波助瀾,反而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無論是祖輩傳下來的教育方式還是如今這個火了的“擺爛式育兒”,這都不全面,但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沖突和問題,羨慕别人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或者對别人說教頭頭是道,放到自身卻無可奈何。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教育孩子我們要知道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人雲亦雲。

首先我們不能漠視孩子的天性,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你就會發現一般情況下第二個孩子比第一個活潑而且腦子靈活一點,女孩比男孩反應快點這是他們天性的不同。

其次是不要攀比,特别是在孩子面前,畢竟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是不對等的,無論是工、農、商、文、官、軍等等,造就的生活環境也是不同的,俗話說“環境造就人才”,生活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不過這個環境不僅是家庭還有社會,而且還都是動态的,這是孩子們成長環境的不同。

再就是教育方式不同,各家教育孩子方式都各不相同,家庭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樣,教育方式也就不一樣。有的是祖輩帶孩子,有的是單親孩子,有的父母文化水準就不高,有的孩子就是放養,有的就是慣着等等吧!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好呢?個人認為,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結合自身條件,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1、以身作則。主要是生活習慣,例如洗漱、吃飯、做事,這都能影響孩子習慣。

2、說教引導。說教就是對孩子要進行必要的說教,小孩子隻有在你的說教下才知道哪些事情對錯,才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但我們也要注意不同性格孩子的不同說教方式。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見到有的孩子調皮搗蛋,這時候你的鼓勵隻能讓他更瘋狂,需要一點“武力鎮壓”;而有的孩子内向如果你說話語氣重點就會哭啼,更加不願意交流溝通,這就需要多鼓勵;同樣,必要時候的打罵并不代表不行,這也是孩子們鍛煉承壓的一種方式。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3、結合實際有效教育。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家庭情況也是不同的,是以在教育的時候不要去過多地與其他孩子比。例如這個教育訓練班就不是每個學生都适合的,有的學習好的孩子沒必要上,有的自理能力差的上也無用,有的家庭實力不允許等等吧!也不要人雲亦雲,這個說這樣教育好就這樣做,那個說那樣好就那樣做。

“棍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擺爛式育兒”走紅,這樣的教育好麼?

總之,本人觀點無論如何教育,家庭教育也隻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平台,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傳播正能量,積極開導孩子向善、向上、向前,為其保駕護航,讓其不走邪道。

起初靠父母,以後靠自己,想一想你如今的成就全部都是父母給的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