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新能源汽車進入内卷是必然的,但沒想到這麼快。

30萬以内的新能源SUV不罕見,将輸出馬力推上700匹也不難,甚至連搭載空氣懸架也不是新鮮事兒。然而,把以上條件集中在一起,那岚圖FREE就成了目前獨一無二的存在了。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一款百公裡加速達到4.5秒的SUV車型, 同時還能續航860公裡,這是岚圖FREE最大的競争力。至于空氣懸架,目前來看是錦上添花的配置,但随着工業科技的發展以及使用者體驗需求的提升,它的普及似乎也成了必然的事情。

是以,今天關于空氣懸架的主題還是一次相對罕見的對比測試,但說不定就成了以後正常操作了。

罕見但不新鮮的空氣懸架

雖然目前空氣懸架在國内仍然是比較少見的配置,但不代表它本身有多新鮮。

早在一百年前,法國人就已經研究出第一套空氣懸架,隻是當時并沒有搭載在車上面。随後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凱迪拉克才開始把空氣懸架量産在自家的高端車型裡。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半個多世紀裡,乘用車領域的空氣懸架一般隻出現在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上面。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縱觀全球市場,尤其是在一些發達的歐美國家,空氣懸架在商用車領域的普及率要比想象中高很多。例如高端重卡市場,裝配空氣懸架的占比已經超過了85%,整個商用車領域甚至達到90%。

雖然乘用車的銷量是商用車的三倍有餘,但空氣懸架的市場規模卻幾乎一緻。

反觀國内,商用車領域的空氣懸架裝配率不足5%,而乘用車更是隻有2%。原因不難了解,國内乘用車品牌依舊還沒走出低端市場的困境,而空氣懸架在采購成本上要大幅度高于普通的液壓懸架。至于商用車領域,以重卡為例,超載泛濫成為了空氣懸架難以打入國内重卡市場主要原因。

但值得欣喜的是,在新勢力手裡,空氣懸架也煥發了生機。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最先打開局面的是蔚來的ES8和ES6,一舉将搭載空氣懸架的門檻從百萬級别拉低到50萬元以下,緊随其後的極氪001和岚圖FREE,進一步将價格下探至30萬元以内。這是一個讓人驚喜的趨勢,隻要先行者們不出現缺陷性的故障,将增強市場對空氣懸架的信心。

但真的要普及,還需要克服另一個難題——成本,而這就要談論到空氣懸架的技術壁壘了。

空氣懸架由空氣彈簧、減震器、空氣供給單元和控制單元(傳感器和ECU)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前三個核心元件中,以空氣供給單元的技術難度最高,目前全球也隻有大陸集團、采埃孚的威伯科以及中鼎集團的AMK公司可以實作供貨。

除了中鼎集團以外,國内其他供應商也在加快研發腳步,例如孔輝科技,它可以向汽車制造商提供空氣供給單元以外的其他配套。這次懸架測試的主角岚圖FREE,就是由中鼎集團和孔輝科技提供的整套空氣懸架。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那麼,目前國内裝配空氣懸架的車型表現如何?

到底誰需要空氣懸架?

歸屬于底盤部分的懸架調教,一直以來都是整車标定中最玄學的部分,但空氣懸架的到來似乎讓這一方面的調教思路變得更加清晰。

以往的液壓懸架可以歸類為被動懸架,隻能通過材料、結構來改變性能,一旦制造完畢就決定了懸架的特性。但空氣懸架不一樣,三個核心元件是決定懸架性能的基礎,但實際體驗還得結合控制單元的标定,這就讓汽車制造商有了更大的調教空間。

作為測試的主角,岚圖FREE自然也成了整個對比測試的标準。在面對不同的場景時,岚圖FREE擁有不同的模式應對,其中舒适、郊遊和性能模式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且容易了解。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舒适模式,懸架設定偏軟且回彈迅速,可以在颠簸路面上保持較好濾震效果;郊遊模式,主要是升高了整個底盤,提高了通過性;運動模式,這是最接近岚圖FREE“本色”的模式,懸架設定偏硬,可以提供足夠的支撐性,配合強大的動力輸出可以增加駕駛樂趣。

相較岚圖FREE而言,理想ONE的懸架會更加舒适,而保時捷卡宴的懸架則擁有更強的運動性能,蔚來ES8在各方面都要落後一些。目前已知蔚來的空氣懸架供應商是大陸集團,而保時捷則由倍适登提供,理想ONE暫未得知,因而空氣懸架在硬體方面,供應商之間還沒有絕對的優勢可言,調教思路才是目前決定空氣懸架好與壞的最大因素。

對于消費者來說,空氣懸架真的有必要嗎?這個問題需要分開兩個角度來看。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其一,消費者是否十分重視購車成本。因為空氣懸架雖然發展曆史很長,但由于工業技術限制的原因,導緻其故障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另外,液壓懸架雖然功能單一,但過去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也沒有現在那麼多元化,因為空氣懸架在技術角度來看,還是處于起步階段,成本在幾年内不會下降太多。

其二,所購置的車型是否需要用上空氣懸架。作為主動式懸架,空氣懸架才是真正可以做到舒适與性能兼具,但不是所有車型都适合往全能的方向發展。即便是底盤升降功能,對于轎車而言也許有一定作用,但大部分SUV是可以應對絕大多數路況的,再升高一點的意義并不大。

綜合以上兩點,再結合目前懸架的故障率仍讓人心存疑慮,空氣懸架雖然是往後的發展方向,它本身可以說是一套“完美”的懸架,但不代表它現在就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至于岚圖FREE全系搭載空氣懸架,一般情況下不會犯下急功近利的錯誤,它如此激進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自信。

30萬就擁有空氣懸架,岚圖FREE為什麼這麼拼?

事實上,岚圖FREE的空氣懸架的确表現得更加全面,它與極氪001一起,極有可能改變國内空氣懸架的發展軌迹。

鐘述

隻要汽車還需要用四個輪子行駛,那麼懸架将會是汽車最後才會被取締的零部件。

如今,汽車的動力單元在變革,車身材料和結構也在變化,甚至連方向盤也可能會消失。然而,如果汽車還不能如科幻電影那般懸浮在空中,那麼懸架将會一直進化下去,而且主動懸架也将慢慢普及開來。

任何領域的内卷,都是一次殘酷的洗牌,但空氣懸架也正是在内卷中刷出了自己存在感。但這隻是一個開始,随着國内供應商研發速度的加快,我們有理由相信20萬級别且搭載空氣懸架的車型也離我們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