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中觸達人心

近年來,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和重大事件傳播中發揮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以高起點議題設定,高站位融媒訪談觸達人心,廣播媒體積極探索融媒化傳播語境中新的表達方式和叙述方式,迎來更多閱聽人回流。

全國兩會報道:高效精準發時代強音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播媒體在守正創新中把握議題設定,堅持發揚廣播新聞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引領輿論關注焦點,做好兩會主旋律報道,在AI主播和雲上編輯等新技術的賦能下讓兩會聲音傳播的更加高效迅速。

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中觸達人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堅守國家聲音媒體責任,通過直播、專題專欄、AI、H5和融媒體矩陣等全媒體報道方式,在充分挖掘自身報道管道潛力的同時,聯合總台多頻道和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展開報道工作,全面、及時、準确地傳遞兩會聲音。

建黨百年宣傳:聲音作品合力入耳入心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各級廣播媒體以此為契機互相呼應,通過形态各異的報道、專題專欄和節目等,形成回環往複的聲音浪潮,将建黨百年的激昂旋律帶到廣大聽衆和網友耳邊。

其中,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台共同推出的特别報道《中國共産黨百年瞬間》,以短小精緻的365集音頻節目刻畫出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在全國廣播電台、雲聽及學習強國等平台播出。

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中觸達人心

中國之聲推出的建黨百年相關節目和内容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音頻用戶端雲聽app的雲聽黨建頻道中建立了專欄,充分發揮移動平台優勢,打造高品質有聲産品,為廣大聽衆和網友開辟了碎片化收聽管道,讓主旋律宣傳更加聲入人心。

節日宣傳:建構日常生活儀式

在2021年7月舉辦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暨文化節目創作座談會上,與會上司點明了廣播與節假日的關系──廣播不僅在節日宣介與假日陪伴方面發揮了長足的引領作用,更重要的是,廣播以長效、深層的傳播效果參與着社會大衆的生活儀式建構。

《中國聲音中國年》是總台央廣的春節标志性節目,被譽為“聲音春晚”。自2016年首播以來,已經連續第七年陪伴全國聽衆和網友共度除夕白天時段,與聽衆共同回憶這一年的快樂與感動,家國情懷與新春祝願承載其間。

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中觸達人心

2022年除夕的這場聲音“盛宴”在總台中國之聲、經濟之聲和中國之聲等六個廣播頻率并機直播,在雲聽APP進行獨家視訊直播。據不完全統計,這場持續9小時的直播在社交媒體全平台閱讀量超過4200萬次;社交媒體全平台累積播放量達到1.35億;微網誌話題累積閱讀量超1.1億。

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播滲透

2021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釋出《關于開展2021年“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重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廣播和音頻平台在内容創作上普遍比以往更為關注中華文化主題,紛紛用聲音展開傳統文化的創新探索。

作為當代極具傳播力的文化媒介之一,廣播媒體理應擔負起傳承、保護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責任。中國之聲原創的系列節目《緻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以獨特的視角講述現代化程序中被人們“遺忘”的傳統文化,認真探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魅力,以期在傳統文化印記中尋找力量。節目中對傳統文化珍愛、敬重的态度,正是以中國之聲為代表的中國廣播媒體在現代化程序中厚重的文化使命感,讓傳統文化在聲音的回響中受到應有的關注和傳承。

廣播媒體在主旋律叙事中觸達人心

今天的廣播媒體正經曆着視聽領域的深刻變革,在建構新型主流媒體的道路上積極轉型更新,這一系列的探索展現着廣播媒體在傳播理念上的傳承和創新。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中國廣播事業和中國廣播人正以熱忱回應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傳播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