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文 / 王治國 王晖)最近這二十年時間,一股前所未有的收藏熱,席卷了整個中國,2.4億的鬼谷子下山罐,5.5億的清乾隆洋彩镂空瓶等等,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座座古玩城拔地而起,人們茶餘飯後,收藏成了一種最熱門的談資,各大企業家富豪們,以能拍下一件珍貴文物引以為傲,電影電視劇也開始加入各種尋寶、盜寶和鑒寶的内容。

但幾千萬藏友的加入,帶來的也是赝品的泛濫,完全跟不上時代的某些專家,用老舊的理論來鑒别新的造假技術,結果造成各種各樣的鬧劇和醜聞。在科學鑒定還不完善的年代,這些傳統專家面對大量赝品顯得有心無力,有的專家幹脆沒有底線,為了錢開據不具備任何法律權威的鑒定證書,導緻假證書滿天飛,而有些專家為了繼續掌握話語權,直接判定民間文物全是假貨,緻使很多人無所适從,找不到出路。甚至自我懷疑,民間真的沒有珍貴文物嗎?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在這種形勢下,不少因各種複雜原因出世的“文物私生子”,被海洋般的赝品所淹沒覆寫,珍貴的文物無人承認,無人敢收藏,于是就造成了文物外流和被毀的現象。在此緊要時刻,所幸民間收藏家中出現了一批有責任、有眼力的人士,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的血汗錢,義務挖掘性地保護淹沒在赝品垃圾中的國寶,用心為國家呵護這批“文物私生子”。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不幸的是此義舉卻接連遭到社會上種種非議,甚至诽謗。民間到底有無珍貴文物,各種動機的收藏應該怎樣定義評價,已是收藏領域争論的一個焦點。鑒此,筆者試圖從以下三個方面客觀淺談自己的觀點,以其證明民間确還有文物國寶存在的事實和根據,同時也望引起社會對民間收藏這類文物國寶的收藏家和民間博物館創辦者給以正确認識和起碼的尊重。

一、近20年,國家正規考古出土文物稀少的非正常量背後真正原因

大家都共知,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陸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加之中央嚴禁建樓、堂、館、所的政策及經濟基礎等原因,緻使1992年前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基本建設動作,動土方量也極小,可在這動土量極小的情況下,竟出土了不少珍貴文物。同樣,中國在進入九十年代至今的二十年内,經濟大發展,政策大開放,基本建設可謂是五千年曆史的空前絕後。綜觀全國建設,近二十年的動土方量比曆史上五千年動土方量的總和不知要多多少倍數,可在這樣規模宏大的動土方量中,卻遠沒有前四十年出土的文物豐富和量大,不合常理,令人質疑。下面,我們僅以元青花為個例,深入剖析,看其究果。

大陸現館藏的出土元青花共205件,均是1950年至2006年在全國16個省、市出土,其中安徽30件、北京20件、河北13件、江蘇20件、江西61件、湖北5件、湖南3件、河南1件、山東5件、四川4件、内蒙31件、甘肅4件、廣西1件、新疆2件、浙江4件、吉林1件。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一個非常不正常的奇怪現象,205件内其中有193件是從1950年到1992年所出土的,1993年到1996年一件也未出土,從1996年至今僅出土12件。這種奇怪的現象難道正常嗎?按照常理應發現比193件更多的元青花才對。那麼不正常的背後存在着什麼呢?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近年來,全國各大媒體時常披露,某某建築商發現文物遺址不報告,強行破壞進行施工。近日《人民日報》報道:江蘇鎮江13座宋元糧倉在挖掘機的不停施工中遭到巨大毀壞,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個大型商住樓盤——“如意江南”。雖然當地政府已叫停介入調查,卻再也無法恢複宋元糧倉的曆史原貌(此糧倉曾入圍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初選),始為遺憾。如此建築商破壞文物遺址隻是無數案例中的個例。

再如2007年國家在甯夏鹽池古峰莊修築道路,挖掘機一下挖出三塊重達3600克的金牌(後經考證是隋代末期農民起義領袖向海明遺物),被四位攤土的農民撿得,然後在銀川古玩市場兜售半月餘,竟無一人相信與敢認,還有不少人認為是鉛上塗的化學金粉,将其民工趕出店門,幸得鹽池文物、公安部門及時聞訊追繳,現珍藏于甯夏博物館。

另例,遼甯一農民偶在内蒙草原撿一金牌,據中央電視台專題報道也是一波三折,頗具戲劇性。該農民前後數年先後上央視《鑒寶》欄目、國家博物館、故宮、遼甯博物館等權威機關求鑒,均說是赝品,農民無奈找一金匠出售,就在金匠将此金牌化為金水的千鈞一發時刻,幸得某收藏家拯救,幸免被毀。後被内蒙大學某老教授,眼含熱淚雙手顫抖地鑒識是先祖忽必烈的傳令金牌,以五萬元收購,現珍藏于内蒙古大學博物館。以上事例,不僅是全國無數事例的個例,也是龐大浩瀚無數民間老百姓發現出土文物已知的個例。目前,還不知有多少不為人知而隐匿在民間的珍貴文物,為什麼會是如此?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大家都知道在1980年以前,人們的思想觀念均還停留在文革之時。當時整個國家是:人們都把古玩視為垃圾,一旦發現文物,均視為垃圾和封資修的東西,一律銷毀,同時百姓大都視出土文物(除金銀外)為不祥之物,是以才有當時國家從民間老百姓手中發現征集許多文物的事例,當然也有不少百姓主動報告上交文物的事例。再看今天全國上下誰人不知文物珍貴值錢,甚至收藏熱已把不少人搞得連赝品、垃圾都當作國寶,是以才有時下動土方量雖大,但很少再有老百姓發現文物主動上交報告的事。此種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嗎?

僅從此一斑就可窺全國偌大民間還不知有多少類似這樣命運的文物處在不良境地之中,甚至還不知又有多少連持有者都不知為何物何價值的珍貴文物,處在随時随地都有被毀被滅的危險境地。如何及時發現并搶救這些文物,已是目前國家文物工作者刻不容緩應對的大事。

二、觸目驚心的盜墓狂潮,給文物保護造成損失知多少

收藏熱潮不僅加劇了盜墓之風,也給國家的文化遺産造成了重大損失,緻使無數珍貴文物和國寶散失民間,流落海外,甚至随時都有面臨損毀的可能。對此問題,國家文物局長單霁翔在做客鳳凰衛視時談到:大陸目前盜墓之風猖獗,其盜墓賊的活動已呈現出組織集團化、裝備現代科技化的趨勢,其水準不亞于甚至超越專業的考古人員,盜掘之風蔓延全國。

“十墓九空”已成為全國考古文物工作者們蒼涼無奈的感歎。每當國家撥專項資金鄭重其事地打開一座座古墓時,面對的卻是盜墓賊留下的“紀念物”和犯罪痕迹,此時的考古工作者是既失望又氣憤,同時也頗感無奈。有限的考古經費耗時七年之久的曹操墓發掘,竟然是一座早已被盜墓賊光顧掠奪過的空墓。如果發掘的是原始墓,也絕不會招緻無端的猜忌和非議,但也僅僅是如果而已。再看洛陽唐代皇家恭陵墓被盜墓賊炸開光顧後,無數珍貴文物被數次中轉倒賣到香港,幸得公安部門及時破案追繳,案犯被處決,文物現被珍藏于洛陽博物館。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唐代李隆基武惠妃重達過噸的石棺椁

還有更令人震驚的是,中央電視台報道唐代李隆基武惠妃重達過噸的石棺椁竟然出現在美國國土上,如此龐大的文物,如此規格的陵墓被盜,竟沒有被發現,但它又是如何被運至美國?令人匪夷所思并産生無限的猜忌。幸得國家出面追繳,才使棺椁重返故地。另據以往國家已開掘的皇家唐墓,一般金器都在千件左右,如此武惠妃皇墓還不知又有多少其他珍貴文物仍散落在民間或境外。2010年公安部門破獲收繳的秦皇陵盜掘一案,也僅是衆多盜墓案中的個案。我們再看一下,安徽蚌埠博物館現珍藏的元青花大罐,屬國寶級文物,竟然是從被盜過的明代開國功臣湯和墓中被盜墓賊所丢棄的一件殘器,其餘完整元青花之器和其他珍貴文物今又被當時的盜墓賊置于何方?再如4月8日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西安發現十四座漢代張安世大墓,其中十三座竟是被盜的空墓。

以上幾例,僅是盜墓潮中九牛一毛的個例,再看媒體報道的觸目驚心盜墓案例又知多少?更重要的是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大小盜墓案又是多少?是以而流落海外或散失民間處于不良狀态随時都有被毀的文物又知多少?但更為可怕的是還有相當數量因其珍貴價值大而連文物專家都不敢認、不敢相信的又有多少?(已有不少事實證明确是如此)今凡是國家考古發掘的古墓大都是發現盜墓後的被動搶救性發掘,緻使大量文物脫離原地流入民間,面對這殘酷的現實,怎樣應對已是政府和文物工作者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既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既成事實,就應面對現實去考慮應該如何實施搶救。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我們一些動機良好而又十分無知的專家竟然在面對民間出土文物時不願承認,以一個“假”字便了事。事後他們的理論根據是:如果說真,那将會更加助長盜墓之風。真是可憐可悲!如此觀念實是個别文物工作者的淪落和無知,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國家文物政策規定的滞後。

作為政府文物部門和文物工作者,所肩負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就是發掘和研究保護文物。不但要研究保護好考古出土和館藏文物,更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流失在民間的文物。國家有條件征集則征,如無條件征集則要向民間文物持有者宣傳教育保護好文物,并登記在冊,讓國家擇機擇時征購。這應是每一級、每一個文物工作者應盡的義務。而不應該在主觀上為了防止盜墓之風蔓延,就故意将真文物鑒定為赝品,緻使無知的持有者不是将文物損毀,就是将其湮滅在民間或廉價流出國門,如此做法實為文物工作者的無知和失職犯罪。

民間到底還有多少文物存量?看完這篇文章您心裡就有數了

目前,面對盜墓猖獗,國家應積極建立起有關文物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體系,加大嚴厲打擊力度,時時看好“三門”(墓門、館門、國門)。針對“三門”,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政策和措施,特别在教育、防範、打擊三個環節并重應對,才能奏效。時下不少文物專家對于文物有償鑒定和各類活動,真可謂趨之若鹜,反複利用收藏熱的機會,四處走穴,大斂錢财,不負責任地亂出鑒定證書,此行真是有辱文物工作者的使命,有損國家聲譽。據了解,國外特别是大英博物館,針對民間求鑒的文物,一律實行免費鑒定,他們的觀點理由:一是文物工作者拿着納稅人的薪金,理應為社會免費鑒定文物。二是文物工作的職責權利義務就是研究保護文物,而鑒定發現民間文物就是義務、權利和責任的具體展現。這真可謂是觀念的差別,如若我們國家的文物工作者,能及時轉變觀念并付諸行動,那将是大陸文物事業和收藏行業的福音。

【轉載僅供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背景留言,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