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此刻,成千上萬台 Mac Studio,正飛躍在全球物流網絡的上空,飛往使用者的手中。

兩周前,蘋果釋出了這台,有史以來性能最強的 Mac 電腦。它搭載的 M1 Ultra 晶片,将兩塊 M1 Max「連」在一起,性能再次「翻倍」。

20 核 CPU、64 核 GPU,蘋果在這樣一塊晶片上,鋪設了共計 1140 億個半導體,開創了人類制造晶片的新曆史。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整個 M1 晶片家族|Apple

而這還不是終點。釋出會上,蘋果宣布,将對 Mac 産品線裡最高端的 Mac Pro 進行更新。理論上,它會搭載一塊更強的自研晶片。

2007 年 1 月 9 日,喬布斯在 Macworld 大會上,釋出了初代 iPhone。緊接着,他宣布,蘋果公司将更名,從之前的「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更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

從那一天起,Mac 不再是蘋果産品矩陣裡的「c 位主角」。但它從未沉寂,15 年後,蘋果正找回自己的初心,重新變回一家「電腦公司」。

與「發熱」鬥争

今天的 Mac Studio,很容易讓人聯想到 2013 年釋出,形似垃圾桶的 Mac Pro。

他們有着類似的體積、重量,都面向專業使用者,價格也在同一區間:2013 年 Mac Pro 的起售價為 2999 美元,正好處于兩款 Mac Studio 的中間。

當年的 Mac Pro 被寄予厚望,釋出會上,負責介紹産品的進階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甚至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說,「蘋果不再創新?個屁。」(can't innovate anymore, my ass.),激烈回應了當時輿論流傳的,「喬布斯去世後蘋果不再創新」的說法。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Mac Pro (2013) 當年的起售價為 2999 美元|Apple

設計上,「垃圾桶」Mac Pro 非常精巧,它把電腦的主機闆「一分為三」,塞進了一個黑色圓柱體,實作了極高的空間使用率。

但問題也随之而來,「垃圾桶」Mac Pro 的小體積,帶來了嚴重的散熱問題,影響到性能。此外,它的硬碟、記憶體的可擴充性,也無法滿足專業使用者的需求。

最終,2017 年,在一場媒體召集會上,還是由菲爾·席勒,向公衆承認,這一代 Mac Pro 的設計是一個「錯誤」,并承諾會改進這個問題。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Mac Pro (2013) 三角形的主機闆設計非常精妙,但仍沒能解決散熱的問題|Apple

實際上,對蘋果來說,類似的問題并不罕見。自 1984 年問世,Mac 電腦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與「發熱」鬥争的曆史。

首次采用圖形界面的第一代「麥金塔」,就是因為喬布斯堅持要用「一體式」設計,把電腦主機闆和螢幕顯像管,兩個發熱大戶「關在一起」,卻沒有散熱風扇,導緻電腦非常容易過熱。

90 年代末,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後,他仍然堅定地,要把電腦做得更小巧、一體化。2000 年,承載他這一理想的新作品,Power Mac G4 Cube 問世。

造型上,G4 Cube 是 Mac Studio 顯然的「精神前作」,兩者都是一台「方塊形」的主機。這一設計最初源自于喬布斯離開蘋果,自立門戶創辦 NeXT 電腦公司的經曆。他不喜歡高高的塔式機箱,希望電腦能是一個「小巧的立方體」。

但 G4 Cube 還是遇到了那個老問題,散熱和擴充性。它頂着 Power Mac 這一高端産品的名頭,卻無法向使用者傳遞足夠「Power」的性能,最終淪為失敗。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2000 年釋出的 Power Mac G4 Cube|Apple

從這個角度看,垃圾桶 Mac Pro,幾乎就是複刻了 G4 Cube 的失敗。自那以後,「散熱」成為了停留在 Mac 頭頂,久久散不去的一朵陰霾。

比如 2015 年再一次挑戰「無風扇設計」的新 MacBook,到後來極緻輕薄,用「夢幻單熱管」壓 i9 的 MacBook Pro……都成了使用者長期吐槽的對象。

其實,「發熱」對任何一種計算裝置來說,都是大難題,并非蘋果獨有。實體定律決定了,電流跑在電路裡,就會發熱。把晶片越做越小,電路越做越密集,它的發熱就越嚴重。

蘋果之是以成為業内最受「發熱問題」困擾的公司之一,主要還是因為,蘋果對産品設計有着極高的要求,不願因工程、技術的限制,就妥協産品。

這是創始人喬布斯,在創辦蘋果之初就刻在企業 DNA 裡的「性格」。既然發熱問題繞不開,那就要和它「鬥」。

這一鬥,就是 30 幾年。

晶片的秘密

在電腦行業,蘋果是一家很「叛逆」的公司。喬布斯骨子裡有一種「不服」,驅使着他去做不一樣的産品,開創新的未來。

Mac 有很多設計,都是業界首創,或至少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最早采用圖形界面、滑鼠控制;最早支援網絡接口、支援 Wi-Fi;最早采用光驅、USB 接口;又最早在筆記本上去掉了以太網口、光驅和 USB-A 接口。

喬布斯的産品哲學是「做選擇」,選擇那些先進的,有良好前景的技術,去掉那些老舊的技術,以此保持産品優勢。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喬布斯在 D8 大會上解釋蘋果做産品的哲學|D8 Conference

蘋果可以為了把筆記本做薄,丢掉軟驅、光驅。唯獨在「處理器」上,蘋果難以擺脫上遊晶片廠商的限制,自己定義晶片。晶片占的體積不大,卻是電腦裡最主要的「熱源」。

這也是業界主流現狀。除了 IBM,是世界上最早的電腦公司,不得不自己造晶片之外,沒有哪家電腦公司,會去自己造晶片。道理也很簡單,造晶片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且不說很難比晶片廠造得好,即便靠巨大的研發投入獲得了優勢,産品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巨虧。

早期的 Macintosh,用的是摩托羅拉的 68000 晶片;90 年代,Mac 改用了和摩托羅拉、IBM 聯合開發的 PowerPC 架構晶片;2005 年,則是換到了能耗、性能都更好的英特爾晶片。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2005 年,蘋果決定在 Mac 上改用英特爾晶片|Apple

晶片一直是 Mac 頭上最重的枷鎖。是以當年改用英特爾晶片之後,蘋果立刻有過一段産品設計創新的「爆發期」。

數年内,喬布斯接連釋出了取得重大改進的 Mac mini、iMac、MacBook Pro……以及,重新定義筆記本電腦的,MacBook Air。

MacBook Air 完美呈現了,當産品設計師擺脫掉各種限制之後,能把一個産品做成什麼樣。在 2008 年,造一款沒有光驅、網口,薄到可以裝進信封的電腦,無疑是極度瘋狂的。但它赢得了世界。

這段輝煌屬于蘋果,屬于英特爾,屬于喬布斯,也屬于當時的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喬布斯釋出 MacBook Air|Apple

但也是這段輝煌,為之後 Mac 面臨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2011 年,喬布斯去世之後,Jony Ive 仍持續按照之前的理念,推動産品進化。希望做出更輕、更薄、更小的裝置。

但英特爾晶片也頂不住了,2013 年的 Mac Pro、2015 年的 the new MacBook,2017 年的 MacBook Pro,Jony Ive 用三連失敗,為 Mac 的英特爾時代,書寫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曆史。也證明了,你不能脫離技術談設計。

2019 年 6 月,Jony Ive 離開蘋果。就在當月,蘋果宣布,将在 Mac 上轉向自研晶片。而蘋果自研晶片背後的男人,Johny Srouji,也即将登上舞台,成為蘋果最重要的明星高管之一。

「因果」轉換

2007 年,喬布斯釋出初代 iPhone 的時候,引述過計算機領域先驅科學家 Alan Kay 的一句話:「真正在意軟體的人,應該自己造硬體。」(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

當時喬布斯已經意識到,初代 iPhone 搭載的三星 RISC ARM 晶片,無法滿足 iPhone 的需求,蘋果必須自己造。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正是為了完成喬布斯的這個任務,2008 年,Johny Srouji 加入蘋果,上司 A4 晶片的開發。這顆晶片後來被用在了 iPhone 4 上。

再往後,就是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曆史了。A 系列晶片幫助 iPhone 取得了重要的産品領先,特别是在最近兩年,把安卓陣營甩開了不止一個身位。

為 Mac 自研的 M1 系列晶片,采用與 A 系列相同的 ARM 架構,擁有強大的性能,特别是針對視訊領域的專業使用者,提供了強大的編解碼、實時回放能力。

更重要的是,M1 系列晶片,擁有無與倫比的能效表現,幫助 Mac 徹底摘掉了「發熱」的枷鎖。

改寫一下 Alan Kay 的金句:一切都始于 15 年前,一家在意硬體,在意産品設計的電腦公司,決定自己造晶片。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通過自研晶片,蘋果有了行業内最深的「技術護城河」|Apple

在加入蘋果之前,Srouji 曾在 IBM 和英特爾工作過,他參與過的晶片項目,與 Mac 用過的 PowerPC、X86 晶片,早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這個角度去看,Srouji 能上司蘋果自研晶片團隊,取得今天的成績,并非偶然。

去年,搭載 M1 Pro 的 MacBook Pro 釋出後,Srouji 接受了 WIRED 雜志采訪。他表示,「蘋果是一家産品公司。對晶片設計師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工作,因為你在為一家做産品的公司造晶片……你不需要像在晶片廠那樣,滿足衆多客戶的一部分重疊的需求,而是可以針對一個特定的願景,和軟體、設計等團隊合作,盡全力實作它。」

很顯然,Srouji 說的這個「特定的願景」,其中至少一大部分,就是要解決困擾蘋果 30 多年的,發熱的問題。

同時接受采訪的,蘋果硬體工程進階副總裁 John Ternus 也說,以往,産品團隊決定采用一顆晶片,就隻能讓這顆晶片「嵌」進産品設計中(即便有時候會比較勉強),但對自研晶片的 Mac 來說,我們可以在設計初期就開始設計晶片,對整個産品全局考量。

通過切換到自研晶片,蘋果完成了一次「因果轉換」。從「為了滿足晶片的需要去設計電腦」,到「為了滿足電腦的需要去設計晶片」,那些曾經的局限,都被展開了。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與 Mac Studio 同時發售的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也内置了一顆 A13 晶片|Apple

回顧 Mac 近 40 年的漫長曆史,它的成功、失敗,都可以追溯到喬布斯對産品近乎偏執的要求。他從不管過去的電腦是什麼樣,而隻去想,未來的電腦應該是什麼樣。

就是這樣一枚精神的種子,由喬布斯親手種下,經曆幾代員工的傳承和努力,才演變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搭載自研晶片,備受好評的新 Mac,才有它終于吹散萦繞在蘋果頭頂 30 多年的「散熱」的陰霾。

M1 不會是完美的晶片。Srouji 自己也說,他們在讨論晶片設計時,隻需要考慮「實體學的限制」。但「實體學的限制」終究存在,M1 Ultra 采用兩塊 M1 Max 連接配接起來的設計,即便有 2.5T 的超高帶寬,也不能在任何場景下都得到「兩倍」的性能。

但它已經有了遠超大部分使用者需要的性能,且終于可以讓 Mac 的産品設計,不受晶片發熱的限制。

15 年後,蘋果重新變回“電腦公司”

Mac Studio 的散熱設計|Apple

15 年前,喬布斯宣布蘋果公司改名之後,他引用了冰球運動員 Wayne Gretzky 的一句話,表示蘋果從最初就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是以才能一直推出創新的,革命性的産品。

「我滑向冰球即将去往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經走過的地方。」(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where it has bee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