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文|晨曦橙

紅玉死了。

她跳入冰冷的湖水裡,毅然決然地為阿非的真愛鋪路。

她與阿非訣别時,說:

“不,一點兒也不怪。我隻是愛你。從來沒有這麼愛過你。”

這份愛,在遭遇“背叛”後,而變得尖銳而疼痛;也是這份愛,在看到遊離和輕慢後,成了殺死紅玉的利器。

紅玉太剛烈,太熱誠,太傻氣了!

她要的,從來不僅僅是阿非這個人。

她要的,是他的全心全意,要他随時随地的眼神跟随,要他世界裡所有的美好,再也吸引不住他的目光。

她要這個十幾歲的男孩,有幾十歲男人的老成和定力,這樣的要求的确太高!

而一旦她失去這種愛的主權,失去阿非的“全心全意”後,即使阿非依舊娶她,她也不願意要了,因為它髒了,也因為他不愛了,是以,她選擇了為愛獻祭,選擇了飛蛾撲火。

這份對愛的忠烈,有十分的傻氣,也有七分的熱忱,可見她對阿非全心全意的真愛,也可見她的剛烈和眼底不容沙的心!

正所謂:慧極必傷,但有時,傷的從來也隻是自己而已!

背叛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紅玉為愛赴死,書中有兩處“背叛”,打垮了她最後一根脆弱的神經。

阿非娶她,是對她的憐惜,對她的可憐。

阿非與美國來的夫人,和姐姐說話,談到巴固娶素丹時,他說:

“我當然還要娶她。男人就是那樣兒……由于憐香惜玉……甯願伺候她一輩子……她好美,就是任性。”

恰好偷聽的紅玉,聽到了隻言片語,雖未窺全貌。

(真相:)

“是關于素丹訂婚的事。我們說她有肺痨病,阿非說巴固娶她是由于憐香惜玉的一番愛心。四妹可能聽見我們說話,也許以為阿非說的是她自己。”

但是她還是将自己聽到的東西,用自己的邏輯串聯了起來。

最後,她下定了結論——阿非對她沒有愛,有的隻是憐香惜玉的同情。

是以,他娶自己完全出于可憐,這樣的結論,傷透了紅玉的心,而他為了可憐而娶自己的行為,也讓紅玉悲憤不已。

她不要可憐,她要愛。

但是,這樣的請求,阿非卻從不懂得,原來曾經他的懵懂和無知,對感情的負責,全出于對自己的可憐啊!

多麼可恨!

阿非偷偷遇見寶芬,阻攔她離開

在阿非那個時代,快要成婚的男女是要被禁止見面,或者較少見面的,是以,紅玉即使病着,阿非也很少與她相見,這不合規律。

而這時,美麗大方的丫鬟寶芬又來了,反而阿非見紅玉的面就更少了,因為他常常去寶芬在的地方,一待就是半天。

這讓紅玉眼紅。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而她恰巧又看到了阿非阻攔寶芬:

寶芬站在那兒,和阿非很激動地說話。旁邊更無别人。紅玉藏在矮樹叢後,看見寶芬想走,但是阿非要攔住她。然後寶芬站住,阿非就一個人走開了。紅玉向後退回,覺得若有人看見她偷窺他倆,實在太令人羞愧,若跟他們倆碰見,也覺得太丢臉。路在牆角兒往西北分岔,通到友耕亭的後面,她在這條路上踉踉跄跄往前走。眼淚使她看不清道路,跌倒幾次。她在亭子下面坐了一會兒,才看清楚自己是在什麼地方。

可以預見的,此時紅玉的心是多麼的痛苦,多麼的難過,她要的“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阿非,竟然拜倒在寶芬身上。

他為了寶芬,不去她的院子看她,他為了寶芬,竟然私下裡面會她,還阻攔她,不讓她走。

這樣都不算動情,那什麼事算呢?

也許,這樣的舉動很小,但從小和阿非長大,熟知他性情的紅玉,怎能不猜透他心動的小心思呢?

她哭,她痛,她也恨!

但有什麼辦法呢?她還是依舊那麼愛他,而當她知道阿非心中的情感曾遊離過後,她的這份不被愛的愛,反而更加明顯。

是以,她對阿非說的那一席訣别的話語,含盡了她的苦楚和心酸,含盡了悲哀和痛恨。

她對阿非有多少怨,有多少恨,就有多少愛!

細思極恐的愛情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回看紅玉與阿非的愛情,紅玉為愛赴死的傻氣,除了幼稚,或許更多的是,未染塵埃的純真吧!

但是,當我深思紅玉與阿非,這一對青梅竹馬的純真愛情時,才深覺細思極恐!

信任

紅玉對阿非足夠信任嗎?

回看阿非從小到大,都是以紅玉的感受為中心,紅玉因為他和環兒玩耍而哭泣時,他立刻不和環兒玩了,最後紅玉才破涕而笑。

而阿非和紅玉,從小就被大人們定下婚約,是以,在他們懵懵懂懂時,就知道長大後,兩人是要結婚的。

阿非視紅玉為未婚妻,事事為她着想,紅玉也視阿非為情郎,處處愛管着阿非,但阿非早已習慣了她的管束。

紅玉不讓他和那個人玩,他就不與之玩;紅玉任性不讓他做的事,他也不去做。在他心裡,紅玉是“美而任性的”。

但即使是這樣根深蒂固、青梅竹馬的感情,也會因為陰差陽錯的隻言片語而分裂崩塌,可見,這樣的感情究竟有多牢固?

其實,脆弱如薄膜罷了。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在紅玉死後,阿非曾追問紅玉身邊的丫鬟,他說:

“甜妹,我的心已經碎了。你可憐可憐我吧。我隻想知道什麼事情使她去尋短見。

可見,阿非到死都未曾認識紅玉的絕望,而紅玉緻死也未将尋死的原因告訴阿非,讓阿非承受着自己逼迫未婚妻自殺的真相,這樣做,難道不是對阿非的不公嗎?

紅玉無疑是聰明的,但有時聰明人眼裡容不得沙子,她與阿非之間的感情,看似牢固,其實千瘡百孔。

因為一個外人的到來(連介入都沒有),就可以讓這十幾年的感情付之東流,就可以不顧生命的要死要活。可想而知,這份缺少信任的愛情,怎能建構成一棟堅如磐石的大廈?

是以,兩人的信任危機,即使沒有外人的插入,最終也會在某一天裡,集聚爆發,這是紅玉慧極必傷的後果,也是阿非情感不成熟的後果。

兩人各打五十大闆,也不為過。

愛情至上的價值觀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她為什麼死?

就像木蘭說的那樣:

可是真苦了她啦。我可以在大家面前說,她是真愛阿非,她死好讓阿非快樂。她最後的願望就是讓阿非婚姻快樂。

可是,她的犧牲能換來什麼呢?是阿非的感激?還是親人“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離恨呢?

書中曾這樣寫紅玉的死:

紅玉的屍體從水裡撈上來時,阿非趕緊把眼睛轉過去。他現在不能看她。縱然她跳水自殺之前,不惜精神,化妝打扮得整齊漂亮,她的臉上身上,如今也是泥污一片,長辮子上的泥水,向池塘裡滴滴答答地落下。

紅玉一生要強,即使面對阿非,也從不蓬頭垢面,但是她的死卻如此的凄涼和難堪,她不信服阿非,甚至于她的高傲,讓她沒法将自己的猜忌和不滿脫口而出,這樣決絕的她,堵死了自己的生路,也阻擋了阿非解釋的來路。

兩敗俱傷的同時,隻留痛苦和悲哀!

對于紅玉來說,她的病是她自卑的源頭;她在廟裡抽的簽,是她心魔的緣起;她的自矜和高傲,又是讓她入死門的最終推手。

雖然她為愛獻身的舉動很壯烈,但是,我依舊不贊成,她為愛放棄生命的行為。

京華煙雲原著:阿非戲言,逼得紅玉赴死,再看這愛情,真細思極恐

因為,死亡是一座牢籠,任何以死亡終結痛苦的舉動,都最終将這份痛苦,反噬到自己的親人身上,隻給愛你的人,和自己留一個殘缺的肉體。

真是:親者痛而仇者快!

而當我們成熟以後,愛情至上的價值觀就漸漸被生活淘汰,因為你會看到這個世界裡,除了愛情之外的其他美好,對于愛情,即使渴望,也可以做到随緣。

因為看過世界其他美好的心境,早已不會被愛情的迷霧,阻斷退路和前進的方向,那時的你,人格才能真正的成熟和獨立,才真的強大而美好!

可見,紅玉那為愛赴死的心,在生活的巨浪裡,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水花,沒必要赴死證明真心。

畢竟,這個世界還有許多美好可以把握,千萬不要将愛情的失勢看成天大的事,因為你不知道生活接下來會出什麼招,是以,隻要能扛過的苦難,那都算不得苦和難!

正如尼采所說:

“凡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願每一個你,都擁有一份強大而柔軟的心!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