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宇宙群星閃耀時:太陽系外行星數量正式超過5000顆

截至3月22日,人類确認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數量,正式突破5000顆大關!

人類早就發現,夜空中數不勝數的繁星大都位置固定,隻有少數幾顆在其間遊移,前者稱為恒星,後者稱為行星。

後來,我們知道:那些搶眼的行星,跟我們腳下的地球一樣,繞太陽旋轉,靠太陽照亮,是太陽的附庸,太陽系裡的渣渣;反倒是那些恒星,才是一顆一顆的“太陽”,自己發光發熱,耀眼奪目,隻是因為太過遙遠,才成了夜空中的微光。

宇宙群星閃耀時:太陽系外行星數量正式超過5000顆

目前已經發現超過5000顆系外行星,其中4%的行星和地球差不多或者再小一點;31%的行星大小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間;35%的行星大小與海王星或天王星相似;剩下的30%的行星大小與土星或木星相當甚至大幾倍|NASA/JPL-Caltech

于是,問題來了:既然太陽這樣一顆普通恒星,都有這麼多顆行星,其中一顆上面還誕生了試圖去了解宇宙的智慧生命——那其他數不勝數的恒星周圍,會不會也有行星環繞呢?

想必,應該是有的吧…… 但科學家是講證據的,有還是沒有,最終需要由觀測說了算。

從30年前開始,人類逐漸擁有了這樣的觀測能力。1992年,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得到确認,繞着一顆中子星旋轉,那是一顆恒星死去後留下的殘骸。1995年,首顆繞着“活的”恒星旋轉的系外行星得到确認。

再然後,各種間接或直接搜尋系外行星的方法日臻成熟,以開普勒望遠鏡為代表的專用裝置也大顯身手,越來越多形形色色的太陽系外行星被人類尋獲。

這段視訊,便以可視化的手法,記錄了太陽系外行星的發現曆程。

太陽系外行星發現曆程丨NASA/JPL-Caltech/M. Russo, A. Santaguida (SYSTEM Sounds)

3月22日,人類已知的太陽系外行星已達5005顆,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這些行星之中,30%類似木星和土星,35%類似天王星和海王星,31%介于海王星和地球之間,隻有4%是類似地球甚至更小的岩石星球。

除了确認它們真實存在以外,更多的細節——比如那些行星上是否有風霜雨雪,是否有江河湖海,是否有外星生命甚至地外文明——受限于現有的觀測能力,我們仍不得而知。

不過,随着韋布空間望遠鏡的部署到位,以及下一代地面超大光學望遠鏡的建成開光,在并不久遠的将來,關于太陽系外行星,一定會有更有趣的發現,震驚世人。

作者:Steed

編輯:小毛巾

宇宙群星閃耀時:太陽系外行星數量正式超過5000顆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