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玄微課堂|認清變卦與卦變,掌握六十四卦的來龍去脈

關于卦變與變卦,雖然隻是颠倒了一下兩個字的字序,所闡釋内容卻大有不同。

首先說,變卦是一個占筮用語,是指在占筮中因為動爻的變化,而引起的本卦(又叫得卦、遇卦)向之卦的變化。比如:

玄微課堂|認清變卦與卦變,掌握六十四卦的來龍去脈

山水蒙卦(遇卦)的第二爻是動爻,經過變卦後,得到一個之卦:山地剝卦。變卦在《左傳》、《國語》等古籍中存有大量的占筮例子,因而沒有太大的争議與問題。

卦變則是演易系辭所依據的卦爻推移的運動規律,是易作者創制《周易》的用語,或者說卦變是組織六十四卦成為體系的原理用語。因為傳述的紛雜,卦變存在較多争議的問題。

關于卦變的學說,漢代以前的傳注都不否認,傳述較多的是虞翻、幹寶等人。王弼為了省事,盡黜象數,把卦變也掃蕩無餘。宋朝人力圖把卦變研究出體系來,但說法互有參差。卦變争議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承認卦變的存在;一種是不承認卦變的存在。

如果我們承認孔子所做“十翼”的權威性與價值性,那麼不承認卦變就完全成為一種站不住腳的理論。比如,以揭示《周易》的原理為主的《系辭》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這是說明了六爻卦的生成。又說:“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六爻之動,三才之道也”等等。假如卦生成後而爻不推移的話,《系辭》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廢話?卦動怎麼能代表爻動?這裡隻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六十四卦生成後,還有個爻的推移序列,而不是生成之後,又去乾坤裡索取。而這種推移的序列正好反映的是陰陽消長的對立運動,也正是《周易》最基本的原理。

玄微課堂|認清變卦與卦變,掌握六十四卦的來龍去脈

能夠得出上面的結論,并不在于某個人這樣講過,而是有大量的彖辭和爻辭材料可以證明。我們摘錄其中一些明顯的實證看一下:

“乾道變化(乾卦)”、“剛柔始交(屯卦)”、“剛來而得中”、“柔得位而上下應之”、“小往大來(泰)”、“大往小來(否)”、“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同人)”、“柔來而文剛(贲)”等等。幾乎每一個卦都會交代剛柔爻位置的推移,也就是卦變的方式。可以看出,即便不印證《系辭》的其他材料,已經可以看出不承認卦變是一種不符合實際的做法,不講卦變也不符合《彖傳》的本質,在探究六十四卦時,也隻能在黑暗中摸索了。

可見,抓住了卦變這個線索,《周易》的許多問題迎刃而解,抛棄了這個線索就難以自圓其說。在承認卦變的諸家中,對于卦變怎麼變,說法也極不一緻。大緻有兩種:一種是認為卦是從三爻卦中變來,一種認為卦是從十二消息卦變來。

傳統的講法,都認為六十四卦是以十二消息卦為基礎,剛柔上下往來推移。較有代表性的虞翻、荀爽盡管在每一個卦時講法互有參差,但大的架構比較一緻。這種傳統的講法,與彖辭中時不時提到的剛柔爻有上下往來的證據材料相合。

關于卦變的學說,影響較大的有朱熹《周易本義》中的《卦變圖》和朱震的《漢上易傳》裡列出的李挺之的《卦變反對圖》、《六十四卦相生圖》。蘇轼力主六十四卦是從三爻的六子卦變來,把相生序與變化序混在一起,與程頤的說法一緻。明朝的來知德講卦的錯綜變化,又把卦的排列序與變化序混在一起。清朝的毛奇齡主張分卦由聚卦變來,一卦往往從三四個卦變來,另成一套體系。

馬恒君先生按照卦爻辭的内容和《彖辭》的說法,對各家之說作出考證後,認為卦變作為一種變化序列,肯定了六十四卦是在十二消息卦基礎上進行的推移變化,具體的推移變化,見卦變圖:

玄微課堂|認清變卦與卦變,掌握六十四卦的來龍去脈

從卦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卦變是以十二消息卦為基礎發生變化,進而形成六十四卦的變化序列體系。

整理自馬恒君先生授課筆記與專著《周易正宗》。

講師簡介:

高其倫,馬恒君易學親傳弟子,古文獻學者,國際易學聯合會學術部特聘研究員。自2005年師從馬恒君先生,就讀于河北師範大學,跟随馬恒君先生完成古文獻學道家文化與哲學方向研究,玄微漢學研究院創始人之一。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河北省心理幹預中心會員,榮格分析心理學學者,沙盤遊戲咨詢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