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中触达人心

近年来,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和重大事件传播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以高起点议题设置,高站位融媒访谈触达人心,广播媒体积极探索融媒化传播语境中新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方式,迎来更多受众回流。

全国两会报道:高效精准发时代强音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广播媒体在守正创新中把握议题设置,坚持发扬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引领舆论关注焦点,做好两会主旋律报道,在AI主播和云上编辑等新技术的赋能下让两会声音传播的更加高效迅速。

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中触达人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坚守国家声音媒体责任,通过直播、专题专栏、AI、H5和融媒体矩阵等全媒体报道方式,在充分挖掘自身报道渠道潜力的同时,联合总台多频道和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报道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传递两会声音。

建党百年宣传:声音作品合力入耳入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级广播媒体以此为契机相互呼应,通过形态各异的报道、专题专栏和节目等,形成回环往复的声音浪潮,将建党百年的激昂旋律带到广大听众和网友耳边。

其中,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的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以短小精致的365集音频节目刻画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全国广播电台、云听及学习强国等平台播出。

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中触达人心

中国之声推出的建党百年相关节目和内容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app的云听党建频道中建立了专栏,充分发挥移动平台优势,打造高品质有声产品,为广大听众和网友开辟了碎片化收听渠道,让主旋律宣传更加声入人心。

节日宣传:建构日常生活仪式

在2021年7月举办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节目创作座谈会上,与会领导点明了广播与节假日的关系──广播不仅在节日宣介与假日陪伴方面发挥了长足的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广播以长效、深层的传播效果参与着社会大众的生活仪式建构。

《中国声音中国年》是总台央广的春节标志性节目,被誉为“声音春晚”。自2016年首播以来,已经连续第七年陪伴全国听众和网友共度除夕白天时段,与听众共同回忆这一年的快乐与感动,家国情怀与新春祝愿承载其间。

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中触达人心

2022年除夕的这场声音“盛宴”在总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和中国之声等六个广播频率并机直播,在云听APP进行独家视频直播。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持续9小时的直播在社交媒体全平台阅读量超过4200万次;社交媒体全平台累积播放量达到1.35亿;微博话题累积阅读量超1.1亿。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渗透

2021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广播和音频平台在内容创作上普遍比以往更为关注中华文化主题,纷纷用声音展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

作为当代极具传播力的文化媒介之一,广播媒体理应担负起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之声原创的系列节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独特的视角讲述现代化进程中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化,认真探寻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魅力,以期在传统文化印记中寻找力量。节目中对传统文化珍爱、敬重的态度,正是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媒体在现代化进程中厚重的文化使命感,让传统文化在声音的回响中受到应有的关注和传承。

广播媒体在主旋律叙事中触达人心

今天的广播媒体正经历着视听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道路上积极转型升级,这一系列的探索体现着广播媒体在传播理念上的传承和创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中国广播事业和中国广播人正以热忱回应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传播使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