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鋼談新能源汽車三大挑戰:工業鍊安全、跨産業協同、落實雙碳目标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5%以後就進入一個加速階段,超過10%以後會進入市場化的新階段。”3月26日,在2022年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分享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思考。

萬鋼談新能源汽車三大挑戰:工業鍊安全、跨産業協同、落實雙碳目标

萬鋼說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實作了高品質發展,主要展現在高速增長、高滲透率、智能化高普及程度上。

資料顯示,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再創新高,達到675萬輛,同比增長108%。其中,歐洲市場繼續增長,銷量達到233.8萬輛,同比增長66%;美國也大幅提升,銷量達到67萬輛,增長100%以上;中國持續突破,銷量達到352萬輛,産銷同比增長160%以上。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500萬輛,中國的數字超過900萬輛,持續保持了保有量和産銷量的世界上的一半以上。

萬鋼談新能源汽車三大挑戰:工業鍊安全、跨産業協同、落實雙碳目标

高速增長帶來了滲透率的提升,2021年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到16.5%,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13.4%,且從去年年初以來持續增長。

同時,車聯網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實作了高度覆寫,L2級駕駛輔助系統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38%;2021年新上市70款新能源車型,在售車型達到了289款。

從結果倒推原因,新能源汽車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的突破。萬鋼說到,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純電動平台、智能熱管理、氫燃料電池等整車技術,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矽/碳複合負極材料、電動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等關鍵零部件技術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而且對于智能汽車先關的整車資訊安全防護,也找到了對應的解決思路。

新能源汽車取得的成績不容忽視,但邁入市場化新階段的挑戰也是巨大的。供應鍊、智能化和“雙碳目标”都成為新階段要面臨的問題。

首先,是産業鍊、工業鍊安全的問題。2021年受疫情、火災、斷電等多因素影響,晶片産能受限,成為全球汽車産業的痛點,為此全球汽車産能減産上千萬輛。這也警醒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解決架構的問題時候要考慮到域控制器的發展,新一代汽車晶片的設計要更多考慮可靠性、可信性以及基礎功能和基本性能。

與此同時,電池原材料價格背離供需需求的增長,比如碳酸锂價格一年時間增長了10倍,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巨大困擾。這就需要我們圍繞着資源開采提煉、電池技術研發創新、回收利用系統建設來推動科技創新,特别是現在在電池研究上低鎳、低锂、低钴或者無钴電池是發展的方向,同時對锂等原材料交易市場進行市場管理,在暢通國際物流的管道和貿易流程化方面加強國際合作,保障全球動力電池材料的供應。

其次,推動車能融合、車路協同、車網互聯。目前,電網企業和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合作,汽車可以作為儲電性電源可以和區域網絡配網來進行協同;在車路協同和車網互動的方面,也逐漸地形成了車輛感覺和路側感覺,以及區域雲的合作,為未來的車路協同方面提供了基礎。但在技術的實際落地應用層面,還面臨一些障礙。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加強産業之間的了解、互信和合作,共同建構跨領域的标準和規範。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維護資料安全和使用者的隐私保護,這是我們發展人工智能的道德倫理和标準規範的重要原則。

萬鋼談新能源汽車三大挑戰:工業鍊安全、跨産業協同、落實雙碳目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實施好國家的“雙碳”戰略。近日,發改委頒布了氫能源發展中長期面向2035年的規劃和“十四五”具體的目标。對此,汽車産業界要協同作戰,盡快地釋出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路線圖,明确以低碳為核心的政策标準體系架構,深入全行業的産業鍊足迹的研究。

尤其在降碳減排的“困難戶”商用車領域,歐洲和中國都面臨一樣的問題:歐盟商用車保有量在5%左右,但碳排放量占比40%,在大陸這一對比更加突出,商用車保有量隻有5%左右,但碳排放占了整個産業的50%以上。是以,這就需要我們搭建國際合作的交流平台,凝聚産業鍊上下遊發展的合力,共同來探索技術創新的路徑,加強科技的協同攻關,開展前瞻的示範推廣,加強标準法規的協同,加速商用車的低碳轉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