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身上出現這種斑塊要當心,可能導緻血管畸形

寶寶出生後出現的“紅色胎記”,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可能,血管瘤或者血管畸形。這兩種都是寶寶身上常見的皮膚疾病,血管瘤的發病率約為4%,血管畸形的發病率則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其中最常見的鲑魚色斑發病率可達20%,而且大多在寶寶出生後或出生幾周後就會出現。

這兩種“紅色胎記”由于顔色比較像,很多人分辨不清。其實血管畸形和血管瘤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病變,有着完全不同的臨床表現、病程和結局。

血管瘤通常是出生時沒有,在出生後會出現并且快速生長。這是一種良性惡性良性腫瘤,是血管内皮的異常增生。

寶寶身上出現這種斑塊要當心,可能導緻血管畸形

(圖檔來源于網絡)

有的血管瘤會自行消退,大多數從寶寶2歲開始消退,到 5 歲時,一半患兒的血管瘤會消失。如果到10歲時如果還不消,那基本就不消退了。

血管瘤基本不影響骨骼發育,很少導緻凝血功能障礙,是以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療,怎麼治療,需要到正規醫院診治,且不可随意聽信偏方或其他人說的不用治療就不管了。

血管畸形是血管發育異常,有的血流慢,有的血流快,會因為供血等原因,讓骨骼發生變形、變薄。如果内皮受損,會導緻凝血功能障礙。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出生時就有的胎記,俗稱“胎裡帶出來的”,在胚胎時血管就發育異常,和孕婦沒有直接的關系。

是以血管畸形不會自行消退。而且會随着孩子的生長不斷長大,嚴重的會影響身體機能,引起患處酸痛。是以,對于患有血管畸形的幼兒來說,越早治療越好。

血管畸形分為毛細血管畸形,靜脈畸形,淋巴管畸形和動靜脈畸形。每種血管畸形表現出來的症狀以及并發症都不一樣,治療手段也不一樣。

毛細血管畸形表現來的症狀有橙紅色斑、葡萄酒色斑和先天性靜脈曲張。

橙紅色斑是良性毛細血管畸形,不會惡化。新生兒發病率為60%-70%,發生在頸部的橙紅色斑叫鹳(guan)吻紋,發生在前額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天使之吻。天使之吻在一年左右會消退,但是鹳吻紋不會消退。

葡萄酒色斑可生長在身體任何部位,多見于臉部或四肢,在孩子剛出生時是粉紅色的,之後随着孩子長大,顔色逐漸加深,斑塊變厚,成年後甚至變成黑色。

患有葡萄酒色斑的孩子要仔細檢查,特别是患有多處葡萄酒色斑,有可能會伴随多種綜合征,比如患兒可能會出現同側腦膜、大腦皮質、眼部血管畸形,稱為斯特奇-韋伯綜合征。

寶寶身上出現這種斑塊要當心,可能導緻血管畸形

先天性靜脈曲張也叫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性大理石樣皮膚,這個病屬于毛細血管擴張症。表現為局限性、網狀的紅斑,像網狀的絲襪一樣,一般長在胳膊和腿上。

發生此病後要注意,因為常伴随其他症狀,如肌肉、骨骼畸形,主動脈縮窄、靜脈狹窄等問題。随着血管網的變化,所患部位的肢體會出現萎縮。

是以,如果隻是橙紅色斑,一年左右可能會消退,觀察即可;若為葡萄酒色斑和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性大理石樣皮膚,都要去醫院皮膚科會診,以免發生其他病變,早發現早治療。

靜脈畸形本質是組成靜脈的内皮細胞擴張、血管擴大。

靜脈畸形一般發生在頭頸部或颌面部,好發位置深淺不一,表淺部為藍色或紫色丘疹、結節,較深部就隻表現為淡藍色的突起。靜脈畸形可引起下面的骨骼變形,臨近關節處,造成活動不便,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淋巴管畸形指淋巴管形成過程中出現發育畸形。該類畸形導緻淋巴管不能連接配接其它淋巴管或靜脈。

淋巴管畸形分為微囊型和大囊型,随患兒年齡的增長而增大,一般發生在頭頸部,

可以采取雷射切除和硬化劑治療。

動靜脈畸形是一種由于動脈沒有經過毛細血管,直接和靜脈相連而導緻的疾病,這種畸形比較少見。一般好發生在消化道和腦部,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寶寶身上出現這種斑塊要當心,可能導緻血管畸形

現在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不管是血管瘤還是血管畸形,都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得到改善或者痊愈,父母一定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态,和孩子一起戰勝身體上的疾病,陪着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