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嗎?60分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前幾個月,會經曆一進制關系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覺得全世界隻有自己,沒有其他人,而自己呢,就像一個魔法師一樣,是全能的。

在一進制關系階段之後,孩子還會經曆一個叫做“共生關系”的階段。那從“一進制關系”到“共生關系”,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我們還是要從一個嬰兒的成長史說起。

我們把鏡頭拉回到那個覺得自己像魔法師一樣的小嬰兒身上,他非常舒服地躺在小床上,然後突然,他覺得胃裡一抽,全身繃緊,瞬間被饑餓的感覺包圍了,那這個時候,毫無疑問他會大哭。

可是媽媽呢,當時正在廚房,沒有聽到他的哭聲。然後這個小魔法師就發現:诶?怎麼這次魔法不靈了?我平時都是一哭就能吃飽了,但是今天我哭了好久都吃不飽。他突然發現,好像并不是我哭就能吃飽的,我沒那麼厲害。這樣的經曆就相當于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次挫折。

可能有的人一聽到“挫折”這個詞,就有點擔心,特别是這個挫折還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但其實我們說,一個人的成長,包括心理層面的成長,實際上都是來自于挫折。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一個嬰兒,他餓了馬上就能吃飽,困了馬上就能睡覺,那這樣的生活簡直太美好了,他經曆不到一點點的挫折,那他也就沒有任何成長的需要和動力了。

是以,一個嬰兒在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比如說,6個月左右的時候,當然這是一個大概的時間,每個孩子還會有差異,那在這個時候開始适當地經曆延遲喂養,經曆一點點的挫折,是非常必要的。

你知道嗎?60分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因為當他慢慢的,經過很多很多次這樣的挫折之後,他就會發現原來他吃飽是得依靠另外一個人。這個就是依戀的開始。隻有當我們意識到有另一個人存在的時候,才能發展出依戀的關系。那從這個時候開始,嬰兒就進入到了成長的第二個階段,

也就是我們說的共生關系的階段。共生就意味着,嬰兒雖然意識到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但是呢,我跟那個人是一體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在這個階段,嬰兒會把那種我是最厲害的感覺投射給他的媽媽,他會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最厲害的,這個過程叫做理想化。嬰兒會覺得哪怕我不說,媽媽都知道我想要什麼,我餓了她就知道我餓了,我冷了她就知道我冷,并且她會來滿足我,你看她多厲害。

然後這麼一個全世界最厲害的人,她愛誰呢?她愛我。這就會讓嬰兒覺得:我是好的,我是值得被愛的。這是嬰兒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的成年人,因為在共生關系階段經曆過一些創傷,比如說,媽媽當時因為工作的關系,或者因為家裡面的老人突然生病需要人照顧等等,總之忽略了孩子,那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一直想要去尋找那種共生的感覺,想找到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覺。

就像在很多言情電視劇裡,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橋段,比如說,一個女生感冒了在家休息,她特别希望男朋友下了班能過來看看她,而且在她的想象中,男朋友應該是左手拿着感冒藥,右手拎着粥和水果出現在她家門口。

但是這樣的需要呢,女生不會跟男朋友明說,比如說:“我挺難受的,你下班過來一下吧,幫我帶點藥過來。”而是覺得男朋友應該都懂。然後當男朋友沒有做到的時候呢,女生就開始生悶氣了,跟男朋友說:“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想要什麼!”

你知道嗎?60分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這個時候男生就開始一臉的問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能還會回一句:“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什麼?”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啊?

一般接下來女生就會說:“你要是懂我,就根本不需要我說;我不說你就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了嗎?說出來還有什麼意思啊?”等等。

那類似這樣的橋段真的不隻出現在電視劇裡,在咨詢中我也遇到過,有的來訪者在小時候,被她理想化的父母沒有給她足夠的回應,然後她就一直都帶着這個心結,一直都在尋找理想化的父母,當然尋找理想化的父母是心理層面的需求。

從外化的表現來看,她可能總想找到一個完完全全懂她的老公,要能做到秒懂的那種,但是這樣的要求真的是太高了,是以她可能會因為失望而不斷的跟老公吵架,甚至是出軌找另外一個人。這個就是一個人在共生關系階段經曆了創傷,然後在成年之後可能會有的一個表現。

那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個小嬰兒需要經曆一點點的挫折,才能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媽媽的存在,才能從一進制關系階段發展到共生關系階段。但是如果他經曆的挫折太大了,又會給他造成心理上創傷。這個聽起來好像左右為難,父母究竟該怎麼做呢?

在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概念叫做“足夠好的媽媽”,這是客體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來的。也有的翻譯叫做“60分的媽媽”。

如果說,100分媽媽是那種完全不會讓孩子經曆挫折的媽媽,0分的媽媽就是忽視孩子,讓孩子受到心理創傷的媽媽,那麼60分的媽媽,其實就剛剛好,既能夠讓孩子經曆一點點的挫折,同時又能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舉個例子,來說一下0分、60分、和100分的媽媽都是什麼樣。

比如說,一個小孩自己爬到椅子上下不來了,然後開始哇哇大哭,一個0分的媽媽是,對這個哭聲完全不回應,哪怕說孩子已經哭到嗓子都啞了,媽媽還是沒有出現;

60分的媽媽是這樣,可能在孩子往椅子上爬的時候,她沒在孩子身邊,但是當她聽到孩子的哭聲,她會趕過來把孩子抱起來安撫,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一兩分鐘的時間。

那100分的媽媽呢?100分的媽媽根本就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她會一直守在孩子身邊,在孩子剛靠近椅子的時候,就把孩子抱回來了。

那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60分的媽媽更能養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2個方面去看。

你知道嗎?60分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首先,60分的媽媽,能夠讓孩子經曆一點點的挫折,比如說,孩子會經曆延遲喂奶,餓的時候沒有馬上吃到奶水,或者是自己爬到椅子上下不來了,然後感到焦慮和恐懼。

但是她一定會在孩子哭的歇斯底裡之前,或者遇到真正的危險之前,去安撫孩子,滿足孩子的需要。那這樣的一個過程,孩子既體會到了挫折,又感受到了被媽媽保護的安全。

慢慢的,這個孩子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心裡會有一個信念,就是我一定會度過難關的,他心裡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是一個方面。

那另一個方面,一個60分的媽媽,她不會要求自己24小時都盯着孩子,把自己100%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她會有自己的生活。

當然,如果孩子是剛剛出生幾個月,那媽媽全身心的照顧孩子,做一個90分,甚至是100分的媽媽,這是沒問題的,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長大,媽媽就要從100分的狀态,慢慢往下減,能夠跟孩子之間留一點空間。

比如說,到孩子2歲的時候,你可以做70分,80分的媽媽,到孩子上了幼稚園,可能就要變成60分的媽媽了,慢慢地多花一些精力在自己身上。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快樂。這對于一個孩子人格層面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