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不過那我想沒有哪個地方的博物館能像長沙的湖南博物館厲害了,居然把整個墳墓的東西都搬了過來。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在搬走了很多的土方之後,發現的是一個巨大的棺椁,想将其直接從墓坑移出來并不容易,隻能先将檸闆撬開。當檸闆打開的一瞬間,考古人員就意識到多日來的辛苦沒有白費。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挖開木炭便見泛黃的竹席,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掀開深埋于地下的26張竹席,一座巨大的檸室就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個檸室由厚重的松木闆料構築而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四塊隔闆以“井”字形把檸室分為四個部分,内外繪制着吉祥圖案,以朱漆為内黑漆為外輔之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原置于墓底三根方形枕木上,有蓋闆兩層、頂闆一層和底闆兩層。模仿墓主生前房間,由棺室與四個邊廂組成,形狀像“井”字,古文獻稱為“井椁”。邊廂總面積6.8平方米,體積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棺室内有四層套棺。整樟由杉木祈成,采用扣接、套棒與栓釘結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闆長4.84米,寬1.52米,重1.5噸。這是迄今儲存最大、最完整的漢代井椁實物。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馬王堆漢墓的墓葬形制與棺椁結構,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和人相比,這椁室真的大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原來馬王堆地勢較高,造墓時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長7.6米、寬6.7米,下置墊木與兩層底闆;在龐大的檸室和四層套棺(第四層為直接險屍的内棺)上部覆寫頂闆和兩層蓋闆,采取扣接、套檩和栓釘接合等工藝方法制成,約用木料達52立方米;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椁室周圍塞滿厚達0.4~0.5米、總重量約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内幹燥的功效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之後在木炭外圍堆積了厚達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強,滲透性低,對墓穴密封起了決定性作用;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密固,堆積成高約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椁室形成恒溫、恒濕、缺氧、無菌環境,将棺檸、墓主屍體及随葬物都完好地儲存了下來。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如今我們來到博物館的3層才可以看到整個深坑的大小,真的是非常壯觀。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像這樣一座墓穴,你來看看嗎?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
國内最“刺激”的博物館,複原巨大墳墓,還有一口大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