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前言】

每當油價持續上漲,汽車産業總會出現巨大的變局。

在汽車誕生的初期,純内燃機并不是唯一的主角,當時電力革命興起,新一輪技術革命是由電力驅動的,是以在20世紀初電動車還曾試圖和内燃機一較高下。

到了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之後,日本車企利用小排量發動機的省油優勢,成功進入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從此之後,全球汽車産業從歐美主導變為了歐美日三足鼎立的階段,「省油耐用」也成為了日系車标簽。

到了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機因海灣戰争而起,隻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讓原油價格從每桶17美元漲到36美元。油價上漲的壓力傳遞到消費端,美國三巨頭生産的耗油量巨大的皮卡、大排量轎車、廂式貨車等等,被消費者再次抛棄。

盡管三巨頭試圖用電動車確定自己的領先優勢,卻不料半路殺出個“普銳斯”。這款搭載了一套被稱為“Toyota Hybrid System”的全新内燃機+電機總成的驅動系統,成為高油價時代最成功的消費品。

時過境遷,2022年全球原油價格因為俄烏戰争飙升至接近130美元/桶,這迫使美國油價上漲到每加侖4.14美元,打破了2008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就連中國國内油價也全面超過9元/升。

在如此高的油價之下,全球汽車産業必然也會迎來一次洗牌,那麼這次走勢又會如何呢?

混合動力發展至今,憑借節油性能,在汽車市場已占有終于占有一席之地。它誕生在100多年前那個機械和電氣百花齊放的年代,然而處于内外交困的混動,當時的結局讓人惋惜。

1839年世界上第一台純電動車出現,受制于電池技術,純電續航裡程短,一直沒大規範推廣。德國工程師奧托(Nicolaus Otto)在1876年發明了内燃機,讓發電機組小型化成為可能。

1901年,23歲的德國人費迪南德·波爾舍(保時捷創始人)将汽油發電機組搭載在純電動車上,解決了電動汽車裡程短的問題,于是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動力汽車出現了。

這套混動基本結構其實與現在日産的e-POWER一樣,叫串聯式混合動力,又叫增程式混合動力。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費迪南德 波爾舍的混合動力電動車

一開始,這套混動頗有賣頭,因為純電動車裡程短得離譜,而燃油車需要手動換檔,要知道當時手動換擋器是沒有同步器的(帶同步器的手動變速器在1928年開始裝車),換擋時需要兩腳離合器,這隻有專業人士才能操作。

但後來,随着變速器的改進以及使用者對車輛性能需求的提高,混合的弱點暴露了出來——成本高、最高車速低、耐久性等方面都不及傳統燃油車,連燃油經濟性都遠遠落後。于是混動進入了冬眠期,少有人問津,一直到1960年代現代電子電氣技術陸續湧現才開始為混動賦予新的生機。

混動關鍵技術——能量制動回收,在1967年由美國汽車公司 Amitron 開發,并于1982年進化為電力輔助驅動和能量制動回收,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持,現代混動的樣車出現了。這裡不得不提到維克多·沃克——混合動力汽車之父,他在1960~1970年代做了許多混動研究,并制造了第一輛現代混動的樣車,這是一輛安裝了16kW電機的别克Skylark。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維克多·沃克和别克Skylark

盡管由電機-發電機-電池組成的混動系統能改善整車燃油經濟性約10~20%,但依然不夠,于是工程師将阿特金森發動機搭載在混動車輛上,這能讓混動系統如虎添翼。

傳統燃油車搭載的發動機就是大家熟知的四個沖程發動機,包含了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

▲四沖程發動機

其運作時表現出的熱力學循環是奧托循環,這是以内燃機發明者奧托命名。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理想的奧托循環 – 熱力循環圖

12是進氣行程,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下行,氣缸體積變大,氣體壓力比大氣壓略小;

23是壓縮行程,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活塞上行消耗機械能,氣缸體積減小,壓力增大;

34燃燒過程中氣缸内壓力和溫度急劇提升;然後推動活塞向下做功,即45做功行程;

56排氣門打開,釋放剩餘壓力并排出廢氣,接着活塞上行,完成21排氣行程。

其中,56是靠剩餘壓力進行排氣,盡管這時候氣缸壓力已經不高,但是如果利用起來做功,熱效率也能有所提升。于是,在奧托發明内燃機後僅僅過了六年便迎來挑戰者,在1882年,英國工程師詹姆斯阿特金森 (James Atkinson)為了改善效率,發明了阿特金森循環内燃機。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阿特金森循環(淺黃+橘色)和奧托循環(淺黃)對比

上圖是阿特金森循環和奧托循環對比示意圖,奧托循環是12341圍成的淺黃面積,面積大小即單循環做功大小,而阿特金森循環是1234A1圍成的淺黃和橘色之和,其中,1和4和4A圍成的橘色面積就是從廢熱中榨取出來功的大小(堪比當時的資本家)。

需要注意到,壓縮是從12,而做功膨脹是34A,意味着,整套機構的膨脹比必須比壓縮比更長,為實作這一目标,聰明的阿特金森巧妙地設計了三套機構。

▲阿特金森 “Differential Engine”, 1882

▲阿特金森“Cycle Engine”1887

其中“Cycle Engine”比較緊湊,可以應用到車輛上。從動畫可以看出,其曲柄連杆機構是多連杆機構,比起奧托循環,這套機構更加複雜,在那個沒有CAE/CAD等軟體加持的“冷兵器(鉛筆+尺子)”時代,能設計和調試出這套多連杆,想想當時的人是多牛。

從動圖來看,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沒錯!又是日産…日産可變壓縮比發動機也是多連杆機構,和這套機構十分類似。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據悉,當時這套Atkinson “Cycle Engine”的熱效率比奧托循環高出20%~30%,由英國某家内燃機公司量産并持續銷售近10年。

由于阿特金森發動機存在兩大缺點——緊湊性不如奧托循環發動機、升功率較低,在那個年代并沒有太多人願意為了熱效率而犧牲内燃機的動力性能,隻能說生不逢時。

1957年, 美國工程師米勒(Ralph Miller)在船動力和發電廠上再次引入了“阿特金森”循環并克服了緊湊性問題,他隻通過配氣機構便實作了膨脹比大于壓縮比的目标。怎麼實作的?他設計出一個超高壓縮比的發動機,這樣膨脹比也同步提升,然後調整配氣機構将進氣遲後角增大,進而讓進入氣缸的一部分混合氣又排回進氣歧管,這防止了因過大壓縮比而産生爆燃爆震。

▲奧托循環和米勒循環(阿特金森循環)

這種循環被命名為米勒循環,其熱效率改善沒有阿特金森循環那麼明顯,但是解決了阿特金森發動機緊湊性差的缺點,因而存在較高的商業化價值。

1993年,馬自達解決了阿特金森的升功率低的缺點并首先将其商用。KJ-ZEM V6發動機是馬自達當時最為先進的發動機,排量2.3升,V6結構,在1995~1998年連續入選“沃德十佳發動機”。

該發動機加入了機械增壓機構以增加升功率,最終實作的升功率為70kW/L (總輸出162kW),但是機械增壓消耗了一部分功率,是以,從米勒循環上壓榨出來的額外功率又“揮發”掉一部分,最終節能效果差強人意。

混合動力的前世今生(上):内外交困的前世

▲馬自達Millenia轎車(搭載米勒發動機)

由于混合動力有電機輔助,升功率低并不會成為緻命問題,而節油卻能讓混合動力如虎添翼——這就是現代混動系統普遍采用阿特金森(米勒)發動機的原因。

至1980年代末,混動所需的技術已經配齊,具備與傳統燃油車競争的條件。盡管技術内因解決了,但是外因卻一直籠罩着混合動力,那外因就是廉價的汽油。

假設汽油價格一直保持在低位且沒有政府等力量的幹涉,那麼混合動力的問世将會推遲小幾十年。這個邏輯同樣存在目前的能源領域,現代技術已經可以實作“種植”清潔能源(風光水電),但是大多數國家還在“采集”化石能源,原因是化石能源便宜。

上天給了混合動力機會,1990年代初海灣戰争引發油價飛漲,每桶價格從17美元漲到36美元。

各國汽車廠商開始注重汽車燃油經濟性,尤其是日本廠商,資源匮乏的日本承受不了高油價,混合動力自然成為開發預算中最青睐的對象,1997年豐田普銳斯問世具有劃時代意義,從此進入了混合動力發展的黃金時代(今生)……混合動力今生是怎麼樣的,我們下篇繼續。

文|吃蝦的貓

圖|網絡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網誌:@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台

日均全網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