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31期】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順利開課。三位“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在軌示範了多項實驗,并通過視訊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的師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大家可能經常在航天新聞中看到各個地面指控大廳的螢幕上,有一處被标記為“天鍊”的字樣。而這個标就代表着“天鍊”系列中繼衛星系統正在與航天器進行資料的雙向傳輸。在“天宮課堂”上看見這個标,就代表着它在為精彩的“太空”授課默默地提供着資料中繼保障。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那“天鍊”是什麼?它能發揮什麼作用?讓我們從頭說起!

空間站上的資料要傳輸到地面,就要建立一條通信鍊路。而我們的“天宮”位于距地面4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上,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大概是90多分鐘。這90分鐘裡,一個地面站隻有2%-3%左右的時間能夠觀測到它并和它對話。

▲楊利偉與家人通話

2003年神舟五号進入太空時,航天員楊利偉曾數次與地面進行通話,但每一次都有着很嚴格的時間視窗限制。10月15日19點58分,楊利偉與家人進行了通話。這通飽含着擔憂與不舍的天地通話,由于技術限制,僅僅持續了4分50秒。

如果想實作更長時間的通話,那就要使用許多不同位置的觀測站、探測船。而且,随着飛船運作位置的變化,還需要這些地面站不斷地進行動态捕獲,操作起來也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中繼衛星應運而生。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總工程師單長勝向記者介紹,與一般的中低軌衛星不同,中繼衛星在距離赤道上空3萬多公裡的地球靜止軌道上運作。這個軌道的運作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等,對地面觀測者來說,就像是一座固定的“烽火台”。而且,與地面測控站相比,中繼衛星“站得更高”,自然“看得更遠”,一顆衛星能覆寫約40%的地球面積,僅需要三顆便可實作全球覆寫,有效解決航天器與地面、航天器與航天器之間的資料傳輸問題。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2008年4月25日23時35分,大陸首顆資料中繼衛星“天鍊一号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成功發射。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2008年,中國自己的中繼衛星工程踏上了從無到有的漫漫征途,并有了一個直覺的名字“天鍊”。而在地面操控“天鍊”的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也為自己起了一個浪漫的代号“天路”,正是他們搭建起了天與地之間的高速通信鍊路。

同年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的那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從遙遠太空中的神舟七号艙外傳回地面,這是“天鍊”系列中繼衛星系統在載人航天任務中的“首秀”。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記者了解到,在神舟七号任務中,“天鍊”中繼衛星系統完整準确、高品質地接收和記錄了神舟七号飛行過程中7個圈次、近200分鐘的資料,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從那以後,中繼衛星系統在見證大陸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優化提升,為航天任務提供越來越高品質的服務。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3顆天鍊衛星組網運作,正式實作了對中、低軌航天器近100%的軌道覆寫率

2011年7月11日,天鍊一号02星發射升空,标志着大陸中繼衛星系統建設邁入了多星組網運作階段;2012年7月25日,天鍊一号03星發射升空。至此3顆天鍊衛星組網運作,正式實作了對中、低軌航天器近100%的軌道覆寫率,也使大陸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對中、低軌航天器具備全球覆寫能力的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神舟十号載人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王亞平進行太空授課

2013年,第一代天鍊衛星完成三星組網後,首次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與神舟十号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也成功保障了航天員王亞平長達51分鐘的首次太空授課。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航天員首次天地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到了2016年11月的神舟十一号任務時,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号實驗艙内與地面同步收看《新聞聯播》,這已經成為33天飛行期裡每天都可以進行的正常活動。此外在天宮二号與神舟十一号載人飛行任務中,“天鍊一号”衛星還為自動交會對接、手控交會對接、飛船撤離、傳回及搜救回收提供了全過程天基測控服務。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天和核心艙

正是因為有這項更加成熟的通信保障技術,天地通話的畫面和聲音都更加清晰、更加順暢了。2021年4月29日發射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配置了多路高清錄影機和話音處理器,不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攝太空美景、展現空間站狀态,還能保障航天員實作與地面的雙向高清視訊通話,相應的,也對資料傳輸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然,這不是問題。在2021年的神舟十二号任務中,大陸自主研制的第二代中繼衛星“天鍊二号”01星,首次亮相載人航天任務。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202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親切通話。新華社記者鞠鵬(左圖)、嶽月偉(右圖)攝(拼版照片)

工程師秦銘晨告訴記者,二代中繼衛星系統具備更高速率的傳輸速度、更強能力的多目标支援,太空資料從被地面站接收、傳給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到根據不同辨別自動分發,信号的奔走距離近10萬公裡,再加上處理和接收所用的時間,時延僅為秒級。“天路”雖然繁忙,但并不擁堵。

直播授課、天地互動,“天宮課堂”如何做到實時資訊傳輸

▲北京空間資訊傳輸中心科技工作者

可以說天鍊衛星精準穩定的通訊保障,為人們搭起了一條條天地往返的“資訊天路”,也為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員“保駕護航”使吟唱千百年的“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不管是此時此刻還是未來,“天鍊”中繼衛星系統都将會更好地為這些航天器提供高速、廣域、穩定的天基測控和資料中繼服務,一張通天蓋地的天路資訊網正在向更遠更廣處延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