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提倡“自由戀愛”的21世紀,大衆接受了看似不可能的愛情,唯獨爺孫戀依舊被人鄙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網絡上的“狼爺與小涼”
,他們相差25歲的愛情令多數人目瞪口呆,也有更多人祝福着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學術界,同樣有這麼一對靈魂伴侶,他們不懼世俗的眼光,不畏輿論的壓力,不顧54歲的年齡差,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為愛情奮不顧身,
他們就是楊振甯教授和他的妻子翁帆。
楊振甯的婚姻生活吸引大衆的眼球。
2004年,
一對相差54歲的“忘年戀”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在國内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畢竟在剛喪妻的一年,
82歲的楊振甯教授就娶28歲的翁帆為妻
,這任誰去想都會給楊振甯扣上“不負責任”“不倫之戀”的帽子,祝福他們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那麼二人又是如何結緣的?
翁帆在聯考之後考入了汕頭大學外語系,憑借自己的智慧以及高水準的能力,在大學中的一次活動中認識了楊教授與他的妻子并互留了聯系方式。
同樣有禮貌機智靈敏的翁帆也給這對夫婦留下了好感。
經過了一面之緣之後,
翁帆與楊氏夫婦經常寫信
,并且楊氏夫婦對翁帆無論是學業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困難等都盡己所能地幫助她。
是以翁帆與楊氏夫婦的感情也日愈深厚了起來,在數十年的交往中,
兩者一直保持着既是師生也是朋友的關系。
一眨眼,翁帆的大學生活也到了說再見的時候,畢業之後她又繼續攻讀了碩士學位。
可是月有陰晴圓缺,
結婚之後的翁帆又馬上對自己的婚姻生活說了再見
,這給翁帆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好景不長,剛收到考上研究所學生的喜訊,另一邊又傳來了噩耗––––
楊振甯的妻子去世了。
面對婚姻失敗的失意以及對自己如父如母的師母的離世,更加折磨翁帆的是看着在世的楊振甯教授對妻子的離去久久不能釋懷而變得孤獨憔悴。
畢竟夫妻兩人互相攙扶經曆了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突然的離世讓楊振甯也一時無法接受。
不僅身邊人對楊教授擔心,翁帆也十分擔心。
依然是以書信的方式,翁帆與楊振甯教授互通書信給楊教授帶去了極大的心理安慰,讓楊教授從失去妻子的孤獨與痛苦之中慢慢走了出來。
日漸熟絡的聯系讓兩人打破書信的隔閡變成了邀約叙舊的電話聯絡。
見面之後二人更是如同相見恨晚一般,翁帆的活潑熱情以及楊教授的才華魅力都對雙方有了緻命的吸引力。
一時間雙方關系迅速升溫,電話聯系更加熟絡,
他們從古今中外暢談宇宙萬物
,完全忘記了年齡之間的隔閡。
這樣的聯絡讓彼此都對對方心生好感卻又都不自知。
可是生理變化是騙不了人的,臉紅心跳的感覺讓翁帆也看不清這段感情,她心裡不斷地告訴自己:
這是我的老師,比我年長50多歲的老師
。
況且自己隻是一個與老師相談甚歡的普通學生,二人直接始終是存在着一堵看不見的“圍牆”。
張愛玲說:“如果男女的知識程度一樣高,女人在男人之前還是會有謙虛,因為那是女性的本質,因為女人要崇拜才快樂。”
事實上,楊振甯卓越的才華和成熟的魅力早就深深地吸引了翁帆。
二人在廣西的旅行後,徹底打動了翁帆那顆猶豫不決的内心,可是在楊振甯鼓起勇氣向翁帆求婚的那一刻,翁帆還是懵了,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
隻是說:讓我考慮一下。
經曆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後,她在意世俗的眼光,害怕未來的不确定,這讓翁帆決定聽從父母的建議。
父母知道此事後也是十分震驚,但是通過了解了楊振甯之後,父母決定尊重女兒的決定。
為了保護翁帆不讓她受到外界的打擾,
楊振甯和翁帆最終選擇了低調結婚。
可是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功勳偉人再婚,對方是比自己年輕54歲的學生,這件事轟動了世界,惡人惡語占大多數。
後來又部落客挖出了翁帆在部落格上記載的關于與楊振甯的愛情故事,
讀罷讓世人為這段感情無不充滿了感動與祝福。
然而在面對外界對他們愛情的質疑、争議和不看好,兩個人依舊堅定地選擇着對方,堅持着自己當初的心意,
這一堅持就是數十年。
可是現實的問題也擺在了兩位面前——比起喪妻之痛,楊振甯教授的身體更加需要被照顧……
正值花樣年華的翁帆一改自己熬夜晚起的不良生活習慣,婚後一直與楊教授配合作息時間堅持了十八年的早睡早起。
面對記者的采訪,翁帆說:
從結婚起,十多年來,為了楊先生的身體,我們一直堅持早睡。
為了大54歲丈夫的身體,夫妻兩個都堅持早睡,如今楊老已100歲就是最好的證明。
婚姻帶給翁帆的不隻是世俗的壓力更多的是楊振甯給予的包容、溫暖、愛以及學術上的幫助,帶給楊振甯的是開朗、陽光和富有朝氣。
十八年來,他們依然不離不棄互相扶持,既是志趣相投的夥伴也是陪伴對方共度餘生的人,
如今楊老已100歲。
在楊振甯和翁帆之間,他們是真愛,一種超越年齡和世俗願景的愛。
他們的愛也告訴世界,如果兩個人真的相愛,并且足夠堅定,
來自外部世界的幹涉也不會分開。
當我們有更廣泛地選擇配偶的權利時,我們有更多的主動性來找到一個适合我們心靈和興趣的靈魂。
結語
愛情路上不怕風雨多,真愛永遠沒有年齡限制。
翁帆和楊振甯堅貞不渝的感情,
經過了世俗的眼光,跨過了年齡的鴻溝,走過了時光的歲月
,向世界證明了那一年的選擇成就了自己的幸福。
願他們的未來同心同德,執子之手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