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邊文藝網專訪楊燕丨我最終的模樣是時光落筆而就的模樣

為文學愛好者引路,為文學寫作者服務

南邊文藝網專訪楊燕丨我最終的模樣是時光落筆而就的模樣

楊燕,四川省南邊文化藝術館第八屆簽約作家,畢業于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現為一名青年國文教師。

南邊文藝網: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你與南邊結緣的過程嗎?

楊燕:2020年5月3日,正式加入了南邊,後來過了一年,成為了簽約作家。

其實,我不大記得我是在何種機緣下與南邊相識的,但是和它相知的過程我記憶猶新。第一次收到論壇系列活動的電子邀約、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學習公文寫作、第一次走近編輯工作、第一次應聘實習編輯、第一次投稿小雅典藏、第一次結識一大群愛好文學創作的人、包括現在的第一次專訪,我發現我在南邊親曆了人生中的許多第一次,它悅納、了解和見證着我的成長,作用在我們身上的經曆共振讓我們輕易便能馴服彼此,我們之間的羁絆也越來越深。

親近和信賴南邊後,也是我第一次比較确定自己的熱愛歸屬和應許之地的方向。是以對于我來說,我覺得,雖然我們之間的緣分開始得有些迷糊,但是它的現在和未來卻是無比清晰和值得期待的。

南邊文藝網:在創作散文詩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楊燕:很專注也很暢快。日常的喜悲之後,我會很容易産生一種失落的虛無感。但是創作不會,它帶給我的是一種悲喜的自始至終的充盈感。

我覺得我就像是一個窟窿似的存在,空了又盈,盈了又空,如此反複。空或盈,有時候隻是瞬間的,有時候是好幾個瞬間的。我猜想到,我便是在這般反複的曆經中從一個年輕的窟窿變成一個老朽的窟窿,從一個稚嫩的窟窿變成一個可能智慧的窟窿。我最終的模樣是時光落筆而就的模樣,我最終的模樣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曾停留過的,或短暫的,或漫長的,又被過濾掉的遺留下的模樣。

窟窿,常空常滿,常滿常空,最後真的是,滿滿當當,空空如也。是以我為能夠用文字表白窟窿它運動的模樣和軌迹感到很愉悅和滿足。時間有腳,它在窟窿上舞蹈,如果我們能夠捕捉到它的舞步,如果我們能夠攜手它圓滿一支舞曲,那麼我們興許便能夠谛聽到生命的緘默。是以我也為能夠用創作親近生命和生活的密碼感到很榮幸和意義非凡。

南邊文藝網:如何了解“文學是人的生活的教科書”這句話?

楊燕:我想起了《死亡詩社》中基丁老師說的話,“我們寫詩讀詩,并不是因為它好玩,我們寫詩讀詩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才是我們生活的意義。”

車爾尼雪夫斯基想要表達的是——文學對人有啟蒙的作用。對此我很贊同,這種啟蒙,像是開智。我們在文學的海洋裡,能找到自己人生的航向,能找到行累了就停歇的小島,我們還能找到頭上的星空,最為重要的是,也許我們無法認識整個人類,但是我們能通過這種航行和探險走向最終認識自己的途徑。

文學裡留存着人類從古至今生命的溫度和呓語,它是我們精神的歸屬,它也能為我們的去向提供指引。想要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成為自己,這需要我們依附文學綿延而又深沉的呼吸砥砺攀緣。

南邊文藝網:作為一名國文老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遇到過怎樣的困難?

楊燕:我發現國小國文學科所有的過程性學習的最終指向就是表達和習作,在上習作課時,我也能夠明顯感覺到作用在我和學生身上的習作的陣痛。

第一點,有些學生用文字捕捉、追溯生活和情感的能力不強。有些學生的語言有點匮乏,他們的語句庫積累不夠豐富,其實我面對的小朋友他們很在意自己的情緒和體驗,他們很關注很重視自己的感受,但是倘若需要用文字來表達,從最後的書面呈現能得到的結論是這反而似乎弱化了他們的情感和經曆的體驗,是以積累很重要,語句庫的積累和經曆的積累都很重要。

第二點,習作的自由性表達的傳達不夠明确。上學期,我成為了是光詩歌的一名詩歌教師,開始帶着班上的學生寫詩,我們的詩歌課和其他課相比形式上和氛圍上都自由很多,寫的詩歌無對錯,無要求,就是一起玩兒,自由地想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自由地寫自己想寫的詩,這種比較大的限度的自由大概能夠鼓勵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和表達天性的釋放。大概,寫作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勇敢表達和自由表達的意識與作為的喚醒。

南邊文藝網:你曾擔任過南邊文化藝術館的實習編輯,可以說說你的體會嗎?

楊燕:我當時是抱着充實自己的生活,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的目的去應聘實習編輯的。期間我有接過一些稿子的創作,寫的類型和我偏好的不大一樣,有音樂工作室的宣傳稿、有醫院抗疫的誦讀稿,還有教案。嘗試,一方面是嘗鮮,一方面也是收獲。期間,我們還會組織編輯工作的教育訓練,會學習公文寫作和編輯工作的知識。

在擔任實習編輯的過程中,通過嘗試不同内容和文體的寫作,以及參與多種教育訓練,我認識到了編輯工作的嚴謹性和重要性,細究的工作很繁瑣,但是很必要。

文字是千面的,我覺得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文字和創作的好處之一時,當我們回歸創作者的主要身份時,這時,我們已經不自知地對文字多了一份虔誠和謹然。

END

編輯:趙家輝

主編:彭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