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文|晨曦橙

红玉死了。

她跳入冰冷的湖水里,毅然决然地为阿非的真爱铺路。

她与阿非诀别时,说:

“不,一点儿也不怪。我只是爱你。从来没有这么爱过你。”

这份爱,在遭遇“背叛”后,而变得尖锐而疼痛;也是这份爱,在看到游离和轻慢后,成了杀死红玉的利器。

红玉太刚烈,太热诚,太傻气了!

她要的,从来不仅仅是阿非这个人。

她要的,是他的全心全意,要他随时随地的眼神跟随,要他世界里所有的美好,再也吸引不住他的目光。

她要这个十几岁的男孩,有几十岁男人的老成和定力,这样的要求的确太高!

而一旦她失去这种爱的主权,失去阿非的“全心全意”后,即使阿非依旧娶她,她也不愿意要了,因为它脏了,也因为他不爱了,所以,她选择了为爱献祭,选择了飞蛾扑火。

这份对爱的忠烈,有十分的傻气,也有七分的热忱,可见她对阿非全心全意的真爱,也可见她的刚烈和眼底不容沙的心!

正所谓:慧极必伤,但有时,伤的从来也只是自己而已!

背叛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红玉为爱赴死,书中有两处“背叛”,打垮了她最后一根脆弱的神经。

阿非娶她,是对她的怜惜,对她的可怜。

阿非与美国来的夫人,和姐姐说话,谈到巴固娶素丹时,他说:

“我当然还要娶她。男人就是那样儿……由于怜香惜玉……宁愿伺候她一辈子……她好美,就是任性。”

恰好偷听的红玉,听到了只言片语,虽未窥全貌。

(真相:)

“是关于素丹订婚的事。我们说她有肺痨病,阿非说巴固娶她是由于怜香惜玉的一番爱心。四妹可能听见我们说话,也许以为阿非说的是她自己。”

但是她还是将自己听到的东西,用自己的逻辑串联了起来。

最后,她下定了结论——阿非对她没有爱,有的只是怜香惜玉的同情。

所以,他娶自己完全出于可怜,这样的结论,伤透了红玉的心,而他为了可怜而娶自己的行为,也让红玉悲愤不已。

她不要可怜,她要爱。

但是,这样的请求,阿非却从不懂得,原来曾经他的懵懂和无知,对感情的负责,全出于对自己的可怜啊!

多么可恨!

阿非偷偷遇见宝芬,阻拦她离开

在阿非那个时代,快要成婚的男女是要被禁止见面,或者较少见面的,所以,红玉即使病着,阿非也很少与她相见,这不合规律。

而这时,美丽大方的丫鬟宝芬又来了,反而阿非见红玉的面就更少了,因为他常常去宝芬在的地方,一待就是半天。

这让红玉眼红。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而她恰巧又看到了阿非阻拦宝芬:

宝芬站在那儿,和阿非很激动地说话。旁边更无别人。红玉藏在矮树丛后,看见宝芬想走,但是阿非要拦住她。然后宝芬站住,阿非就一个人走开了。红玉向后退回,觉得若有人看见她偷窥他俩,实在太令人羞愧,若跟他们俩碰见,也觉得太丢脸。路在墙角儿往西北分岔,通到友耕亭的后面,她在这条路上踉踉跄跄往前走。眼泪使她看不清道路,跌倒几次。她在亭子下面坐了一会儿,才看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可以预见的,此时红玉的心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难过,她要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阿非,竟然拜倒在宝芬身上。

他为了宝芬,不去她的院子看她,他为了宝芬,竟然私下里面会她,还阻拦她,不让她走。

这样都不算动情,那什么事算呢?

也许,这样的举动很小,但从小和阿非长大,熟知他性情的红玉,怎能不猜透他心动的小心思呢?

她哭,她痛,她也恨!

但有什么办法呢?她还是依旧那么爱他,而当她知道阿非心中的情感曾游离过后,她的这份不被爱的爱,反而更加明显。

所以,她对阿非说的那一席诀别的话语,含尽了她的苦楚和心酸,含尽了悲哀和痛恨。

她对阿非有多少怨,有多少恨,就有多少爱!

细思极恐的爱情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回看红玉与阿非的爱情,红玉为爱赴死的傻气,除了幼稚,或许更多的是,未染尘埃的纯真吧!

但是,当我深思红玉与阿非,这一对青梅竹马的纯真爱情时,才深觉细思极恐!

信任

红玉对阿非足够信任吗?

回看阿非从小到大,都是以红玉的感受为中心,红玉因为他和环儿玩耍而哭泣时,他立刻不和环儿玩了,最后红玉才破涕而笑。

而阿非和红玉,从小就被大人们定下婚约,所以,在他们懵懵懂懂时,就知道长大后,两人是要结婚的。

阿非视红玉为未婚妻,事事为她着想,红玉也视阿非为情郎,处处爱管着阿非,但阿非早已习惯了她的管束。

红玉不让他和那个人玩,他就不与之玩;红玉任性不让他做的事,他也不去做。在他心里,红玉是“美而任性的”。

但即使是这样根深蒂固、青梅竹马的感情,也会因为阴差阳错的只言片语而分裂崩塌,可见,这样的感情究竟有多牢固?

其实,脆弱如薄膜罢了。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在红玉死后,阿非曾追问红玉身边的丫鬟,他说:

“甜妹,我的心已经碎了。你可怜可怜我吧。我只想知道什么事情使她去寻短见。

可见,阿非到死都未曾认识红玉的绝望,而红玉致死也未将寻死的原因告诉阿非,让阿非承受着自己逼迫未婚妻自杀的真相,这样做,难道不是对阿非的不公吗?

红玉无疑是聪明的,但有时聪明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她与阿非之间的感情,看似牢固,其实千疮百孔。

因为一个外人的到来(连介入都没有),就可以让这十几年的感情付之东流,就可以不顾生命的要死要活。可想而知,这份缺少信任的爱情,怎能构建成一栋坚如磐石的大厦?

所以,两人的信任危机,即使没有外人的插入,最终也会在某一天里,集聚爆发,这是红玉慧极必伤的后果,也是阿非情感不成熟的后果。

两人各打五十大板,也不为过。

爱情至上的价值观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她为什么死?

就像木兰说的那样:

可是真苦了她啦。我可以在大家面前说,她是真爱阿非,她死好让阿非快乐。她最后的愿望就是让阿非婚姻快乐。

可是,她的牺牲能换来什么呢?是阿非的感激?还是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离恨呢?

书中曾这样写红玉的死:

红玉的尸体从水里捞上来时,阿非赶紧把眼睛转过去。他现在不能看她。纵然她跳水自杀之前,不惜精神,化妆打扮得整齐漂亮,她的脸上身上,如今也是泥污一片,长辫子上的泥水,向池塘里滴滴答答地落下。

红玉一生要强,即使面对阿非,也从不蓬头垢面,但是她的死却如此的凄凉和难堪,她不信服阿非,甚至于她的高傲,让她没法将自己的猜忌和不满脱口而出,这样决绝的她,堵死了自己的生路,也阻挡了阿非解释的来路。

两败俱伤的同时,只留痛苦和悲哀!

对于红玉来说,她的病是她自卑的源头;她在庙里抽的签,是她心魔的缘起;她的自矜和高傲,又是让她入死门的最终推手。

虽然她为爱献身的举动很壮烈,但是,我依旧不赞成,她为爱放弃生命的行为。

京华烟云原著:阿非戏言,逼得红玉赴死,再看这爱情,真细思极恐

因为,死亡是一座牢笼,任何以死亡终结痛苦的举动,都最终将这份痛苦,反噬到自己的亲人身上,只给爱你的人,和自己留一个残缺的肉体。

真是:亲者痛而仇者快!

而当我们成熟以后,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就渐渐被生活淘汰,因为你会看到这个世界里,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美好,对于爱情,即使渴望,也可以做到随缘。

因为看过世界其他美好的心境,早已不会被爱情的迷雾,阻断退路和前进的方向,那时的你,人格才能真正的成熟和独立,才真的强大而美好!

可见,红玉那为爱赴死的心,在生活的巨浪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水花,没必要赴死证明真心。

毕竟,这个世界还有许多美好可以把握,千万不要将爱情的失势看成天大的事,因为你不知道生活接下来会出什么招,所以,只要能扛过的苦难,那都算不得苦和难!

正如尼采所说:

“凡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愿每一个你,都拥有一份强大而柔软的心!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