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結束的蘋果釋出會中,新 iPad Air并沒有像此前各大分析師分析的一樣,使用A15,而是直接使用了M1。
這一現象讓不少網友都很奇怪,也有網友去翻看了蘋果官網,很快發現了,現在搭載M1晶片的已經有了六款産品:新 iPad Air、iPad Pro、Mac mini、MacBook Pro、MacBook Air,iMac 24 英寸。

從入門級到高端,從桌面級到移動級,不同形态、不同價格、不同定位的産品,都用同一款晶片,蘋果不怕對消費者産生錯誤引導,影響銷量嗎?
晶片作為計算裝置的底層基礎,是一款産品的核心,同時也是吸引消費者的最佳手段之一。
M1 作為蘋果切換到 ARM 架構的首款産品,其表現不用多說,自釋出一年以來,其性能和功耗都獲得了人們的認可,甚至加重了其他晶片廠商的競争壓力。
之是以要在多款定位和形态都不同的産品上使用 M1 晶片,軟體體驗一緻性是原因之一,這展現在我們日常使用體驗中極為容易感覺到的地方——系統流暢度和通用功能。
而且在不同型号和形态的裝置中采用 M1 晶片,也有利于拉升出貨量,提升蘋果在晶片市場的占有率。
越多人用越能證明晶片的價值,有利于 M1 站穩腳跟,進一步提升蘋果在公衆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有可能擡升股票價值。
相比以往蘋果在 iPhone、Apple Watch 等産品上實行的平價政策,M1 晶片的重複利用更進一步,實作了跨産品,不僅 Mac 産品線用上,iPad 産品線也能用。
這其實是「錨定效應」的直接應用,之前 iMac 一直以來都是桌面級産品,使用的也是性能較高的桌面級晶片,如今 M1 晶片來到了 iPad Pro 和 iPad Air 上,容易在人們心中建立這兩款産品性能較高,都能做桌面級工作的心理預期。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你還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