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雙叒叕現的新能源車續航問題并非無解

又雙叒叕現的新能源車續航問題并非無解

近日,有媒體再度關注新能源車續航裡程問題。媒體調查發現,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都打出了“超長續航”的廣告,但消費者購車後發現續航裡程往往會縮水,有的隻有标稱裡程的一半,關于純電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打折問題的投訴早已屢見不鮮。

新能源汽車以純電産品為主,此類新能源車上市至今,續航裡程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受制于技術因素,動力電池标稱續航裡程會受到溫度、使用年限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2021年資料中,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3033例,反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問題占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的52.5%。在一段時間内,具備長航程且不易受使用環境因素影響的動力電池将很難商業量産。這将意味着新能源車消費者仍将受到續航裡程的困擾。

又雙叒叕現的新能源車續航問題并非無解

目前,純電新能源車是世界各國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公安部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新能源汽車數量如此之衆,而續航裡程的技術問題懸而未決,短時間内要保障消費者權益,則必須從規範純電新能源車廣告宣傳下手。

廣告資料名額通常都會以小字标注,該資料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進行測試的結果,符合相關标準。這樣的資料是在理想狀态下實驗得出的,顯然無法比對消費者各種各樣的使用場景。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新能源車品牌官方資料是其判斷購買與否的主要依據,理想狀态下的實驗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消費者使用體驗存在巨大落差,進而導緻消費者投訴事件發生。

又雙叒叕現的新能源車續航問題并非無解

新能源車作為大額大件商品,與普通商品有本質上的不同,即消費者即使不滿意,也無法随意更換或棄之不用。這意味着消費者買到不稱心的新能源車,往往隻能吃悶虧。從這一角度出發,要求新能源車車企必須做好對消費者的應盡告知義務,這樣的強力限制能夠削弱賣方市場設定的資訊壁壘,讓買賣雙方的交易呈現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平等公平原則。讓消費者閉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是一個正常市場交易環境應有的場景。畢竟,不能要求消費者在購物前掌握所購商品的所有知識。

讓新能源車資料透明、交易公平還遠遠不夠。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縮水的技術問題短時無法解決,完善充電樁等保障新能源車正常出行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理應加強。傳統汽車之是以不被消費者吐槽類似問題,是因為加油站分布廣泛,消費者加油便捷。同理,加大公共充電樁建設,讓新能源車友善、高效充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人們的裡程焦慮。推廣新能源車是為了綠色節能減排,完善充電樁建設、解決目前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短闆問題,也能夠促進消費者認可新能源車産品。

熱點視訊推薦

更多内容

關注“光明時評”微信視訊号

來源:光明時評

責編:張永群

編輯:孫岱 張雪瑜 王遠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