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社交网络尤其是小红书上看到很多“标题惊悚”的香港内容,大致都是香港又贵不好吃啊、在香港被餐饮背刺啊、很失望再也不去香港跑酒吧了啊……诸如此类。我不想反驳任何人,如果你真心不喜欢就没必要去受罪,如果是为了博流量,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我个人依然非常喜欢去香港,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喜欢的香港去处。首先想要说,贪图便宜去香港真没必要,一味追网红店打卡更是失望居多,香港的魅力在于多元化多姿多彩,拒绝人云亦云,找到适合自己的目的地、勾画出自己专属的香港消费地图,才是香港的正确打开方式。
Murasaki 紫美
香港的高端日料餐厅相当不少,各有各的粉丝,每当有人说某某家很不错,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哪哪家更好,我不想参与这些“党争”,在此,只想给精致日本料理与葡萄酒尤其是香槟的双料爱好者,推荐一家非常值得帮衬的餐厅:Murasaki紫美。
它家不仅食物出品水准高,香槟酒单丰富得让人意乱情迷且价格相宜,而且,更重要的是,厨师与侍酒师的专业度到极高又配合默契,厨师不是简单地完成菜品呈上,从排菜逻辑到风味呈现,无不配合客人品酒推进,务求让大家喝得尽兴吃得开心。
我的紫美打开方式是,提前预订好位置,拜托侍酒师根据预算与是夜菜品挑选搭配的香槟,乐得省心,并藉此体验感受这家超难订餐厅在餐酒搭配上的非凡实力。开餐时服务生奉上一碗「台湾30年黑金老菜脯甲鱼裙边粥」,给大家作暖胃之用,果然是最懂酒局的日本餐厅,有这碗甘香温润的鲜粥打底,安全系数翻倍。
紫美的菜品采用寿司与酒肴穿插进行的节奏,让大家更好地享受美食与美酒相得益彰的美妙快感。经验丰富的男师傅,开始在板前为大家握寿司,先是「昆布渍48小时金目鲷」,鱼肉鲜感与紧致度俱佳,然后是体宽肉嫩甘甜可口的精选「春子鲷」,两种米三种醋调制而成的舍利,口感迷人,米香悠扬,很是喜欢。
「酸辣松叶蟹虎河豚白子羹」适时登场,酸度辣度充满张力又不会过度抢戏,松叶蟹的清甜与河豚白子的浓鲜表现清晰,搭配上酸度明亮果韵馥郁矿感悠扬的两款香槟各有千秋。随后接踵而来的「北海道缟虾」与「鲜活北寄贝」两贯寿司,更是极尽鲜爽清甜之能事,一张一弛美不胜收。
紫美的酒肴,与大多Omakase有所区别,更倾向于和风高端中华料理,眼前这道「伊比利亚火腿高汤煨鱼翅炸春卷」,鲜郁的高汤充分煨进鱼翅没有多余水分溢出最是理想,这样炸出来的春卷难得保持干爽,伊比利亚火腿恰到好处的咸味进一步提升鲜度,且三种层次口感甚是讨喜。
经历暖冬之后的开春时节,「针鱼」与「鲭鱼」两款银皮白身鱼,肉质细腻油脂克制鲜甜爽口,是我大爱的状态,真的好想喊安可。侍酒师添上新开的香槟,香气澎湃豪迈的「鸽腿天妇罗佐烟熏鸽胸」飘然而至,带来新一轮的味蕾冲击。然后,谁能拒绝一贯色泽粉嫩肉质细腻油脂丰润极尽甘香腴美之能事的中拖罗?
吞拿鱼的脂香在口中经久不散,肥美不腻的「鮟鱇鱼肝」与甘醇甜鲜的「东沢紫海胆」接力为味蕾带来一浪接一浪的愉悦快感。再来上一碗鲜爽甜香的「鲜海参蜜豆釜饭」,幸福得原地转圈圈。不知不觉间,在9贯寿司6道酒肴及主食过程中,品赏了11款精彩香槟,全程丝滑得如同爱乐乐团的精妙演奏,尽享和谐美妙。
Neighborhood
经常有朋友问,如何评价香港中环闻名小馆Neighborhood?城中关于TA的盛誉与对TA的吐槽一样多一样喧嚣尘上。我必须要说,从第一次吃,到之后一次又一次帮衬,我个人都很喜欢TA,Chef David犹如厨师界的“黄老邪”,才华横溢又个性独行,其出品最大特色是风味立体、味道张扬,充满情绪,彰显欲望。
我也是能够理解不欣赏Neighborhood出品的朋友,在我看来,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大家要的东西不一样。有些朋友想着花了不低的价格,是要享受传统米其林繁复服务或是花俏前卫的餐食呈现,抑或让另一半意乱情迷的浪漫氛围,实在抱歉,你选错餐厅了,在这里以上的种种皆欠奉。
在Neighborhood的餐桌上,看不到工整细致,见不得平衡温吞,更勿论形大于实本末倒置,有且只有大巧不工的“饕客特供”,Chef David的原则是“喜欢就来,不爱走开”,对此我深表认同。千人千面,千口千味,城中有成千上万的餐厅,你选择自己喜欢吃的就好,不能因为这家不符合你的审美期待,就大骂特骂,连带将亚洲50佳榜单炮轰一番。
讲真,去吃Neighborhood,找上3-4位品味相仿、爱吃会喝的朋友会更合适,因为菜式偏向于分享型,4-5人吃得尽兴又没压力。只不过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开年后订了Neighborhood一人食,提前拜托Chef David,请他按一个人排菜,给啥吃啥,以我对他的了解,肯定会有惊喜,同时对我的食量会是挑战。
Chef David欣然答应,当天为我精心准备的一众出品,丝毫没有卖相可言,但每一道都是对味蕾的极致宠幸。先是上了一份虾,就是货真价实的一份虾,唯一的装饰就是它们的鲜与香。然后炸了一条鱼,就这样直白地摆在金属盘中,配上一小罐自制奶油鱼子酱,完全不用考虑怎么拍照好看,趁热吃就对了。
铸铁平底锅中,煮了满满一锅的荧光鱿鱼,换作在Da Domenico至少可以出十份定价过千的鱿鱼意面,而且熟度嫩度鲜度完美无比,操着勺子挖着吃,实现荧光鱿鱼自由的感觉真的超爽。
蟹肉吐司上桌,我问正在板前边做菜边骂人的David,“这该怎么吃?”他回了我一句:“我也不知道。”问题是这玩意儿又真TMD好吃。这或许就是这家小餐馆未必能得到米其林青睐但却一直是50 BEST常客的原因吧。
很多人觉得Neighborhood擅长的只是鸡和海鲜,而且整体偏油偏重调味,在此我必须推荐一下这次解锁的新菜牛肉沙拉,Chef David找到非常出彩的韩牛,油脂含量低且肉味浓郁,难得是与此同时口感细腻,搭配草莓、黑松露等丰富材料,多元又和谐,一试难忘。
Mandarin Grill + Bar
如今打开社交网络上的香港出行攻略,分享的不是什么街头小吃探店就是那些网红店打卡,却几乎鲜有看得到真正有质感有品味的餐厅推荐,我认为,对于国内食客来说,去香港到奢华酒店享用一餐品味卓凡的经典西餐,是非常值得推荐的选择。
国内不能说没有好的西餐,但相近品质的价格只高不低,花差不多的钱难以获得如此水准的出品,也就是说想要在同等价位获得同样的出品品质及服务体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正因如此,在香港奢华酒店吃好的西餐,看似价格不低实则相当有性价比。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花费大量笔墨介绍了见证香港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传奇的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凝练英国绅士会所独有风格的The Chinnery千日里餐厅、无论市道好坏始终一位难求的传统粤菜文华厅,我都很喜欢,受篇幅所限,还有一家老牌经典我当时没有推荐给大家,那就是Mandarin Grill + Bar文华扒房及酒吧。
好喜欢中午去文华扒房用餐,时尚的现代设计与俱乐部式的传奇历史无间交融,充足的光线充满偌大的空间,窗外是皇后像广场和遮打花园的无敌美景,艺术家Gerard D’A Henderson的珍贵壁画,以及桌上经过现代精巧改编的经典变奏菜式,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轻松的优雅。
每次来文华扒房用餐,一定少不了的是要点“一罐”他们家的鱼子酱。虽然,现在将鱼子酱罐作为菜品容器,以鱼子酱结合相宜的食材搭配呈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猎奇做法,但是,文华扒房在出品的精致度及美味程度上,不仅一直保持巅峰高水准,而且不断变化出新意,是日用自制黄油黑蒜酱搭配手拆蟹肉与鱼子酱,相较奢华浓郁鱼子酱海胆杯同样甜鲜出彩。
餐厅有午市专享的高性价比健康套餐,但我个人还是更推荐主厨菜单或是从大菜单上单点。大菜单上除保留了多款经典菜式,亦加入了很多受常客青睐且极具创意的菜肴。为此,餐厅不遗余力地采购世界上最好的食材产品,那是因为厨房团队认为,食材本身的鲜味在菜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餐厅所说的“世界上最好的食材产品”,有不少是来自于本地,作为主食材使用,结合经典西式烹饪手法呈现。例如,我在菜单上看到有本港手钓鲜鱿鱼的菜肴,通常只会出现于海鲜餐厅或是时髦的bistro小酒馆,文华扒房的呈现,轻盈细腻、鲜味很顶,颜值还相当高,个人十分推荐。
边和朋友聊天边翻看菜单,目光扫过其中一道菜被其牢牢锁住,“这道我一定要试一试”,它是一道鸡肉料理,关键用的是生活在香港本地、放养足100天的平原鸡,足够新鲜足够有活力,这道黑松露烤鸡,带皮鸡腿与鸡胸,口感紧致不柴,皮香肉爽有鸡味,搭配香气丰沛味道饱满的酱汁,实力不输所谓“港岛四大名鸡”。
The Aubrey
过完春节,趁着比较空闲,频繁到香港吃喝访友,其中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来得次数相当多,除了以上提到的精彩餐厅之外,位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5层,充满魅力且独具风情的“日式居酒屋”The Aubrey同样是我最常光顾的去处。2021年才开业的它,是这座承载无数历史风云传奇酒店开出的年轻娇艳之花,
如果你以为The Aubrey是一家传统日式酒吧,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拥有着三个与众不同的酒吧空间,兼具了日式酒吧的精致,居酒屋的轻松写意,摩登鸡尾团队的非凡创意,以及国际都会玩咖的多元包容,不被定义是其最大特色,在亚洲50佳酒吧中亦是独树一帜。
这里除了日常出品精彩,以及每个周末的After Dark复古舞曲派对很嗨之外,还不停举办各种活动。今年2月,“中国情人节”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的2.14 Valentine's Day,接踵而至,为了「Celebrating the Month of Love」,The Aubrey与源于1764年辉煌工艺与传统的法国殿堂级水晶品牌Baccarat,举办联名活动。
2024年World Class帝亚吉欧世界调酒大赛港澳地区总冠军、刚入职香港文华东方酒店The Aubrey的Stefano Bussi,为了这次The Aubrey x Baccarat联名活动,精心设计了三款以巴卡拉水晶杯呈现的特调鸡尾酒。在充满爱意的时节欢度美好时光,感受精致风味与经典优雅格调的完美融合,与挚爱一同领略The Aubrey x Baccarat的优雅魅力和艺术气息。
时隔不到两周,我因为订了Murasaki紫美又到了香港,这天正好是World Bartender Day,刚打开IG就看到紧贴时事且会玩的The Aubrey有客座活动,而且前来客座的调酒师,是我的两位好朋友,长沙CMYK的Ethan和新加坡White Shades的Jiawei,冲!
经验与实力皆强且仍在不断努力精进的Ethan与Jiawei两人同台客座,带来六款精彩调酒,必须说饮家朋友们有福了,香港的客人触觉灵敏度确实高,周一下午6点,客座刚开始,The Aubrey就已经全员满座,出品好气氛佳,在这个层面,行业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香港还是领先国内许多。
GOKAN
Shingo GOKAN后闲信吾先生,国际调酒界享有盛誉的世界冠军级调酒师,不仅对业界有着深远积极影响,同时亦是亚洲最会开设、经营酒吧的男人之一,继上海、东京、冲绳、纽约之后,他与本地实力雄厚的投资人合作,落子香港开设新酒吧GOKAN。
GOKAN酒吧于去年7月亚洲50佳酒吧颁奖期间开门营业,成为活动期间最为火爆的酒吧之一,也让来自亚洲乃至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同行第一时间体验到他这家新店的巧思与设计。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对这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酒吧的信心与野心。
GOKAN除了是Shingo San的名字之外,在日文中还解作「五感」的意思,酒吧概念以五感为主,从装潢到酒单,从视觉到风味,全面倾注「五感」元素,其一大特色在于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Shingo强调,日本酒吧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术而著称。
酒吧的空间设计精致细腻,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包括玻璃器皿的选择和冰块的使用。这些细节不仅提升了酒品的品质,更增添了整体体验的丰富性。Morris领衔的吧台团队在Shingo San的指导下展现一流水准,西瓜咖啡、香蕉气泡、冬阴功汤……有趣又富玩味,颠覆你对日式的认知。
后口罩时代的香港酒吧趋势是,客人来得早走得也早,因此中环的酒吧到早早在傍晚6点前就开门营业,除了酒水还会提供相对正式的食物,市场洞察力超强的Shingo早早就与来自东京和香港的知名厨师合作,推出了融合日本料理风格的米其林水准创新菜肴。
烟熏吞拿鱼塔塔,是我每次去都必点的菜式,还有各种煮物与炸物,在这里能体验到何为米其林二星水准的下酒菜,当然,价格亦是米其林二星档次。来自台湾的Morris向我推荐造型浮夸吸睛的水果剉冰,还要浇上日本冲绳特有黑糖利口酒,坐吧台吃它超帅,在此安利给大家。
The Opposites
若要数我今年去得最多的香港酒吧,应该会是The Opposites,它是与GOKAN一样去年7月亚洲50佳酒吧颁奖期间前后脚开业的新店,GOKAN有“亚洲之光”Shingo GOKAN的实力加持,The Opposites也不遑多让,其缔造者是行业公认的“香港酒吧教父”Antonio Lai与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大徒弟Samuel Kwok。
Antonio Lai的title非常多,不仅赢得过多项世界顶尖调酒赛事,还是创意无限的“分子鸡尾酒”灵魂先锋,香港“多感官调酒”概念开创者,数不清的调酒精英是在他的栽培与护荫下茁壮成长,其中一位佼佼者便是Samuel Kwok。Antonio与Samuel就像是调酒界的黄飞鸿与梁宽,信任无比,合作无间。
两人共同主理的The Opposites,就开在奠定霸业的起点、缔造无数经典传奇的香江名店Quinary附近。新店酒单创意非常非常有趣,选了八款经典鸡尾酒,Samuel与Antonio分别以“Balanced、Classic、Adventurous”和“Theatrical、Experimental、Dynamic”作为风格进行一一对应的改编,也就是说,每一款经典都能喝到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版本。
接连去了好几次,酒单已经刷完,很多款酒都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有一次我同时点了由Bloody Mary变奏而成的「Bombay Mary」和「Miss Gazpacho」,一杯饱满馥郁,一杯热情狂野,宛若电影作品中个性全然不同的美艳双生花,因此碰撞出一段匪夷所思的剧情故事。
由我大爱的经典鸡尾酒Boulevardier经典变奏而成的作品,Antonio的「PB&J」是自开业以来的主打网红产品,其灵感来自在美国最喜欢的三明治中的花生酱和果酱,丰富且有层次,奔放不失优雅,而且还是Antonio多感官调酒的最佳诠释,风味出众兼具创意及视觉的多重互动,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经典。
若要论酒单上的我个人最爱,我会将票投给Samuel改编Sazerac的「Old World Charm」,麦芽蒸馏酒三重奏作为主轴,干味美思、法式开胃酒增添风味层次,赋予灵魂的茴香酒不可或缺,看似有些不搭界的斑斓椰子水与其他材料产生微妙的和谐作用,海藻则是点睛之笔,一切都恰到好处,达成微妙平衡,精巧得教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