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大變革|讓紅旗飄——中國一汽創新發展觀察

偉大變革|讓紅旗飄——中國一汽創新發展觀察

市民在體驗紅旗E-HS9車型。新華社記者張建攝

民族汽車品牌紅旗,家喻戶曉。從年銷售不足5000輛到産銷超過30萬輛,從單一車型到多元化車型……近年來,在全球汽車産業轉型更新背景下,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提高營運效率,努力探索高品質發展之路。目前,一汽正在全面推動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拓展民族汽車品牌向上發展空間。

改革,讓一汽“脫胎換骨”

楊永修是一汽研發總院的一名進階技師。近年來,一汽加速改革給了他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他主要承擔紅旗自主研發的高端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數控加工工作,累計攻克130多項技術難題,為集團公司節約創造價值1200多萬元。35歲的他,已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一汽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大家夢想有多大、技術有多強、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說。

2017年,一汽進行了“四能”改革,即“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機構能增能減”,全集團範圍内競聘,進階經理競争上崗,平均年齡下降3歲,年輕幹部占比提升13.3%。同時以市場為導向重組機構,形成更加專業、精細、扁平的構架和運作模式,集團總部直接負責紅旗品牌運作。

改革激發了競争意識,一汽員工更有幹勁了,競争上崗成為普遍共識,危機感也增強了。

2020年9月,一汽實施更加系統化的進階經理新三年任期改革,先定目标再上崗,鼓勵挑戰高目标。一周内完成進階經理比對,幹部平均年齡又降低1.4歲。根據規劃,這些改革措施将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堅持,持續激發職工的幹事創業熱情。

創新,讓一汽“生龍活虎”

自1958年紅旗品牌創立以來,就成為中國民族汽車高端品牌代表之一,但其市場化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2018年以來,紅旗突出塑造品牌核心,打造L、S、H、Q四大産品系列,2021年銷量突破30萬輛,4年時間增長60多倍。

這背後,與越來越重視創新的企業文化密不可分。紅旗H9推出後,還陸續推出了H9+車型,H9+車型又分為敦煌版、白玉蘭版和故宮版,這些車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讓人耳目一新。

今年前兩個月,紅牌品牌銷量達63800台,同比增長40%。

偉大變革|讓紅旗飄——中國一汽創新發展觀察

一汽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自主研發的國産雪車。新華社記者張建攝

紅旗品牌的銷量不僅靠營銷,還靠技術的支撐。一汽2021年研發總投入214.2億元,同比增長3.9%,占營收比重3%;取得63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成專利申請4757件。其中,由一汽自主設計的國内首台V型8缸直噴增壓(簡稱“V8TD”)發動機去年完成試制,達到國際同類機型的領先水準。一汽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自主研發的國産雪車,打破了國外品牌長期壟斷中國雪車市場的局面。

一汽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留平說,每一個紅旗産品必須要有大于兩項的全球首發技術,否則從産品定義的時候就不會通過。

開放,讓一汽“走在前列”

徐留平說,紅旗目标成為自主第一高端乘用車品牌,一汽着力打造全球品牌影響力。

偉大變革|讓紅旗飄——中國一汽創新發展觀察

一汽與比亞迪合資項目開工。新華社記者張建攝

2月底,一汽和比亞迪合資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135億元人民币,全部達産後将滿足100萬台電動車配套需求,實作産值200億元以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将與一汽強化合作,加速綠色技術就地就近轉化落地,為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貢獻力量。

合作才能共赢。一汽已與華為等企業以及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高校開展深度合作,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政企互動,也在加速一汽“走在前列”。吉林省、長春市與一汽、國網共同啟動“旗E春城 綠色吉林”項目,力争用3年時間,投放3.4萬輛新能源計程車、網約車、公務用車,實作“電池銀行”流轉電池4.1萬塊規模,建立營運換電站120座。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一汽将實作銷量超過600萬輛,年均增長8%左右;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年均增長8%至9%。

偉大變革|讓紅旗飄——中國一汽創新發展觀察

記者:張建

編輯:初杭、栾若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