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頻繁咳嗽和喘息導緻這個孩子過上“候鳥生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樂微 黃景思 林惠芳

圖/視覺中國

血管主要是将心髒泵出的血送至全身各部,每一根血管都有它的走位,但如果其中一根血管“迷路”走錯了,那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近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髒中心就收治了一位來自湖南的6歲小患兒誠誠(化名),他就因一根重要的血管“迷路”走錯了,導緻6年來頻繁咳喘,稍微一活動嗓子裡就像“吹哨”一樣。不得不過上了“候鳥生活”。

頻繁咳嗽和喘息導緻這個孩子過上“候鳥生活”

6年的“候鳥生活”,隻因孩子血管異常

6年來家人沒少為他的頻繁喘咳而折騰,幾乎每個月一次的住院,讓他成為了當地醫院兒科的“常客”,也是以讓他不能像同齡的小朋友一樣正常上學,尤其是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喘憋的症狀就更加明顯了。後來,家人不得不帶着他過上了“候鳥遷徙”般的生活:一到冬天比較冷的時候,就隻能到海南三亞這些氣候較暖和的地方!直到六歲,誠誠才被确診為“肺動脈吊帶”,氣管中下段狹窄。

頻繁咳嗽和喘息導緻這個孩子過上“候鳥生活”

圖為孫善權主任手繪血管異常

一次手術解決了6年的困擾

當務之急就是要幫誠誠“解放”被卡死的氣管,并幫他“撐開”狹窄的氣管。很快,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心髒中心主任孫善權團隊為誠誠實施了手術治療。

術後在心髒中心醫護團隊的嚴密監護下,誠誠僅兩天就撤離了呼吸機。術後複查纖支鏡和CT,吻合口愈合良好、通暢,術後10天誠誠順利出院。困擾誠誠6年的咳喘終于得到徹底治愈,誠誠媽媽送上感激的錦旗。

起病往往十分兇險

誠誠這六年來頻繁地咳喘,竟是因為心髒的一根血管“迷路”走錯了!孫善權指出,患兒早期臨床症狀常缺乏特異性,多數肺動脈吊帶患兒并沒有心髒雜音,普通的體檢不易被發現,需經過心髒彩超、纖維支氣管鏡或CT檢查而确診。他們在臨床上多表現為反複咳喘、喘鳴喉鳴、呼吸困難、呼吸道感染遷延不愈等呼吸道症狀。

“此病的發病率較低,是以往往容易被漏診、誤診。有些患兒起病往往十分兇險,嗆奶、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因一滴奶液、一滴呼吸道分泌物導緻患兒的緻命性窒息,難以到達醫院得到有效救治,其嬰兒期自然病死率90%以上。”孫善權說,肺動脈吊帶在國外又被稱為“死神的鐮刀”,誠誠算是十分幸運的。

頻繁咳嗽和喘息導緻這個孩子過上“候鳥生活”

誠誠給醫生團護送上錦旗

是以,孫善權主任提醒大衆:感冒咳嗽是小兒的常見病,但如果孩子長期反複呼吸道感染和喘息,家長不妨多留個心眼,最好也尋求一下心髒和呼吸專科醫生的幫助,排除先天性氣管狹窄、先天性血管環壓迫氣管等疾病。(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薛仁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