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過往的社會案例中,大家可以發現許多人之是以出現心理問題,其實是因為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傷害,例如父母的暴力毆打或是冷漠對待,以及過強的控制欲等等,這些都會讓尚未成熟的孩子朝着畸形的方向去成長。

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擁有着美滿幸福的家庭,他們在生活中沒有經曆過太大的起伏,一路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是以這類人很少有過強的欲望,大多都過着平平無奇的人生。

反而是那些有心結的人,常常因心中的執念而樹立起偉大的目标,于是他們一路拼搏,努力生活。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北京的某家心理研究機構曾經随機抽取了3000名學生,并調查了這些人的心理狀況和父母狀況,以及自身對于父母的态度問題。

調查結果令人吃驚,在這3000個人裡,隻有4.75%的人表示自己非常愛爸媽,将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坦言自己對父母的感覺更多的是憎恨。

這樣的結果無疑和我們平日裡接收到的觀念完全不同。為什麼有的人會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呢?這樣的情況真的正常嗎?

答案是肯定的,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就如同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一樣,有的人愛父母,自然也有的人恨父母。

愛父母的人通常在成長過程中接收到了溫暖的愛和照顧,他們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父母對他的包容與關愛,是以他們自然會回報以相同的愛。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但不愛父母的孩子兒時大多是不幸的,尤其是身體和心理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一旦遭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個體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自愈。那麼孩子對于父母的憎惡心理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每個人活在世界上的價值,當自由和掌控自我生命的權利被剝奪以後都會産生恨意。

正如那些不把孩子當成真正的人的父母,他們常常将孩子視作自己的附屬品,甚至以自私的觀念控制着對方,這樣的人就算是努力一輩子,他們也養不出孝順的孩子。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父母?原因有三點。

第一,經常虐待毆打孩子

與成年人相比,孩子絕對是弱者,他們的力量不及父母,在被毒打的時候隻能默默的承受。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與此同時,孩子的心理也會遭受拷問,為什麼會被毆打?難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誤?

孩子的心通常是簡單且純粹的,他們不會把錯誤歸結到父母無法控制情緒這件事上,他們隻會單純的認為自己的行為惹怒了對方。

每一次遭受毒打的孩子都在面臨着生命的威脅,孩子們需要生存,是以他們不會停止對父母的愛,隻會越來越不愛自己,甚至于自我厭惡,即便是長大了,也無法擺脫這種心理陰影。

第2種,長期酗酒賭博

父母是孩子成長之路上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深刻的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那些長期酗酒賭博的人壓根無法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他們既不能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支援,也不能讓孩子發自内心的認可他們,依賴他們。

當孩子缺少安全感,他們的心理自然就沒有底氣,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裡,都會展現出一副怯懦的樣子。孩子需要在成長中建立起内在的力量支柱,而父母的存在絕對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第3種,控制欲過強

控制欲過強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的特征,很多父母常常以孝順的名義肆無忌憚的綁架着孩子,甚至剝奪他們的自由。

這樣的父母常常會忽視孩子的意願,例如孩子喜歡繪畫,可父母偏偏要為他們報樂器特長班。自己喜歡的東西逼迫孩子也要喜歡,自己讨厭的則要讓孩子也跟着一起讨厭。

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極度憎惡自己的父母?原因有三點

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孩子并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

還有一類家長則把孩子視作人生的寄托,他們完不成的夢想非要逼着孩子完成。這樣的行為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

總而言之,孩子出現憎惡父母的情況非常正常,這一切都與原生家庭脫不開關系。

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如果有什麼相似經曆的話,不妨在評論區下方共同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