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欺負,是對婆婆最狠的報複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欺負,是對婆婆最狠的報複

《約翰·克裡斯多夫》:“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在不幸的時候回憶起幸福的日子;對于柔軟的心靈來說,最不幸的莫過于體驗到一次幸福的滋味!”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貧苦無依的日子裡,隻要有個貴人拉你一把,你就可以輕松過上好日子。但是,如果你不懂得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弄丢了貴人,自己有沒有能力維持幸福的生活,重新陷入不幸以後,迎接你的就是莫大的痛苦。

一個人若是一直不幸,習慣了也就沒什麼了,沒有對比和落差,就不會有心痛。怕就怕像“坐過山車”一樣的生活,感受過登頂的刺激,生活一落千丈以後,想要而不得的感受會一直折磨你。

感情世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比如有的男人曾經有個好妻子卻不懂珍惜,有的婆婆曾經有個好兒媳卻不懂珍惜,弄丢以後,如果他們沒有能力維持幸福,過上了比以前更糟糕的生活,不痛苦才怪。

下面這位婆婆忏悔的内容,講的就是上面那種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欺負,是對婆婆最狠的報複

東林老師,您好:

人老了,氣性太大,不是什麼好事。

人生在世,看不慣的事本就有很多,真的犯不着較勁。尤其對待家人,更不該因為看不慣就較勁,否則隻會自讨苦吃。

把“好脾氣”留給外人,把“壞脾氣”留給家人的,并非隻有年輕人,很多老年人也會犯這樣的錯誤。

我如今的悲慘生活就與此有關,我曾經總是看我兒媳婦不順眼:一看到她大包小包買東西就來氣,感覺她不懂過日子,總是亂花錢;一看到她呼朋引伴到家裡來,我就感覺她對我兒子不忠,不該跟别人走太近。

哪怕她會耐心跟我解釋,哪怕她不敢跟我吵架,哪怕她一直沉默不說話,我也沒有是以對她好一點,總覺得她欠收拾,欠教訓,缺乏教養。

我不知道的是,我們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和理念本就不同;我更不知道的是,在我眼裡缺乏教養的她,是個做妻子的最佳人選,是個旺夫的妻子,不僅能管好我兒子,而且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我兒子操心。

我沒做到大智若愚,沒有想過“兒孫自有兒孫福”,盲目認為我作為婆婆和母親,必須管着他們,結果毀了他們的婚姻。

其實在此之前已經有征兆了,因為我兒媳婦漸漸懶得跟我解釋了,一副破罐破摔的架勢,任由我欺負她,連個反抗的眼神都沒有。這分明是對我失望的證據,分明是在變相縱容我犯錯,可我卻視而不見,真是可悲。

她跟我兒子離婚以後,我還沒有意識到後果,依舊看她不順眼,心想走了正好,如此就能迎來一個順眼的兒媳婦了。

後來的兒媳婦确實看起來比她順眼,但隻是看起來如此,真正相處起來才發現,跟前一任兒媳差太遠:沒有耐心,脾氣太大,從來不會跟我兒子好聲好氣說話,更不要奢求她跟我好好說話了。

偏偏這個燙手的山芋還甩不掉,不知道我兒子被她抓住了什麼把柄,在她面前越來越卑微,越來越唯唯諾諾,最終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兒子不管我了,我就無依無靠了。

此時再想起前一任兒媳婦,對比之下,真的感覺是天壤之别。

我兒子是否後悔了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超級後悔,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到手的福報給弄丢了。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的遭遇,我覺得隻能是:“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欺負,是對婆婆最狠的報複。您覺得呢?

“老無所依”了才明白:兒媳任由婆婆欺負,是對婆婆最狠的報複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人在陷入低谷的時候,在身處逆境的時候,習慣于想到報應和報複,覺得肯定是自己以前犯了某個大錯,才釀成了今天的惡果。

從因果的角度來說,這種說法說得通。一個錯誤會對應一種懲罰,有時候懲罰不會立即生效,有可能過了很多年才生效。

但嚴格來講,跨度太長的因果循環,存在很多漏洞,因為在中間的過程中,有很多變數可以利用,不見得一定是很久之前的某個錯誤造就了眼下的結果。

結合這種思路去看那位婆婆的遭遇,她說自己“老無所依”的結果是曾經欺負兒媳換來的報應,是兒媳對她的報複:從情感角度來說,她給自己找一個心理支撐,是可以了解的;但從事實角度來說,問題不全在于此。

如果把她兒子兒媳離婚那天當作起點去看,她和兒子完全可以用心反思,并且用心尋找一個好兒媳。隻要她不再像欺負前一任兒媳一樣欺負現任兒媳,即便她在前一任兒媳身上犯了錯,也不至于老無所依。

是以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她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沒有慎重對待兒子的婚姻,一切的悲劇是她自己造成的,跟其他人無關。

希望其他人對這種問題引起重視,不要屢屢犯錯卻不自知,否則在一條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不會有好日子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