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是汽車生産大國,除了有豐田、本田、日産、鈴木、馬自達等知名品牌,在零部件領域同樣實力不俗。根據Brand Finance釋出的“2022全球汽車零部件品牌價值20強”榜單顯示,日本共有5個品牌上榜,價值占比34.07%,均排名第一。
其中,前十名占據四席。電裝、住友電工、豐田自動織機、愛信分别排在第一、第四、第六和第七名,品牌價值分别為42.35億美元、24.29億美元、22.16億美元、21.17億美元。小糸(5億美元)首次上榜,排在第十九位。
今天我們重點講一講住友電工(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這是一家有着125年曆史的企業,總部位于日本大阪,在全球約40個國家設有416家公司,員工28.7萬人。主要從事電線電纜業務,經營範圍包括汽車、資訊通信、電子、環境能源、産業原材料等五大領域,其光纖光纜産品産銷量多年來一直名列世界前茅。
住友的發迹是從煉銅開始的。400多年前,從中國明朝來了一位叫作“白水”的先生,把冶煉銅的技術傳授給了蘇我理右衛門和住友小次郎政友。産品品質和成品率由此大大提升,獲得豐厚的利潤,為住友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固的基礎。為了紀念白水先生,如今住友集團各上市公司社長有一個聯誼會,名稱就叫作“白水會”。
時間回到1897年,彼時的日本,包括電纜在内的所有高端産品都隻能依賴進口。在這種情形之下,住友伸銅廠(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的前身)就此誕生。從銅線、矽銅線制造起步,逐漸延伸至電力電纜、通訊電纜,成功制造出日本第一根國産高壓地下輸電線電纜(11000V)。
上世紀30年代末,公司更名為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業務範圍擴大到電線以外,包括橡膠産品、燒結産品等。與此同時,他們繼續以銅線為原料,制造出硬合金工具、特殊金屬絲、光纖光纜等産品,向NHK(日本廣播公司)傳遞了最早國産的電視播放天線。
60年代初,住友電工首次傳遞了汽車線束産品,正式進軍汽車零部件領域。簡單來說,線束就像一輛汽車的“血管”,用于信号傳輸,按照功能可劃分為電力線(負責運載驅動履行元件電力)和信号線(負責傳遞傳感器輸入指令)。随着汽車電氣化水準提升,功能、傳感器數量快速增多,線束會越來越長,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1977年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算起,住友電工進入中國市場已有45年。目前有90餘家關聯公司,員工超過4萬名,在長春、天津、重慶、武漢、蘇州、無錫等城市投資建廠。旗下品牌配套客戶除了豐田、本田等,還包括一汽、長安、東風、大衆等。
在2021《财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住友電工位列第442名,年營收達到275.317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1755億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上半财年,淨銷售額15704.13億日元(約合人民币813億元),淨利潤323.9億日元。其中,汽車業務8163.85億日元,占比超過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住友電工還是5G基站半導體制造商,在全球擁有該産品70%的份額。他們使用氮化镓作為材料,與矽相比,可提供更高的通信容量和更低的功耗。華為曾經是第一大客戶,占比高達90%。不過由于美國的阻擾,這家日本供應商不得不尋求歐美客戶,以減少對華為的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