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昨晚,我們的節目帶大家參觀了丁氏光祿公祠,領略其風貌及丁日昌的故事。其實,在揭陽古城,還有兩處古建築也是丁日昌生活、讀書的地方,那就是百蘭山館和賜書樓。今天的《古城印象》我們就繼續去探尋。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眼前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已經修繕完工的百蘭山館,兩層木樓呈“凹”字型。踩着木梯,記者來到二樓,坐在木椅子上,打開一本書,品着工夫茶,溫柔的陽光通過玻璃花窗折射着星星點點,很是漂亮。

榕城區博物館(百蘭山館)講解員塗舒婷:

我們百蘭山館是一個呈“凹”字形二層木樓結構的經典的嶺南風格建築物,它的走廊和樓房均施格扇花玻璃花窗,花窗上下有固定百頁,供采光、通風之用。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百蘭山館建于清同治年間,仿江南藏書名樓天一閣建構,因樓三面中間有大天井,原建有橢圓型蓮池,池四周培植數十個不同品種的蘭花,故稱百蘭山館。

榕城區博物館(百蘭山館)講解員 塗舒婷:

我們百蘭山館位于榕城區的馬山窖東側,它的前身是清朝末年洋務運動的政治活動家、改革家、實幹家,著名藏書家丁日昌的私人藏書樓。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曆經百餘載歲月滄桑,百蘭山館部分建築出現破損。2016年至2018年,在榕城區的重視下進行搶修加強及全面修繕,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機關,現辟建為榕城區博物館,成為利用曆史建築保護修繕活化利用的典範。

開館以後,附近群眾還有幼稚園、國小、高中各學校,都會組織到我們百蘭山館來進行學習,還有探索曆史了解曆史,了解我們家鄉文化的一個場所。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除建設藏書樓百蘭山館外,丁日昌在縣城東門外臨榕江南河處還建了一座蘇杭園林建築風格與潮汕傳統建築風格相糅合的園林,取名為絜園(俗稱丁家花園)。如今僅存賜書樓這部份建築被儲存下來。

潮汕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陳作宏:

光緒二年的二月和六月,皇帝賜給王公大臣、内廷的翰林院、還有地方各省的總督或者是巡撫,都得到兩部書,一部叫作《平定粵匪方略》,一部是《平定撚匪方略》。後來光緒皇帝又賜了一本書,這本書是《同治皇帝詩文集》。是以為了容儲這三部書,他就把這座樓命名叫作“賜書樓”。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賜書樓也是丁日昌晚年藏書、起居、讀書、接待賓客的重要場所。

是清朝光緒五年的十月,著名的洋務思想家、政論家叫做王韬,原來與丁日昌是朋友,在廣州的時候,專程來這裡通路拜訪他,在這個地方住了大概一個星期,在這個星期裡兩個人一直相伴,包括平時讨論軍國大事。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曆經140多年的風雨,賜書樓總體結構基本完整,但明顯已成危房。我市專家學者亟盼賜書樓能得到保護、修繕。

修好的時候加強利用,這地方也可以通過辦一些展覽,讓觀衆了解近代史,增強愛國主義的教育,然後這個地方還可以發展旅遊事業,我們古城發展旅遊事業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我覺得意義非常大。

丁日昌的這兩處讀書處,您來過嗎?

詳情請關注今晚6點半揭陽公共頻道播出的《民生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