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的寄宿制學校,它們的出現解決了很多家長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的問題。

但是,當白岩松談到關于讓孩子去寄宿制學校的時候,卻表示:自己絕對不會讓孩子去寄宿制學校的,因為住校對于孩子傷害太大。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真的有傷害嗎?曾記得有位教育家說:“最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家長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缺少了家長的參與,孩子的成長很可能會發生偏差。

小北是以前老家的一位鄰居,小時候因為家裡比較忙,小北的家長就将小北送到了縣裡的一所寄宿制學校裡面。

當時,小北其實并不願意上寄宿制學校,因為在這裡,自己将會長時間地看不到自己的父母,内心會産生比較糟糕的情緒。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但是,小北的父母還是堅持将小北送了進去。那麼,為什麼小北的父母不顧小北的抗拒,非得将小北送到寄宿制學校呢?

家長送孩子去寄宿制學校,比較典型的原因主要有這幾種,看看我的對嗎?

家長工作忙,無法照顧孩子

小北的父母将小北送去寄宿學校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平時的工作比較忙,當孩子上下學的時候,沒有時間去接送孩子。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因為他們的工作時間和小北的上下學時間有沖突,并且很多時候他們也不能夠按時回家,不能夠讓小北按時吃飯。如果小北上了寄宿制學校,那麼這些問題就都不存在了。

其實,小北的父母之是以這麼做,就是想要讓小北能夠正常的上下學,能夠正常的吃飯睡覺,讓小北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節奏。

現在很多父母其實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将孩子送至寄宿學校的,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而市場經濟也讓很多人更加拼命的去工作、去賺錢,父母也是不得已,才将孩子送去了寄宿學校。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家長認為寄宿學校能夠更好地鍛煉孩子

另外,小北的父母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讓小北能夠更好地成長。如果小北不上寄宿學校,那麼放學之後就會在家,自己又沒有時間去教育孩子,可能會對孩子的學業有影響。

而上了寄宿學校之後,上課有文化老師,吃飯睡覺有生活老師,習慣培養有風紀老師等等,孩子将會得到更加全面周到的培養。

相比之下,似乎去寄宿學校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孩子的自理能力、獨立思維等,也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很多家長其實和小北的父母一樣,覺得寄宿學校就是“準軍事化”管理,肯定對孩子有利無害的。

家長想“省心”

當然,除了工作忙、為孩子好而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也有一些家長是因為一己私欲,他們覺得孩子鬧騰,想要擁有一個清閑的時光,于是,就将教育孩子的事情完全地交給了學校,自己在家自由自在,樂得清閑。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這種家長存在一種不負責任的僥幸心理,如果父母有這種想法一定要自我反思。

因為小北上了寄宿制學校之後,所做出的表現,卻和小北父母理想中的存在較大差異。其實,這就是去寄宿制學校的壞處在小北身上展現出來了。

過早地讓孩子上寄宿制學校,對孩子的影響,你想象不到

小北所呈現出來的狀态,其實并不是小北父母理想中的狀态,甚至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差。

首先,孩子和父母的親子關系遭到嚴重破壞。

小北在到了寄宿制學校之後,一開始對于父母的思念還是比較重的,但是時間一長,小北慢慢地習慣了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進而心裡面對于父母的感情也就變淡了。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當假期 小北的父母來接小北回家的時候,小北已經沒有了以前的興奮,有的隻是一腔漠然。

面對小北的樣子,小北父母感到十分的不解,他們一直認為親子關系,不應該被短短的住校行為而沖淡,但是這就是事實。

孩子在被迫離開家長之後,先是産生一種對家長的思念,之後将會産生一種對家長的哀怨,最後由于自己對家長的各種感情都無法當面向家長釋放,最終放棄了對家長的感情。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其次,孩子的成長問題無法得到及時地解決。

孩子在住校期間,仍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成長問題,比如說孩子的觀念建立問題、性格培養問題等等。

如果孩子在家的話,家長通過親子交流能夠及時地發現孩子的成長問題,并且幫助孩子解決。

但是,孩子住校期間,家長無法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而生活老師又是一對幾十,甚至上百的學生,不可能去及時地發現某個孩子所存在的成長問題,這就導緻孩子的成長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

如果孩子的成長問題得不到及時地解決,那麼,孩子就可能會産生一些錯誤的觀念、極端的性格等等,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完全不利的。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最後,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并且這種傷害,一輩子都很難撫平。

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自然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說校園暴力等。雖說學校有生活老師,有風紀老師,但是一般老師很難去周到地管理好繁雜的學生關系,是以,寄宿學校中的暴力事件也是比較常見的。

而孩子在住校期間,就可能成為被暴力的對象,進而導緻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并且這種傷害,可能是一輩子都難撫平的。

白岩松: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無法代替家長

結語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固然有送孩子上寄宿制學校的理由,但是,很多問題并不是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就能解決的。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也就短短十幾年,缺少了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長将會受到嚴重影響,孩子的童年也會出現缺憾,作為家長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在這十幾年裡不留下缺憾。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