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價進入“9元時代”新能源車迎間接利好?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不平靜,一方面銷售數字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導緻車價上漲,又因為缺芯、缺電池産能受限等原因而供不應求。

油價連續上漲,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影響幾何?作為新能源汽車産銷大省的江蘇如何穩産保供?

油價上漲,加油站排起長龍

3月17日24時起,國内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别提高750元、720元。折合每升價格,92号、95号汽油價格分别上調0.58元、0.62元,0号柴油價格上調0.61元。本輪油價調整是今年第五次調價,疊加去年12月底的一次漲價,國内成品油價“六連漲”,創下2013年新版定價機制以來最大漲幅紀錄。

3月16日晚,南京多個加油站排起長龍。當晚8點17分,下班後來到中國石化清涼門大街加油站的馬國強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前方許多車輛排隊等候加油的視訊,配文是“能省一點是一點”。馬國強表示,當天他排隊20多分鐘才加到油,加油一次省下35元。

“3月16日,從8點多一直忙到晚上11點45分才結束。4台加油機32把加油槍全部啟用,還組織三名從業人員疏導交通,差不多是滿負荷運轉,一天加出去62噸汽油,而平時不到40噸。”中國石化白龍江西街加油站站長宋桂寶介紹,該加油站是南京萬噸級大站,全年加油量在1萬噸以上。16日這一天,油罐車連續運轉,共送來80噸汽油。“南京部分加油站出現汽油暫時售罄的情況,主要是油罐車運力不夠,油量儲備實際上是充足的。”

私家車主趙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汽車油箱容量54升,加滿一箱95号汽油,漲價後要多花33元。“身邊許多朋友都調侃說開不起車了,一些朋友短途出行開始坐公交、坐地鐵、騎自行車。油價上漲給大家帶來一定壓力。”

車價上漲,消費者多在觀望

油價不停漲,是否會帶熱新能源車銷售?記者走訪多家新能源汽車門店,了解實際銷售情況。

“油價連續上漲後,目前汽油車行車成本約一公裡1元,而電車成本隻有0.1元。”蔚來汽車南京建邺吾悅店銷售顧問說,最近前來咨詢的消費者非常多,但油價上漲對新能源車的傳導影響并沒有這麼快,隻能說新能源車銷量穩步增長,加上新能源車補貼今年底結束,許多人還在觀望,銷量變化可能要過幾個月才能看出來。

特斯拉南京德基廣場體驗店店員告訴記者,油價的上漲從短期來看會刺激一部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但從整體趨勢看,主要還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有了大的提升,對于車輛的體驗能夠認可。

記者從省汽車辦獲悉,至去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50.5萬輛,占汽車總保有量的2.31%。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43345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7.8%。今年1月,全省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為3.19萬輛、3.21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84倍、1.96倍。

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是影響人們購買新能源車最大動因。記者采訪發現,油價不斷上漲,但仍有很多消費者不願意考慮新能源車,主要的顧慮還是在充電的基礎設施配套和便利性上。“暫時不考慮換電車,等買第二輛車的時候考慮。”“主要擔心電車電池問題,如果隻在城市代步用電車才有優勢。”“至少兩三年後才會考慮電車,因為電池技術更新換代挺快,想等技術成熟穩定點再說。”……類似的考慮在采訪中并不鮮見。

價格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際上,不光油價在上漲,今年以來,比亞迪、大衆、威馬等車企紛紛提高新能源汽車售價,幅度普遍在數千元。

3月17日,國産特斯拉再度宣布漲價,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後輪驅動Model Y售價提至31.69萬元,漲價15060元。目前,特斯拉Model 3後輪驅動版漲24248元、高性能版漲28000元。小鵬汽車3月21日起調價,漲價1萬-2萬元,其中小鵬P7漲價近2萬元。

“晚幾天下單,就要多花幾萬元。”最近準備換車的南京市民闫航感慨說,油價上漲、新能源車價也上漲,不知道如何選擇,還是過段時間再看看。

這波漲價潮來勢洶洶不僅僅是油價上漲的“蝴蝶效應”,主要還是和動力電池原材料漲價分不開。“電池原材料锂、鎳的價格瘋漲。”小鵬汽車南京建邺吾悅廣場店店員舉例說,碳酸锂是锂電池的主要來源,這一産品漲價非常明顯。今年年初,碳酸锂均價每噸29萬元,現在漲到每噸49.45萬元,而這一原材料在去年初每噸5萬元。如果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不能穩定,新能源車還将會有新一輪漲價。

車企愁“供”不愁“賣”

今年開年,全球疫情形勢、世界經貿發展等依然面臨較多不确定因素,但大陸汽車行業堅韌頑強,逐漸實作向好向上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近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1-2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82萬輛、76.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6倍、1.5倍,市場占有率達17.9%。

然而,在市場催熱的背後,也面臨原材料瓶頸、價格優勢喪失等隐憂,特别是全球晶片短缺帶給行業巨大挑戰,新能源車市場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面對疫情的持續沖擊和原材料緊張的現狀,作為供給端的車企如何應對和保障市場供應?

“上汽大通在無錫、南京有兩大智能工廠,這不僅是上汽大通MAXUS重磅車型的‘煉金爐’,更是保障全年生産穩定運作的‘定心丸’。”上汽大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為了應對原材料上漲等問題,上汽大通MAXUS協同兩大工廠,做足“備貨”準備,尤其是輕客、新能源車等江蘇地區比較熱門的車型,将保證産品快速且高品質傳遞。

技術力成為保障生産的“護城河”。上汽大通MAXUS南京工廠是全球首家全新C2B使用者共創定制模式工廠,覆寫産品全生命周期;上汽大通MAXUS無錫工廠則是上汽大通最大的生産基地,最多可支援6個平台200多種車型同步生産。為打赢今年的“保傳遞戰役”,無錫工廠在已有領先的智能制造技術、裝置和規模優勢基礎上,春節期間又進行全面系統更新,拉動速度和品質實作雙高,力保實作月度産值達2萬台。

“不愁賣,關鍵是供給要跟上”成為車企的現狀。作為“造車新勢力”,總部位于無錫的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面臨晶片斷供、原材料上漲等市場形勢下頂住壓力,去年10月首款i03純電動轎車産品上市,一個季度就獲得3000輛的銷售業績。

“公司強化各項采購成本管控,持續推進精細化生産、技術改造等降本增效舉措,降低整車成本價格。”華晨新日董事、董事長助理汪冬生透露,去年公司就鎖定晶片、電池等緊缺資源,保障今年3萬輛産銷目标。“江蘇是行業重點開發的市場,公司計劃将現有20多家經銷網點擴至50多家,結合新一輪汽車下鄉活動,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将江蘇打造成為産銷‘重鎮’。”汪冬生說。

新能源車産銷還待發力

江蘇是新能源汽車産銷大省,放眼全年,該如何保障産銷兩端健康穩定發展?

眼下,從新能源産業鍊最上遊的礦産開采,到原材料生産、裝置供應,均出現供給缺口,引發價格危機。以動力電池為例,磷酸鐵锂、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的年度漲幅逼近10倍,影響了裝置商供應速度與電池産線建設進度,動力電池行業及下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很多企業面臨“營收不盈利”的嚴峻現狀。

“這一問題短期内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将成為未來幾年行業重大挑戰,希望國家層面出台相關調控機制,引導鼓勵礦産和裝置供應商、主機廠商與電池廠商一起合理分擔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産業鍊上下遊企業經營的壓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健康發展。”一家動力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在電池回收方面,建立以動力電池生産商為主、消費者為輔的責任共擔機制;在産品應用領域,出台商用車“雙積分”政策,推進商用車的新能源化程序。

受訪者紛紛表示,全産業鍊發力勢在必行,應讓各地深入參與到産業鍊協同中。“希望國家繼續出台财稅優惠政策,省市方面實施強鍊補鍊行動,加大培育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力度,形成新能源産業鍊生态。”汪冬生建議,圍繞各市級新能源産業現狀補短闆、鍛長闆,制定行動方案,從供需兩端發力,貫通技術攻關、平台支撐、示範應用三個環節,優化使用環境,推動重點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品牌向上更新,全面提升地區産業鍊競争力。“建議成立各設區市新能源汽車産業專項基金,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産業補助、配套設施建設等政策補貼,打造從企業生産到使用者使用的生态鍊。”

業内人士分析認為,國内電動車供應鍊快速發展,具有産能、技術、成本、客戶等優勢,具備領先産品力的動力電池及大量時尚潮流好玩的新車型疊代上市形成的市場優質供給,成本效益凸顯,加之非限牌城市及廣大農村市場被快速激活,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呈穩步快速提升态勢。此外,補貼退坡也會刺激部分消費者趕搭“末班車”,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

受訪企業紛紛建議,在車輛充電使用、購車置換等方面出台相應促消費政策,為車輛消費更新提供更強有力的推動力;在南京、無錫、徐州、蘇州等有條件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純電動貨車、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和示範應用,穩步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來源:新華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