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博弈,誰主沉浮?

2021年大陸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300萬輛,滲透率由5%左右快速上升到了14.8%,殺得燃油車丢盔棄甲。根據乘聯會及第三方咨詢機構的預測,大陸新能源乘用車2022年的銷量為550萬-600萬輛之間,在2021年的高基數上,将繼續高增80%以上,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有望超過25%。

個人認為這一預期有很大的機率實作,因為2022年是大陸電動汽車補貼的最後一年,并且衆多老牌車廠也将在2022年推出各類電動車型。一邊是消費者搶買,另一邊是廠家主動推廣,需求和供應要素都具備,銷量高增,水到渠成。

但,未來锂電池汽車真的能夠一家獨大了麼?我認為言之過早。以下抛磚引玉,也祝開卷有益。

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博弈,誰主沉浮?

越普及越貴的锂電池汽車

伴随着去年電動汽車高速增長的不僅僅是相關産業鍊公司的股價,還有上遊锂礦的價格:

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的博弈,誰主沉浮?

碳酸锂從最低點的6萬元/噸上升到了最新的46萬元/噸,根據測算,锂礦價格每上升10萬元,新能源汽車銷售單價将上升4000-5000元/輛。未來随着新車型的單車帶電量增加,這一影響還會更大。

大陸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锂礦儲備隻有全球總量的7%,我們對于上遊原材料的自主性是不夠的。而在新能源汽車爆發之前,約90%的锂電池主要是用在3C電子,彼時碳酸锂價格的高點也就十幾萬,而如今70%以上的锂都用于新能源汽車,锂礦價格也漲到了空前的46萬元。

可以說,電動汽車的銷量與锂礦的價格一同步入了快車道。從上遊資源稀缺的角度而言,電動車可能是一種越普及越貴的汽車。

據2021年12月底交通管理局最新資料,大陸汽車保有量突破3億輛,而大陸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隻有784萬輛。假設未來電動汽車最終替代燃油汽車,邏輯上講電動汽車最終的保有量将會到達3億輛甚至更高,是現在保有量的38倍。

2021年9月份的資料,大陸車樁比為3.05:1,但在節假日等高峰時段,高速公路、熱門商圈等地點的排隊充電情況仍然存在,未來如果新能源保有量上升為3億輛,充電樁的建設将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再看熱門商圈、居民小區與辦公寫字樓等公共資源,它們也是有限的。一些老的小區甚至停車位都不夠,并且也不是每一個停車位都有條件可以裝上充電樁。那麼,當人手一台新能源汽車時,我們對這些有限的資源怎麼配置設定?

另外,電網也将面臨巨大的挑戰。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般家裡開一兩台大功率的電器,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當我們打開了第四台,第五台大功率電器時,跳閘就是大機率事件了,如果沒有跳閘保護就發生火災了。

而數量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就像停放在城市,小區,商業寫字樓中的大功率電器,他們同時高壓充電,以我們目前的電網荷載能力是很難承接的。是以,未來除了充電樁的建設花費,電網改造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何将這些費用市場化分攤也是一門學問。我認為,不論分攤路徑如何,最後較大的部分還是要落到使用者身上。

沿着充電樁繼續深入,在電動汽車為主流的商業背景下,充電樁就是現在的加油站,但充電樁的商業模式和加油站的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利益方會出現洗牌式的變更,燃油時代的兩桶油會被锂電時代的電網公司、充電樁營運方和充電樁業主方替代。

在燃油汽車時代,兩桶油的商業模式具備非常高的進入壁壘,因為油品的供應與流通就握在這兩家的手上,并且他們的服務網點已經很健全了——遍布全國。而充電樁時代似乎每家每戶都可以安裝,基本沒有準入壁壘,并且充電網點十分靈活,A00級别的汽車接在家裡的插線闆就可以滿足充電的要求。

其次,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兩桶油也很尴尬,進一步推充電樁就意味着加入了锂電商業路線的推廣,未來革新掉的将會是自己的老業務,但由于充電樁準入門檻不高的特點,革新的結果很可能是分到的蛋糕變小了。不推行,又會變為《誰動了我的奶酪》中的小矮人哼哼。

越普及越便宜的氫燃料汽車

那麼,有沒有一項新能源動力技術的商業模式比較契合兩桶油的加油站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即氫燃料汽車。

首先,加氫站的建設成本是普通加油站的3倍,并且加氫站建設壁壘也較高(涉及到高壓儲存)。這樣加氫站是無法建設在商業寫字樓或者小區内的,而較高的資本壁壘也淘汰了很多新進者。其次,氫氣的儲運上的商業模式也比較類似汽油或天然氣,加油站搖身一變改為加氫站也是有可能的,至少選址就可以複刻。

再看汽車消費中幾個重要的體驗要素:成本、安全和續航。氫燃料汽車在安全和續航上天生就超過锂電池汽車。氫燃料技術推行的速度慢于锂電池的原因還是成本較高。

成本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造車成本和使用成本(加氫站的建設成本+氫氣的儲運成本)。

在使用成本方面,氫燃料的特點是前期投入高,加氫站的建設,制氫(副産物,化工制氫,電解水制氫),儲氫運氫前期投入都較高,但後期随着使用者的增多,使用成本會快速下降,并且他們之間是互相協同的。

以制氫為例,儲氫運氫的基礎設定完善之後,光伏和風電這些不穩定的發電廠可以将多餘的電用于電解水制氫,這樣不僅降低了電網的壓力,也降低了發電廠的棄電率,還能産生收益。

簡而言之,氫燃料才是一種越普及越便宜的動力解決方案。

造車成本方面,沖突主要在氫燃料動力系統,這塊随着規模化生産之後,降本并不是問題。另外,氫燃料涉及到的上遊資源主要是貴金屬鉑(作為催化劑),不過近幾年随着研發的深入,鉑的用量越來越少,并且鉑的回收比锂容易很多。

拭目以待

産業的推行背後離不開資本的支援,锂電池汽車帶來的變革勢必會造就一批增量,消滅一批存量,背後的博弈并不是線性外推那麼簡單。

作為行業研究者和價值投資者,我們觀察并尊重事實,但也需要多些深遠的獨立思考;作為基金管理人,我們需要在行業低谷時勇于堅持,更需要在行業樂觀的時多思考風險,畢竟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文/豐熙投資 黃際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