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港大研究:打三针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香港卫生署及医管局今日(22日)下午举行疫情记者会。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截至今日零时,香港新增14152例确诊病例,其中4296例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9856例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有效个案。

香港连续两日新增确诊维持在1.5万例以下,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暂缓全民检测,4月21日起分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针对香港暂缓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今日(22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作出暂不进行全员检测是基于疫情防控优先要求作出的决定,并不意味着“躺平”。他强调,香港一直围绕“三减、三重、一优先、四集中”的战略部署与疫情作斗争,并取得积极成效。

“全民核酸检测有一个时机问题,更有具备条件问题”,梁万年说,根据内地两年多经验及国际情况,实行全民检测最有效时间是最早越好。在疫情早期,利用核酸技术进行大面积检测,把所有传染源都识别并控制住,疫情就能很快阻断。还有一种情况是疫情后期,开展检测达到社会面上“动态清零”的目标。

梁万年表示,香港进行全民检测还有是否具备相应条件的问题。比如检测以后,需要相应对的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体系,以及隔离观测的相应空间和人力资源等等。综合判断,香港特区政府决定暂不进行全民检测,是循证的,是基于疫情防控确定优先要求而作出的决定。

梁万年强调,“不能认为不做全民检测,就放松了疫情的防控”,梁万年说,香港恰恰是依据疫情态势的变化,通过优先的确定,更科学地来完善修订优化相应的措施。此外,梁万年还表示,香港在进一步扩大扩充检测能力,特别是核酸检测能力,除固定布点外,还专门设立流动检测点。从检测策略上,除核酸检测外,也使用抗原检测,让市民在家就可以自我检测,并且通过相应报告系统,以便能够更早发现可能的感染者。这些措施,对于香港疫情防控都有重要意义。

港大研究:打三针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港大研究:打三针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图源:香港“点新闻”

港大医学院教授也根据疫情发展模型,提供了全民检测的最佳实施时间的建议。

港大医学院今日(22日)举行香港第五波疫情发展模拟模型的更新记者会。港大医学院教授梁卓伟表示,第五波疫情到4月21日左右,倘若没有新的变种病毒出现,或者没有大规模的出行人数上升以及社交距离措施大幅度放宽的话,预计每日新增数将会跌至三位数。

他还表示,届时若坚持清零政策,将检疫措施做好,可以回到第五波疫情前水平。他也表示,全民检测在每日新增处于低位数时是最佳实施时间。

梁卓伟称,若能打三针,打哪一种疫苗都无所谓,如果来不及打三针,例如只打了一针科兴的市民,建议第二针可考虑转打复必泰。

目前香港提供科兴和复必泰两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给市民选择,港大医学院分析入院患者数据后显示,接种三针复必泰或科兴疫苗者,预防死亡及重症的有效率相近。

港大医学院分析截至3月8日的入院患者数据,其中在预防死亡的有效率上,分析发现60岁或以上患者中,接种一针复必泰的预防死亡有效率为73%,一针科兴则为51.2%;两针复必泰为92.3%,两针科兴为77.4%;三针复必泰为98.1%,三针科兴为98.3%。

至于防重症有效率,同样在60岁或以上群组当中,一针复必泰为65.6%,一针科兴为40.4%;两针复必泰为89.6%,两针科兴为72.2%;三针复必泰为98%,三针科兴为97.9%。

港大研究:打三针疫苗防重症及死亡有效率逾九成

陈肇始:航班熔断机制仍需维持 下月前检视具体安排

虽然确诊病例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不可掉以轻心。对于香港特区政府昨日(21日)宣布4月1日起取消9个国家的“禁飞令”的情况,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22日)表示,目前仍有需要继续维持航班熔断机制,政府会在下月前不断检视再决定熔断的程度及具体安排。

来源 | 网络

编辑 | Swag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