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前陣子,“中國男女平均身高東亞第一”的話題沖上熱搜,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公布了一項研究,過去的35年,中國人越來越高了!

網上一片歡欣鼓舞。

要知道,中國人平均身高比鄰居南韓低,可是不少人心中無法觸及的痛。

不過,先别高興得太早,這事和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關系并不大……

我們先來看看《柳葉刀》的研究說了啥: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這篇研究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的體格變化趨勢,主要是身高、體重兩項名額。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200個國家、2181項研究,納入了6500多萬5~19歲兒童青少年的資料,估算了過去35年間(1985~2019年)的身高和BMI(體質指數)的變化趨勢[1]。

先來說說和我們中國關系最大的結論:

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175.7厘米,全球排名65,東亞排名第1,超過了南韓。

中國19歲女孩平均身高163.5厘米,也是東亞第1。

中國孩子是全球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尤其是男孩。

在過去35年裡,中國19歲男孩的平均身高增長了8厘米,增幅在全球排第一,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名躍升至2019年的第65名。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中國19歲青少年的身高變化趨勢。圖檔來源:Lancet)

以前我們總覺得,歐美人長得人高馬大,實際上根據最新的研究,咱們國家19歲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已經追平甚至超過了歐洲的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

19歲男孩的身高甚至已經接近美國男孩了。

從下面的表格裡能清晰看出,中國男孩子有多争氣!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除了給力的中國資料,這個研究裡還有一組能滿足你好奇心、成為朋友圈意見小領袖的資料呢:

哪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最高?

荷蘭男性:183.8厘米

哪國女性的平均身高最高?

荷蘭女性:170.4厘米

(還是荷蘭!)

哪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最矮?

東帝汶男性:160.1厘米

(在哪啊?答:東南亞,離印度尼西亞挺近的)

哪國女性的平均身高最矮?

瓜地馬拉女性:150.9厘米

(這又在哪啊?答:中美洲,離美國不遠)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在這個研究的背後,我們能學到什麼呢?

1、你的孩子能長多高?

身高和很多因素有關,最重要的就是遺傳。

醫學上有個詞叫“靶身高”,就是根據父母的身高推算孩子的身高。

根據不同的研究,靶身高有不同的計算公式,我們選取其中一個比較公認的[2]:

男童靶身高=45.99+0.78×(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

女童靶身高=37.85+0.75×(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

我們以媽媽155厘米、爸爸175厘米為例,算一個例子給你參考。

如果生的是男孩,身高大約是174.69厘米。

如果生的是女孩,身高大約是161.60厘米。

但如果你是80後、90後,計算後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身高似乎比“靶身高”高一些。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原因是,遺傳隻能決定身高生長的傾向和限度,環境、體育運動和營養等後天因素也很重要[2]。

過去35年來,中國人平均身高的“逆襲”,和經濟快速發展是分不開的。

從這篇研究也能看出來,兒童平均身高增長最多的國家,主要是新興經濟體,比如南韓——男孩增長排名第3,女孩增長排名第2。

而撒哈拉以南的許多非洲國家,兒童平均身高幾乎不變,甚至降低。

經濟發展好了,營養、運動才能跟得上。

北京市海澱區對1526名學齡前兒童身高進行了分析[3],發現父親的教育程度、孩子的性别、出生身長、進餐情況、運動情況、周末運動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靶身高。

劃重點!

爸爸媽媽清楚了吧?

你們兩口子的身高雖沒法改變,但可以在後天努力,比如保證孩子每天充足的營養攝入、周末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等。

2、為身高歡呼的同時,别忘了這個名額……

關于《柳葉刀》的這個研究,很多媒體和自媒體都在為身高而歡呼,但有一個“大坑”卻被忽略了——

體!重!

咱們的孩子正變得越來越胖!

當然了,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兒童肥胖率都在上升。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以體質指數(BMI)為标準,也就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男性最胖的國家是庫克群島(南太平洋,靠近紐西蘭):29.6

男性最瘦的國家是埃塞俄比亞(非洲):19.2

女性最胖的國家是東加(南太平洋,也靠近紐西蘭):29.0

女性最瘦的國家是東帝汶(老面孔了):19.6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這是什麼概念呢?

身高同為170厘米的男性,庫克群島的比埃塞俄比亞的胖30千克(85千克 vs 55千克)。

身高同為155厘米的女性,東加的會比東帝汶的胖23千克(70千克 vs 47千克)。

回到中國,我們的孩子肥胖率也在快速增長。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中國19歲青少年的BMI變化趨勢。圖檔來源:Lancet)

個子高不高,影響的是外表。爸媽更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的體質。而一個人的體質跟肥胖程度密切相關,就好比你正常跑100米可能需要15秒,但如果負重20千克的話,可能要20秒才能跑完。

在過去的35年間,中國19歲男孩的BMI提高了3左右。以身高170厘米為例,相當于增加了8.7千克的體重。

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胖,和各種高熱量、油炸食品、高糖飲料脫不了幹系,試問,有幾個孩子不喜歡炸雞呢?

和人種相近的鄰居日本相比——

大陸男性兒童青少年全年齡段,以及女性大部分年齡段超重肥胖檢出率都高于日本[4]。

中國00後的身高已逼近美國!但有一個“危險名額”被忽略了

2018年釋出的一項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中國7~18歲學生的超重及肥胖檢出率達19.4%[5],而兒童肥胖是引發成年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險因素。

根據美國一項對5~18歲兒童青少年的研究[6],超重和肥胖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軀體功能,導緻呼吸功能下降,進而影響心肺耐力。

回憶一下你上學的時候,班上跑得快、跳得遠的哥們兒,有幾個是小胖墩?

《柳葉刀》這項研究對我們來說,喜憂參半。中國孩子高了,但也胖了。而肥胖對于健康的影響更大。

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飲食和運動,讓孩子不僅要長得高,還要長得健康。

參考文獻

[1]RODRIGUEZ-MARTINEZ, Andrea, et al. Height and body-mass index trajectorie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85 to 2019 in 200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 pooled analysis of 2181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with 65 million participants. The Lancet, 2020, 396.10261: 1511-1524.

[2]任龍龍&李元霞. (2018). 兒童身高影響因素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56), 182.

[3]沈芳. (2019). 海澱區1526名學齡前兒童身高生長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10(02), 71-76.

[4]袁翔, 尹小儉, 張婷, 李玉強, & 鈴木明. (2019). 中國日本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發育狀況比較. 中國學校衛生(11).

[5]高迪, 董彥會, 尹楊, 鄒志勇, & 馬軍. (2018). 中國2005—2014年中國小生身高體重變化趨勢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2), 252-255,259.

[6]JOHNSTON S,MCALEVEY L. Stable shareholdings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an historical overview[J]. Strategic Manage J, 2015,19( 11) : 1101-1107.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