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到2030年,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使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居民健康狀況的調查、監測和風險評估,對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意義重大。“健全覆寫全國的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監測體系”,也寫入了規劃綱要。

為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指導,八點健聞和複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在華泰證券支援下合作研發編制了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并于3月24日釋出。

該指數旨在使用消費大資料衡量不同地區居民消費習慣對居民健康的影響,通過測算不同地區居民平均每日消耗煙酒、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等商品以及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比例的具體數值,參考權威醫學實證研究得出上述消費行為對于健康的影響系數,進而推算得來。

指數顯示

各地居民健康消費水準均有提升空間

2021年,上海市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在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名列榜首。排名前十的省(市、區)除上海外,分别是北京、天津、山東、陝西、浙江、江蘇、遼甯、山西、廣西。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 2021年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排名TOP 10

更高水準的人均 GDP和預期壽命與當地居民更健康的消費行為高度正相關,說明大陸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人口的預期壽命差距明顯,除了這兩類地區醫療條件和公共衛生環境的差異,消費者健康行為生活方式的差距也不容忽視。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 2021年居民健康消費指數TOP10地區居民健康消費指數與人均預期壽命、人均 GDP對比

同時,對照各地區居民健康消費指數、人均GDP和人均預期壽命排序可以發現,局部差異仍然存在,這也為審視居民健康生活水準提供了新的參考視角:一方面,經濟水準提高既可以促進居民購買更多健康型消費品,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緻對健康不利的消費品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地區醫療水準的提升、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使得居民可以獲得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但也可能導緻其相對忽視“不健康”消費帶來的危害。這些因素影響之下,部分地區人均GDP和預期壽命排名前列,健康消費指數卻相對靠後。

是以,從總體上看,各地居民健康消費水準均有提升空間。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健表示,居民健康消費指數基于消費大資料動态監測居民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服務健康中國戰略,是很有意義的嘗試。

據參與指數編制的國家資訊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理事,脈策首席經濟學家陳沁博士介紹,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的研發工作自2021年4月啟動,曆經學術研究、名額模組化、資料挖掘和比對、指數校準等多個環節,并在當年10月通過複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組織的相關領域專家的論證。指數在編制過程中,還得到了京東商城、京東健康的消費資料支援。

此次釋出的指數涵蓋了2020-2021年的年度名額資料,今後研發團隊将持續拓展消費大資料來源,修正改善名額結構,以獲得更接近真實水準的居民健康消費狀況,并按季度動态釋出最新統計報告。

華泰證券表示,公司近年來積極發揮深耕境内外資本市場的優勢,助力一大批優秀的醫療健康企業高品質發展,服務國計民生,并通過“益心華泰”公共衛生專項基金,支援疫情防控和複工複課,并為醫護、記者提供專項資助。随着大資料監測分析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落地,華泰證券還将持續發揮在資料科技等領域的優勢,凝聚更多合作夥伴的專業力量,助力公共衛生事業的長足發展。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資料,大陸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準仍不高(2020年為23.15%),且健康問題和健康資源的區域差異較大,某些地區和人群的健康狀況亟需改善。

雖然目前各地都報告了部分健康行為資料,但調查樣本相對有限,且資料更新較慢,無法全面、及時地反映中國居民健康行為變化。

網際網路大資料為健康行為資料的擷取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目前網絡購物已成為居民擷取生活資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全國網絡購物使用者規模接近8億,大型電商平台配送範圍廣,可及性較高,通過電商平台産生的大資料,正好可以洞察居民的健康消費行為。

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便是基于國内頭部電商在31個省(市、區),涉及36種、200餘種産品的網上購物消費大資料,建構起一套具有動态性和可持續性的名額體系。

報告執筆人陳沁博士近年來一直緻力于大資料的挖掘研究,在他看來,居民健康消費指數的最大特點,是在健康資料的擷取成本和準确性上,取得了難得的平衡。

傳統的行為生活方式監測在嚴謹的抽樣設計的前提下,通過開展大規模的問卷調查,詳細詢問每個被調查對象的行為生活方式。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可信度較高,但也存在周期長、成本高、實施難度大等問題。

此外,問卷調研還可能存在“自我報告偏倚”,即被調查對象回報的行為生活方式狀況,可能是其理想行為或行動意願,而非真實行為。例如,詢問居民的運動時間,得到的結果往往會超過真實數值,因為人們傾向于高估自己的運動時間,樂觀估計自己的健康水準。

在法律允許架構内使用電商平台消費大資料,來分析居民消費行為隐含的健康狀況——比如通過食品、煙酒、電子産品、運動器材消費資料來判斷某地居民的飲食、身體活動、吸煙飲酒等生活方式——可以獲得的樣本更加廣泛、更新頻率更高,并且比問卷調查更加節省成本。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 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評價體系産品類目

報告中介紹,建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評價體系時,為了增加資料的代表性和準确性,一方面采用多種外部權威資料對電商資料進行驗證,同時通過觀察使用者購買的“标尺商品”,來推斷購買者背後的真實消費人數,并進一步測算人均每天商品消耗量。

所謂“标尺商品”,即一名代表性消費者每天必然會使用、且使用量較為穩定的某種産品,比如牙膏、沐浴露、廁紙這些清潔用品。在大資料觀測中,購買者不一定是所有的消費者。尤其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一個人會負責整個家庭的采買。假如某個使用者每月從電商平台購買90個雞蛋,那究竟是該使用者每天吃三個雞蛋,還是買給一家三口人,每人每天一個雞蛋?隻看雞蛋的購買量,很難做出判斷。這時就需要引入“标尺商品”,如果同時觀察到該使用者每月還要購買大約三人用量的個人清潔用品,結論就比較明晰了。

最後,參照不同産品對健康的影響(正面或負面),即可推算出各地居民在不同細分産品上的健康消費指數,将分項指數權重,便得到該地區的健康消費指數。

倡導健康消費任重道遠

第一期居民健康消費指數由營養攝入、身體活動、吸煙、飲酒等幾個次元構成,應用全國各地區的電商消費大資料進行測算。這也是首次将電商消費大資料與行為生活方式監測相結合的積極嘗試。

關于具體産品的健康消費指數,陳沁認為,盡管受限于資料的類别和來源,但本報告是健康消費大資料應用的一次有益探索,最值得關注的是不同地區的吸煙率排名。雖然煙草銷售資料無法通過電商平台擷取,但是仍可以通過煙草相關産品的電商消費大資料對吸煙行為進行估計。

具體而言,打火機煙具是吸煙行為的代表性消費品。打火機煙具健康消費指數排名越靠前,吸煙率越低;反之,則吸煙率較高。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2020-2021年中國居民打火機煙具健康消費指數及排名

吸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如何減少煙草等不利于健康的商品的消費?長期從事大健康相關問題研究的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鄭頻頻認為,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與自下而上的群衆動員相結合。

一方面,對于居民健康存在嚴重負面影響的消費品,其廣告營銷應該立法予以嚴格限制。同時,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也可以從大陸特色的愛國衛生運動以及這兩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總結經驗,比如協調部門關聯、開展社群動員、強調人人參與。

在健康素養評價和健康教育的方式上,鄭頻頻也建議采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自下而上,就是說我們應該把健康生活方式變成居民自覺自願的行動,而不是一種強制。健康教育有時候要放下一些身段,我們提供的知識肯定是嚴謹的,要從科學證據出發,但呈現的方式上,應該更貼近閱聽人偏好,有的放矢。”

關于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鄭頻頻表示,消費大資料無時無刻不在産生,可以實時動态地觀察居民的消費狀況。未來還可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為健康促進提供基礎資料,引導居民健康消費。

陳沁介紹,居民健康消費指數研究團隊将持續拓展消費大資料來源,并考慮将研究範圍從生活消費類目擴充到醫療健康消費,同時繼續深入論證,完善名額結構,并按季度動态釋出最新統計報告。陳沁也表示,歡迎更多的線上、線下購物平台加入健康消費指數研究,共同倡導理性消費、健康消費,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消費大資料中的健康密碼——中國居民健康消費指數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