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或因酒食而遇,染而為疾,人之血氣衰弱,藏府虛赢,因感其邪,遂成其疾……”這是《黃帝内經素問》《中藏經》中對“結核病”的記載,這在古時稱作“痨”,是一種由結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髒。直至今日,結核病仍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第九大緻死疾病,高于艾滋病。

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結核這個古老的傳染病被不同程度忽視。據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結核病死亡人數出現十餘年來首次上升。目前,全球結核潛伏感染人群接近20億,大陸2020年估算的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84.2萬,這是什麼概念?通俗的說,生活中大約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結核杆菌攜帶者(感染了結核菌後約5%~10%最終會發展為結核病)。我省是全國結核病疫情較為嚴重的省份,2020年肺結核報告發病率位列全國第三,肺結核患者數位列我省甲乙類呼吸道傳染病報告數第一。提到結核病防治,更多人想到的是臨床醫生,而在結核病患者發現、診療、管理背後的推動力,也不容小觑。

基于“因症就診” 開展“主動篩查”發現傳染源

結核病患者的發現一般是“因症就診”,病人咳嗽、咳痰兩周以上到醫院查診,但實際上有近一半的結核病人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那麼這些人很可能不會被發現并存在傳播風險。目前,我省結核病的診斷以因症就診為主,通過密切接觸者排查、高疫情地區主動篩查、重點人群篩查的方式擴大患者發現。“我省肺結核報告發病最高峰達到6萬人,因為結核病潛伏感染的特殊性和人員技術限制,很多結核病患者沒有被及時發現。我省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從最高的十萬分之一百八降到了十萬分之八十五,這與我們積極開展主動篩查分不開。”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長陳慧娟介紹,“目前,借鑒新冠肺炎防控經驗,在學校結核病防控上,我省對學生人群做到應篩盡篩,在嚴格落實全省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的基礎上,對春秋兩季入學的學生也要開展結核潛伏感染篩查。通過早期、精準識别潛伏感染者,對其采取抗結核預防性治療措施,減少發病風險,進而控制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的發生。”據了解,目前對于高危人群、老年人、農名工等群體,我省也多方關聯适時開展結核病主動篩查工作。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積極開展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結核病防治健康宣傳進學校

“醫防結合” 全省16家定點醫院集中開展結核病患者診療

呼吸道傳播是結核病傳染的主要方式,是以對有傳染性及重症結核患者進行集中住院治療管理,是減少社會傳播,開展治療的有效方式。省疾控中心結防所所長李進岚說,“我們目前是采取疾控機構負責規劃協調、定點醫院負責确診收治、社群衛生院負責患者管理的‘三位一體’醫防結合防治管理體系。截至去年底,我們已在全省建立了以傳染性及重症肺結核患者集中住院治療為核心的綜合防控管理模式,目前已有16家定點醫院開展集中診治工作。通過這一措施控制傳染源,結核病人經過正規療程治療,可大大降低傳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傳播。”值得一提的是,貴州是目前全國首家開展結核病臨床診療品質評估全覆寫的省份,這對提高我省結核病診療精準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定點醫院開展結核病集中診療

探索實施“耐藥”結核動态清零 為患者提供醫療保障

近年來我省每年報告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約500例,相比普通肺結核,耐藥肺結核病的治療難度大,治療療程約18個月,需花費20-30萬元……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療,不但會陷入“因病緻貧、返貧”的困境,也會成為社會上活動的傳染源,可以說,耐藥是結核病患者心頭的痛,被視為“能傳染的癌症”。

2021年6月,《省醫保局關于進一步規範慢特病門診保障制度的通知》釋出,解決了長期以來肺結核患者門診診療負擔重的突出問題。“‘耐藥’納入慢特病門診保障,說明耐多藥患者在門診也能享受住院報帳,動辄十幾萬以上的治療費用大部分将會得到保障。這是中心楊光紅主任帶領團隊走訪肺結核患者、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醫保部門,通過深入訪談、實際測算,對患者治療費用的實際需求與醫療保障存在的差距進行深入調研,才能為調整肺結核患者醫療保障政策提供依據及建議。”何昱穎說。2021年12月,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張文宏教授團隊及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與貴州省衛健委簽訂并啟動實施消除耐藥結核病危害項目,該項目實施目的是預計通過四到五年的時間力争促進貴州省90%的耐藥結核病人能夠接受治療,發現的結核病人90%以上接受耐藥檢測,最後達到80%的治療成功率,進而使得患者不再因治療産生“災難性”支出,并讓貴州率先在全國實作耐藥結核病的“動态清零”,這是我省探索“政府+企業+社會公益”的多元籌資支援傳染病消除工作的可持續創新模式的展現。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貴州省消除耐藥結核病危害促進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省疾控中心赴安順調研結核病醫療保障政策工作

建立健康貴州智慧雲平台 多元度強化患者管理

“我通過實地走訪發現,結核病患者有的是一家人、鄰居、甚至是村寨,這說明人們對于結核防控的認識遠遠不夠,加上我省地域特性,患者領藥不便,村醫也不能随時做到監督幹預,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陳璞說。健康貴州智慧雲平台是基于我省結核病患者管理實際情況和需求建立的輔助系統,周建介紹到,“這個平台目前正在試營運階段,主要包括全省學校結核病疫情實時防控和預警、結核藥品管理(包括藥品出入庫管理、發藥記錄、用藥提醒等),這是将智慧醫療的理念應用到我省結核病管理的展現,主要針對疾控人員和縣級門診醫生使用,通過遠端監督和幹預,既保證了監護的連續性、便攜性和私密性,又具有低成本和普及性,将基層醫生和患者從繁雜的治療管理流程中解脫出來,既節省人力物力還降低結核病傳播風險,有利于促進患者規律有效服藥。”

任重道遠 務實推動多方助力結核防控

“回想我省結核防治矩陣的建立,當時在楊早主任的帶領下,我們最早的團隊——‘18棵青松’在三年時間跑遍全省所有縣區,不斷地發現、控制及治療病例,這個過程是堅持也是成就,消除結核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兩代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原結防所所長李楊說。“要在2035年實作終結結核病的最終目标還面臨很大壓力,結核防控離不開政府上司、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我們可以從新冠防控中吸取經驗,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全民宣傳,加大投入,得以務實舉措進一步推動我省肺結核患者的規範治療、追蹤管理與品質控制。”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雷世光說。“結核防治不是立竿見影,因為活動性結核患者隻是結核感染者的冰山一角,雖然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結核病發病率得到一些控制,我們要堅守初心,防控腳步不能怠慢更不能停歇。”陳慧娟說。任重道遠,更需揚鞭策馬,靜水流深,仍應行穩緻遠,結核防治需要務實和創新,更需要社會每個人的關注和參與,相信通過多方助力,不斷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健康貴州建設之路會邁向更新的台階。

稽核:楊光紅 雷世光 黃豔 李亞非

撰稿:黃露秋

END

足履實地立青楊 靜水流深映岚光——我省結核防治背後的疾控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