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智駕──集萃産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晶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集微網消息,今年以來,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延續去年景氣走勢,根據中汽協資料,1-2月累計銷售新能源乘用車74萬輛,同比增長155.8%;新能源商用車也同比增長125%,達到2萬輛。受下遊市場利好推動,上遊锂材多家企業1-2月業績暴漲。
不過下遊主機廠卻壓力重重,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特斯拉等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均已進行不同幅度上調價格,其中特斯拉更是出現8天3連漲的瘋狂舉動。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上遊材料持續漲價,勢必會影響下遊車企盈利,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車企的日子會比較艱難。
锂材産業鍊企業1-2月業績爆表
近期是上市公司釋出2021年年度業績的集中期,各企業上年度業績預告及年度報表陸續出爐,而令筆者意外的是,部分锂材産業鍊企業還同步釋出了1-2月,甚至是1季度的業績預告,盤點發現,多家锂材産業鍊企業今年以來業績同比暴漲。
行業周知,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超預期發展,年度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31萬輛,同比增長183%。進入2022年以來,雖然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但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延續此前良好勢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根據中汽協資料,今年大陸1-2月累計銷售新能源乘用車74萬輛,同比增長155.8%;新能源商用車也同比增長125%,達到2萬輛。行業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以上,全年新車滲透率有望突破20%。
在行業持續景氣下,上遊锂電材料産業鍊企業受益快速成長,天賜材料、多氟多、杉杉股份、贛鋒锂業、天齊锂業、永興材料、當升科技、振華新材、石大勝華等多家産業鍊企業2021年業績超預期增長,部分企業不僅扭虧為盈,淨利潤還創下曆史新高。其中多氟多2021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近25倍,杉杉股份同比增長超23倍。
進入2022年以來,這些企業繼續保持景氣發展勢頭,其中多氟多1季度盈利同比增長超6倍;永興材料1-2月淨利潤同比增長近7倍;天賜材料、杉杉股份、贛鋒锂業、天齊锂業等企業,1-2月淨利潤同比也有3-5倍增長;當升科技、振華新材、石大勝華等企業雖然增速較“慢”,不過淨利潤也有1-2倍的同比增速。
锂電材料概念股從去年至今業績暴漲,已成為A股的一道靓麗風景線。
多家锂材産業鍊企業業績暴漲(來源:集微網整理)
關于業績超預期增長的原因,多氟多表示,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向好影響,公司新材料業務闆塊的核心産品六氟磷酸锂市場需求旺盛,随着新增産能逐漸達産,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業内人士表示,目前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已處于緊缺狀态。
電解液供應商天賜材料也表示,受益行業景氣,公司锂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産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目前主要産品産銷兩旺;加上建立産能爬坡順利,主要原料自産率穩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負極材料同樣供不應求,杉杉股份表示,負極材料業務下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公司滿産滿銷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其全品類負極産品均有提價,也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為滿足市場需要,杉杉股份已在加快擴産計劃,預計明年投産。
碳酸锂供應商贛鋒锂業表示,受下遊需求強勁驅動,其锂産品産銷量及售價均有明顯提升,目前已有産能碳酸锂4.3萬噸/年,氫氧化锂8.1萬噸/年;其同時在積極布局擴産,其中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預計下半年投産,馬洪工廠四期項目也将提前至今年7月投産,以滿足市場旺盛需求。
其他企業也均受益于新能源産業持續景氣産銷兩旺,産品售價提升帶來可觀利潤。
下遊企業極限承壓漲價
上遊锂材産業鍊企業受益業績暴漲,卻讓下遊主機廠叫苦不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家汽車品牌通過不同方式對旗下車型進行漲價。
3月15日,比亞迪再次對旗下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汽車車型進行3000元-6000元不等的調價;小鵬漲幅為1萬-2萬元不等;哪吒為3000元-5000元不等;極氪001上調8000元;蔚來上調4860元-5400元不等;特斯拉8天内3輪漲價超過2.1萬元;威馬上調7000元-2.6萬元不等;零跑T03也上調9100元。
更重要的是,由于動力電池供應緊張,各車企品牌的傳遞周期還在不斷拉長,其中零跑、特斯拉、蔚來、理想、問界等多個品牌旗下多個車型已無現車,部分車型傳遞周期拉長到了25周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本土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之一的比亞迪,年前在手未傳遞訂單約為15萬輛,目前已大幅積壓至40萬輛,有準車主表示,“本來想買比亞迪,結果不僅漲價,交車還要好幾個月;想換其他品牌,結果發現其他車企也是類似情況。”據了解,目前很多車型還取消了現金優惠。
事實上,這已是近期各汽車品牌的第二輪集中漲價,去年底至今年1月,各車企在談及首輪漲價原因時仍遮遮掩掩,以“購車補貼退坡”為由調價,不過筆者在《【芯智駕】锂材價格瘋漲推高造車成本,新能源汽車被動進入漲價期》一文中已做過分析,上遊原材料漲價才是導緻汽車漲價的主要原因。
本輪調價,包括比亞迪、哪吒、小鵬等車企在内均直接表示:受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及供應鍊供貨緊張等因素影響上調價格。
據了解,目前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已漲至52萬元/噸的高位,較今年1月1日上漲超過73%;其他原材料也處于大幅漲價狀态,業内人士表示,“廠家報價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格,而且锂鹽價格每周漲個幾萬塊錢已成常态,假如我上午沒拿貨,那下午再想以這個價格拿貨可能就拿不到了。”
上述人士進一步分析認為,今年動力電池産業鍊漲價對車企的成本影響明顯,已導緻整車制造成本上漲了10%-20%,單車漲幅在萬元左右。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确實帶來了較大影響,勢必會影響下遊車企盈利,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車企的日子會比較艱難。”
不僅如此,上遊锂材價格仍在維持上漲趨勢,有動力電池企業人士表示,目前锂材報價已經接近承壓極限,特别是磷酸鐵锂方面,“市場的抵觸情緒很大,長單的采購成本低一些,待長單完結後就要考慮是否接受市場的高價,如果不接受價格高的單子就會面臨減産、停産。”
不過“新能源汽車漲價并非孤立事件,傳統燃油車從去年開始也在漲價。”芯旺微工業與汽車銷售總監胡越強表示,另外,近期油價大幅上漲導緻用車成本上漲,也促使潛在購車者傾向于選購新能源汽車。
上述锂電業内人士認為,“車企跟進漲價展現了暢銷品牌訂單充沛、需求信心足,從漲價幅度來看較好地對沖了電池漲價的影響。”乘聯會秘書長也表示,短期的價格波動不會對今年的550萬輛的銷量目标預期造成較大影響。
而對于上遊锂材價格何時下調,上述動力電池企業人士表示,“二季度可能會出現拐點,但如果新能源汽車市場熱度持續,車企也能繼續承受成本上漲的壓力,那麼今年下半年可能都不會出現價格下滑的現象。”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