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在《紅樓夢》裡,钗黛之争從未平息,關于黛玉和寶钗之間,最大的分歧主要在于很多讀者認為林黛玉小氣,也就是書中說的“小性兒”,指黛玉表現得心胸狹隘,對人對事太挑剔,性格刻薄尖酸,喜歡拿别人的短處開玩笑,時常哭啼吵鬧,不夠豁達開朗,不像寶钗那樣随和穩重等。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持這種觀點的讀者并非空穴來風,他們的看法是有足夠多事實依據的。下面一一道來。

認為黛玉小性兒的,最明顯的是史湘雲,她曾當着賈寶玉的面,說黛玉“小性兒,行動愛惱人,會轄制你”。這幾句話,簡單來說就是指黛玉小氣,動不動就愛發脾氣,時常對别人的言行感到不滿或惱怒,而且還會管制寶玉。

細看湘雲的話,也有根據。剛進賈府不久的黛玉,的确時常哭鬧,有一些不大得體大方的言行舉止,至于說她會“轄制寶玉”,則主要是因為那時的寶玉和黛玉之間,有微妙不易察覺的情愫,這在戀愛中的小兒女身上,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算不上什麼人格或性格問題。

而湘雲之是以覺得有問題,是因為她未能發現寶玉黛玉之間的感情與别人不同,這是性格大大咧咧的湘雲所很難察覺的,因為她從未将兒女私情略萦繞心上。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寶玉的奶媽李嬷嬷也曾說黛玉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但客觀來看,私以為結合當時的場景,李嬷嬷說這話存有私心。她隻是不想讓寶玉多喝酒,但實際上寶玉在薛姨媽家多喝幾杯也無妨,黛玉不過是窺見李嬷嬷這點私心,将它戳破而已。

隻不過在李嬷嬷眼裡,自己的小心思被林姑娘戳破,才會覺得黛玉說話比刀子還尖。實則這件事不過是證明黛玉七竅玲珑心,看得出别人的心思,思維靈活,口才了得而已。

再一例,是紅玉因寶钗使出金蟬脫殼一計,便以為自己的私事被黛玉聽見,表現得十分焦慮不安,擔憂害怕。其間,紅玉對墜兒講了這番話:“若是寶姑娘聽見,倒還罷了。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漏了風聲,怎麼樣呢?”

但紅玉的擔心略有點空穴來風。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首先,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當一個人處于緊張焦慮擔憂狀态下,是很容易失去分寸和理智的,即便是聰明伶俐的紅玉,也難免如此。

其次,紅玉隻是怡紅院一個做灑掃擡水等粗活小丫頭,她正經主子寶玉都不認識她,寶钗認識她是例外,黛玉雖和寶玉來往得勤,也未必就知道有紅玉這麼個人,就連探春都未必叫得上紅玉的名字,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紅玉的擔心有點庸人自擾。何況,按寶钗的說法,紅玉和墜兒說話的時候,即使黛玉在偷聽,也未必能憑聲音判斷是哪個丫頭。

最後,黛玉雖然愛打趣兒人,卻也知道分寸和輕重,懂得适可而止。她拿别人開玩笑,最起碼是建立在不刻意傷害他人的基礎上。

紅玉和賈芸互換手帕的事,若往小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但若有人故意添油加醋,那也是天大的事,事關風化,這樣的事,黛玉是不會拿來開玩笑或刻意中傷的。

縱觀《紅樓夢》全書,黛玉除了對她臆想的情敵寶钗有些微幸災樂禍的想法之外,對其他人從未有過不應有的敵意。紅玉那沒來由的擔憂,是因在巨大焦慮和驚恐之下的反應。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除去以上幾個事例之外,黛玉也曾冷言冷語挑剔周瑞家的送宮花一事,“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别的姑娘們都有呢?”“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替我道謝罷!”

若抛開性格因素來看,從禦下之術和自處之道來看,黛玉就沒做錯。

黛玉固然顯得刻薄,但周瑞家的向來也和其他刁仆一樣欺軟怕硬。那時黛玉剛到賈府不久,她不是賈家的姑娘,而是親戚家的姑娘,且花是從寶钗家送來的。想想迎春這個二姑娘後來都被屋裡婆子媳婦欺負到臉上來,連累絲金鳳都被偷走就知道,如果黛玉就這麼不聲不響地接了宮花,那麼她将來恐怕也難免被底下人欺負。

要麼是今後時不時在外祖母家被底下人欺負,要麼是維護自己的尊嚴,落個小氣刻薄的名聲換太平,如果是你,你會選哪個?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以上列舉了四件事,從分析可見,黛玉的小性兒是有原因的。現在讓我們看看一個真實的林黛玉。

黛玉确實有些敏感孤傲,若從内向或外向來區分她的性格,黛玉當然偏内向。

但不同于賈家另兩位小姐迎春和惜春,黛玉雖内向,但也内秀,她的個性比迎春和惜春都更豐富。她比迎春有活力,也不像惜春那樣孤僻。

同樣像是寄人籬下的孤女,黛玉和迎春、惜春都有各自不同的委屈和孤獨。迎春和惜春兩人的父母兄嫂雖有如無,而黛玉在外祖母家,雖有百般寵愛,實則無父無母,也算孤身一人。黛玉有封閉内心的時刻,但也有與人分享喜悅和感受的需求,這是她和迎春、惜春最大的不同。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香菱要學詩,黛玉表現得十分熱忱,指點得非常詳細,不厭其煩,諄諄教導,後來香菱果然不負所望,也算得上是大觀園詩社叫得上名号的社友了。

寶钗派一個婆子給黛玉送燕窩,黛玉想着晚上天涼,知道她們還有賭局,于是送了她幾百錢,可見黛玉還是很體恤底下人的。

怡紅院小丫頭佳蕙去潇湘館時,正好趕上黛玉給小丫頭們分錢,黛玉順手抓了一把給她,這也是很和氣的了。

大觀園開詩社,李纨常常将黛玉排在寶钗名後,寶玉多次提出異議,但當事人黛玉卻毫不介意。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襲人曾三番五次在衆人跟前說黛玉的不好,有幾次黛玉是在門外親耳聽見,但即便如此,我們可有見身為主子的黛玉特意給襲人難堪嗎?除了戲谑她一句“好嫂子”之外,黛玉壓根不和襲人計較那些事。

以上幾件事例都能充分說明,黛玉絕非刻薄小氣之人,再從年齡及閱曆角度來分析,我們會發現,黛玉的敏感刻薄和小氣,與她的成長有關。為何這麼說?

初入賈府的黛玉,年紀很小,又剛剛經曆喪母之痛,難免有些敏感過激的舉動,她時時小心步步在意,隻為維護自己的自尊和尊嚴,不肯在人前漏半點錯處,同時還要保護自己,不讓下人小看自己,藐視自己,欺負自己。這對于一個剛到陌生環境的小女孩而言,要做到平衡,确實不容易。

至于說黛玉轄制寶玉,在他面前哭哭啼啼,患得患失,實則情有可原。她擔心金玉良緣一說讓她和寶玉的愛情無法修成正果,擔心寶玉“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她對愛情十分專一,也希望寶玉能如此對待她。在無法确定寶玉的心是否專一忠誠之前,她這些的确行為“使人左不是,右不是”,但卻與小性兒或心胸狹隘無關,相信有過類似戀愛經曆的少男少女都能了解。

小氣是林黛玉最大的人格和性格缺陷?關于钗黛之争,這點應被澄清

可喜的是,在黛玉年歲漸長,她和寶玉的愛情漸漸走向平穩期後,黛玉不僅沒再和寶玉哭鬧,甚至也和寶钗冰釋前嫌握手言和,那時的黛玉,變得真正溫柔随和起來。

經曆過愛和痛,林黛玉也在長大,《紅樓夢》裡最美的風景之一,是黛玉和寶钗金蘭契互剖金蘭語,彼此磨平棱角,這兩個同樣十分美好出衆的女孩子,最終由對立走向統一。

參考文獻:《紅樓夢脂彙本》,曹雪芹著,脂硯齋評,嶽麓書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