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在油價“五連漲”後,95号油正式邁入“9元時代”。95加滿,傾家蕩産,油價太貴,不少買車的人将注意力轉向新能源車,認為省錢劃算。然而,新能源車本身也面臨不少問題。通脹之下原材料價格高企、缺芯問題遲遲難解,補貼退坡等,新能源汽車的生死時刻到了嗎?01特斯拉7天漲價3次,小鵬今天起最高漲價2萬。新能源車企繼2022年初第一輪集體漲價之後,近日又開始第二輪漲價潮。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近10日以來,特斯拉已三次宣布上調産品價格,部分車型價格最高漲幅達3萬元。3月18日,小鵬汽車将公司旗下産品的補貼前價格進行10100元~20000元不等的上調3月19日,威馬汽車宣布,旗下産品價格将進行7000~26000元不等的上調。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上調售價,漲幅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锂、鎳,以及動力電池等價格持續上漲,疊加晶片供應不足,電動車整車制造企業的生産成本普遍上漲,是最近連續宣布漲價潮的主要推動因素。自2月22日俄烏戰争爆發以來,LME期鋁價格不斷創新高。俄羅斯精煉鎳産量占到全球的7.2%,銅礦和精銅産量分别占到全球的4%和3.7%,局勢的持續動蕩和歐美制裁加劇,将繼續推升大宗商品價格。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甯德時代動力電池已漲價兩次,新能源車企采購甯德時代電池成本多花兩萬元。理想汽車CEO李想發文稱,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美國二手車價格整體上漲了30%。此外,和去年年初相比,電機、輪胎、車架漲幅為20%,塑膠件漲幅為35%,電纜線漲價 25%。綜合拉動車企生産成本普遍上漲20%以上。02與傳統産油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成本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傳統燃油車中,發動機、傳動系統、車身、汽車電子、底盤、内外飾一般分别占據總成本的15%、10%、15%、15%、10%、10%。而純電新能源汽車成本中,電池、電機、電控占大頭,合計比例達67%,單就電池成本就達到了40%。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動力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結構件、BMS等組成。其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分别占電池成本的45%、10%、10%和10%。按整車成本計算,正極材料占到了約20%的比例。動力電池按正極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三元锂電池和磷酸鐵锂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上遊原材料為锂、钴、鎳,磷酸鐵锂正極材料的上遊原材料主要為锂。2021年以來,钴、鎳、锂價格均發生不同程度的上漲,導緻動力電池正極價格大幅上調。2021年8月底,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約為10萬元/噸,2022年3月,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約為50萬元/噸。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按電池級磷酸鐵锂每漲價10萬元/噸,磷酸鐵锂整車成本擡升3807元估算,本輪锂價上漲導緻整車平均成本約提升1.5萬元。負極材料主要是人造石墨,原材料為石油焦,相比于正極材料其價格變化比較平穩。隔膜原材料占比較低,價格穩定。由于電解液原材料中锂鹽占比較高,锂資源價格上漲導緻六氟磷酸鐵锂價格上漲,電解液價格也處于高位。除電池外,電機、電控等零件産業鍊較長,供需緊張。作為新能源車的“動力心髒”,電機直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爬坡、加速度、最高速等重要名額的性能。高性能钕鐵硼永磁材料,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産業上遊主要是稀土礦開采、稀土冶煉行業,中遊是钕鐵硼材料生産商,下遊是消費電子産品等傳統領域,以及新能源等新興應用領域。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從上遊看,稀土供需向好,中遊看,高性能磁材産能不足,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而電控就是通過主動工作來控制電機按照設定的方向、速度、角度、響應時間進行工作的內建電路,也就是汽車晶片。由于制造技術非常複雜,目前,國内在電控領域的自主化程度仍遠落後于電池。隻有少數幾個大品牌具備制造這種晶片的能力,如豐田、西門子、日立、東芝、ENOVA與安川電機等;國内隻有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借助其整車及零部件制造積累的經驗與資源,研究這種晶片。總結一下,本輪通脹造成大宗商品原材料漲價,造成電池成本上漲;而産業鍊長、擴産需要時間造成電機電控晶片供需緊張,多因素疊加,帶動整車成本上升。03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漲價不漲價的問題,而是誰漲價後還能順利活下去的問題。有人算過一筆賬,油價上漲的利好瞬間就被電動車的漲價給對沖了。按照目前92号油價8.6元,油耗平均8L/100km,一年2萬公裡算,燃油費用大概是13760元。一台普通燃油車3年跑6萬公裡的燃油費用大概是41280元。對比成本效益相對較高的特斯拉Model 3,正常使用百公裡電耗在15度左右,一度電收取1.8元,百公裡電費大概27元左右。2萬公裡下來電費支出5400元,3年6萬公裡的電費支出16200元。從2022年年初到現在,Model 3雙電機全輪四驅版漲了28000元,加上3年6萬公裡的電費共計44200元,已經超過了燃油車的油費支出。此外,2022年,新能源補貼退坡,較2021年下降30%,單車補貼約減少5400元。綜合原材料價格上漲與補貼退坡,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車企,肯定會面臨更激烈的競争。部分車企銷量下滑,電池晶片供應不足,最終隻能全方位淘汰。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今年初,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預測,2022年國内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将超過55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25%左右。2022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7.2萬輛,同比增長180.5%,環比下降22.6%。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乘聯會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需求,未來如果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或将對新能源汽車全年預測銷量進行相應調整。在諸多不确定因素帶來的動力電池供應趨緊壓力下,國内整車企業也已開始出手自救。投資、入股、合作,想辦法加強與上遊動力電池企業合作。畢竟,斷了上遊供應鍊,漲價也于事無補,隻能慘敗出局。

新能源車,遭遇生死時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