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大研究:打三針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香港衛生署及醫管局今日(22日)下午舉行疫情記者會。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公布,截至今日零時,香港新增14152例确診病例,其中4296例經核酸檢測确診,餘下9856例為快速抗原測試呈報有效個案。

香港連續兩日新增确診維持在1.5萬例以下,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全民檢測,4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針對香港暫緩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今日(22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作出暫不進行全員檢測是基于疫情防控優先要求作出的決定,并不意味着“躺平”。他強調,香港一直圍繞“三減、三重、一優先、四集中”的戰略部署與疫情作鬥争,并取得積極成效。

“全民核酸檢測有一個時機問題,更有具備條件問題”,梁萬年說,根據内地兩年多經驗及國際情況,實行全民檢測最有效時間是最早越好。在疫情早期,利用核酸技術進行大面積檢測,把所有傳染源都識别并控制住,疫情就能很快阻斷。還有一種情況是疫情後期,開展檢測達到社會面上“動态清零”的目标。

梁萬年表示,香港進行全民檢測還有是否具備相應條件的問題。比如檢測以後,需要相應對的感染者及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體系,以及隔離觀測的相應空間和人力資源等等。綜合判斷,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暫不進行全民檢測,是循證的,是基于疫情防控确定優先要求而作出的決定。

梁萬年強調,“不能認為不做全民檢測,就放松了疫情的防控”,梁萬年說,香港恰恰是依據疫情态勢的變化,通過優先的确定,更科學地來完善修訂優化相應的措施。此外,梁萬年還表示,香港在進一步擴大擴充檢測能力,特别是核酸檢測能力,除固定布點外,還專門設立流動檢測點。從檢測政策上,除核酸檢測外,也使用抗原檢測,讓市民在家就可以自我檢測,并且通過相應報告系統,以便能夠更早發現可能的感染者。這些措施,對于香港疫情防控都有重要意義。

港大研究:打三針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港大研究:打三針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圖源:香港“點新聞”

港大醫學院教授也根據疫情發展模型,提供了全民檢測的最佳實施時間的建議。

港大醫學院今日(22日)舉行香港第五波疫情發展模拟模型的更新記者會。港大醫學院教授梁卓偉表示,第五波疫情到4月21日左右,倘若沒有新的變種病毒出現,或者沒有大規模的出行人數上升以及社交距離措施大幅度放寬的話,預計每日新增數将會跌至三位數。

他還表示,屆時若堅持清零政策,将檢疫措施做好,可以回到第五波疫情前水準。他也表示,全民檢測在每日新增處于低位數時是最佳實施時間。

梁卓偉稱,若能打三針,打哪一種疫苗都無所謂,如果來不及打三針,例如隻打了一針科興的市民,建議第二針可考慮轉打複必泰。

目前香港提供科興和複必泰兩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給市民選擇,港大醫學院分析入院患者資料後顯示,接種三針複必泰或科興疫苗者,預防死亡及重症的有效率相近。

港大醫學院分析截至3月8日的入院患者資料,其中在預防死亡的有效率上,分析發現60歲或以上患者中,接種一針複必泰的預防死亡有效率為73%,一針科興則為51.2%;兩針複必泰為92.3%,兩針科興為77.4%;三針複必泰為98.1%,三針科興為98.3%。

至于防重症有效率,同樣在60歲或以上群組當中,一針複必泰為65.6%,一針科興為40.4%;兩針複必泰為89.6%,兩針科興為72.2%;三針複必泰為98%,三針科興為97.9%。

港大研究:打三針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陳肇始:航班熔斷機制仍需維持 下月前檢視具體安排

雖然确診病例數量有下降的趨勢,但是仍不可掉以輕心。對于香港特區政府昨日(21日)宣布4月1日起取消9個國家的“禁飛令”的情況,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22日)表示,目前仍有需要繼續維持航班熔斷機制,政府會在下月前不斷檢視再決定熔斷的程度及具體安排。

來源 | 網絡

編輯 | Swag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