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三月拒絕迷離失志

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三月的信仰是對成功的信仰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對年輕的冀望

春之走筆

作者:甯顯福 誦讀:陳兵

似乎是從月曆撕到最後一頁,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尋找春的影子。“陌上新柳翠,郊外王孫遊”,成了多少人漫漫冬夜醉美的夢境。人們對春天,首先是從心底開始的,人們戚誠念春、翹首盼春、焦灼候春……關于春天,曆來少不了文人的吟詠、畫家的描摹和學者的哲思,明朝任萬裡有謂“海色連天碧,春晴看不迷”,那麼在春天施施然來到身邊時,我們該如何賞春,“看而不迷”?如何惜春,留駐春天呢?

春是一種願景。王海椿在《斷章》裡希望“如果春天是真的,我想聽聽蝴蝶的歌聲……”春是一個魔法師,她可以是白桦樹新拔的葉芽,嫩黃嫩黃的;可以是海風中漁民爽朗的笑聲,湛藍湛藍的;可以是高原街頭開不敗的花草,鮮潤鮮潤的……不管是溫度還是色彩,或許她就是人們心底的一種美好夙願,盟季節之約而來。行過夏,走過秋,冬去春來,春就是人們心靈的回歸、守候的相臨、承諾的兌現和憧憬的夢圓。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春是一種覺醒。“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不論是寒冬陳疴,還是凝滞封凍,春來了,她織進風雨,滾動雷霆,鼓噪百鳥,人們再難以沉眠!突然間, 桃花笑滿水村山郭,柳絮飛滿王榭民堂,羊兒在齧草間猛然感到多汁, 溪畔浣紗少女的雙手忽覺水的溫情……春就是一種覺醒,她可以溫情含澀地來,如杜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情思;可以端莊嚴謹地來,如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行吟;也可以瑰麗恢宏地來,如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湧動……

春是一種際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帶來了潮訊與花期, 帶來了希冀與精彩。盡管草色尚淺,但綠意已依稀可辨;盡管春寒料峭,但水面淩波微瀾……春就是一種際遇,種子要從土地萌動中展開生活的序言,犁铧在春雨洗禮中呈現拓荒的決心。春天,千萬别閑着,是花兒就要努力地開,是樹就要大膽地萌芽。宋代李彌稱“細草養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兒”,其實春更是人生的一個時節,“當春天來臨時,不必詢問花期;當我們已經出發,就不要擔心風雨……”我們要籌劃于春、問計于晨,青春作伴、踏歌而行!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春是一種狀态。春天,陽光向田疇野陌滲透所有的語言,蝴蝶的花衣敞亮了季節封面,鳥兒試圖傳呼所有夥伴……“桃花枝頭春意鬧”,春難以安之若素,難以“正襟危坐”,她必然是鮮活的、熱鬧的、激情的!“春心蕩兮如波”,她用溫暖煥發人們的容光、用色彩張弛人們的血脈、用風雨滌蕩人們的神靈,春就是一種狀态,是綠葉重新整理視覺後的明眸善睐,是花香溢滿鼻息後的生機勃發,是微風斜雨滋潤後的淡定從容。“春江水暖鴨先知”,春更如我們年輕的生命,年輕就要求索奔跑,把苦累抛掉,汗水的味道就是春的記号!

春是一種記憶。也許隻有經曆“束帶發狂欲大叫”的流火之夏,“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寂寥之冬,才會對春的閑适與色彩擁有更深刻的記憶。正如冰封的河床隻有春潮湧動時,才懂得季節更疊和時光流淌。不能單單記住桑間陌上的吟詠,文會燕集中的歌謠,還要記住戎人“霜寒露冷戟寒”的羁旅之苦,記住“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勞頓之難,記住“仰而望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待旦到明”的黎民之憂……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知道生之趣、離之苦,真正憶苦思甜,懂得感激、懷念與珍惜,自覺承受責任和艱辛。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春是一種信仰。似乎春天更偏愛江南,說到春首先是水鄉的印象。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南方四季模糊慵懶,春城昆明更是“天氣常如二三月,花飛不斷四時春”;北國四季峻朗分明,季節流轉“抑揚頓挫”。北國“三春晖”對南方而言,早就是一件長衫的初夏印象了。雪萊有謂“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對北方人來說,春少了些溫度,缺了些色彩,春天更是人們内心固執的一種信仰,一種苦寒後熱切的期盼!三毛寫到“圍着詩歌的小火爐,想想你,花就開了”,隻要心中充滿春意,充滿信仰,人間四季皆為春!詩人泰戈爾說過,“信仰是個鳥兒,黎明還是黝黑時,就觸着曙光開始讴歌了……”有了信仰,就有了責任有了堅持,像一隻泣血而歌的杜鵑,慷慨放歌。我們應該深知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理想,我們更應該記得一些春天裡的人和事,22歲的雷鋒同志……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三月的信仰是對成功的信仰,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年輕的冀望!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作者介紹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甯顯福,彩雲現于南中,遊子于役未歸。

誦讀介紹

有聲閱讀丨三月拒絕迷離失志,三月更要深刻隽永

陳兵,國家級媒體人,資深演播。

來源:中國有聲閱讀

審校:潘啟雯

編輯:劉 深 徐柳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