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為家鄉那如天籁的秧歌

11年來,她一直在路上,走遍行唐的村落,通路諸多鄉親和民間老藝人,隻為留住家鄉的民間文化瑰寶。她——石家莊行唐縣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志願者安素娟,近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文化和旅遊領域學雷鋒志願服務“最美志願者”,她也是2021年度我省唯一獲此稱号的文化志願者。

隻為家鄉那如天籁的秧歌

緣起:隻為家鄉那如天籁的秧歌

沿行唐縣城往西北走10公裡,郜河西岸穿過上碑就是楊村。楊村是個古村,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人在此聚居。當地流傳的楊村秧歌曆史悠久,傳統佳節人們唱着它歡慶節日、促種慶收,平時田間地頭也斷不了聽到它的旋律。

“可能現在很多人聽不懂,但對我們來說楊村秧歌就是天籁。”安素娟就是楊村人,她父親安喜全當年是楊村秧歌的領軍人物,從十二三歲一直唱到79歲。因為唱功出衆,聲情并茂,觀衆送其美名“沙瓤西瓜”。當年小小年紀的安素娟聽着父親的秧歌長大,她對父親的高超技藝記憶猶新。

一次父親他們在鄰縣演出楊村秧歌,突然刮起的大風把戲台上的燈吹滅了,“眼看着沒法演出了,但觀衆們不願離去,黑暗中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有手電的送到台上去’,大家夥立刻你一個我一個,不一會頂棚就挂上了20多個手電筒,演出得以繼續。”安素娟笑着說,也正是這次演出讓鄰縣的秧歌團很不服。

為了留住口耳相傳的秧歌劇目,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安喜全自己口述請人記錄,記錄下6大學15個劇目。父親對楊村秧歌的摯愛深深感染了安素娟,也為她自發從事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埋下了伏筆。

“起初我隻是想為父親寫篇文章,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那是2011年,已在縣裡工作多年的安素娟退居二線,她計劃寫篇父親與楊村秧歌的文章,還走訪了很多鄉親,當問及安喜全最拿手的好戲是哪一出時,很多人提到了《行唐村名歌》。這首時長十來分鐘的作品提到了行唐的200多個村名,每每在當地唱都會赢得一片叫好。其後縣裡幾位專家看到安素娟整理抄錄的《行唐村名歌》後贊不絕口,紛紛問她其中提到的歌詞含義、地名所在以及生僻的古地名,一下子把她問住了,也讓她萌生了考釋《行唐村名歌》的想法。

走訪中,安素娟也意識到當年父親着手記錄秧歌劇目的一片苦心,随着一位位老藝人的離去,楊村秧歌部分劇目已經失傳。從那時起她就決定要搜集整理包括《行唐村名歌》在内的楊村秧歌劇目。“眼看着父親和鄉親們熱愛的楊村秧歌劇目一部部消失,我沒法袖手旁觀。”那年她53歲。

隻為家鄉那如天籁的秧歌

走訪:四年尋訪寫下一百多萬字著作

2013年,《行唐村名歌》被列為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行唐楊村秧歌跻身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5年底,收錄55個劇本100多萬字的《行唐楊村秧歌》與30多萬字的《行唐村名歌考釋》出版……這之中有安素娟4年行走探訪的心血與付出。

就拿考釋《行唐村名歌》來說,《行唐村名歌》中提到的200多個村落許多有音無字,有的已經改名,有的則被劃分到其他市縣,都需要逐一校對、考證。安素娟趕往縣志辦、檔案館等機關,查閱《行唐縣新志》《行唐縣志》等大量資料,對照新舊縣志、行唐地圖等有關資料,将新舊村名逐一考證。有些珍貴資料不外借,她就用相機拍下所需内容,自己列印出來。為了掌握準确村名以及地名由來、曆史文化遺存、名人、傳統技藝等,她走遍了村名歌所涉及的山、水、寺廟等,實地走訪相關知情者。《行唐村名歌考釋》2015年底出版,2017年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又二次再版。

其他楊村秧歌劇目的搜集整理也充滿考驗。安素娟拿着本子,帶着錄音筆挨個走訪秧歌老藝人。“他們一邊唱我一邊做筆記,他們說張三出場了,我趕緊記上,李四出場了,我又記上。”大多藝人年事已高,口齒不清,聽力下降,安素娟就耐心地和他們反複溝通,有一次她跟一位老藝人一聊就是4天。行唐三分之二的村她都走遍了,白天外出調查,晚間案頭整理,對于她已是常态。

随着尋訪的深入安素娟越來越有緊迫感,“這個月走訪的老藝人,下個月再去可能就因病卧床無法開口了。還有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打聽人已經走了。就這樣一些劇目已經失傳,比如《審二堂》《王小趕腳》《蘇武牧羊》《汾河灣打雁》《蘇三起解》《四郎探母》《黃鶴樓》《羅裙記》……有的劇目能演三四個小時,太可惜了。”

隻為家鄉那如天籁的秧歌

心聲:讓行唐鄉土文化的傳承後繼有人

曾有人說,對一種民間技藝的堅守與傳承,有時候真需要一點兒蠻勁和傻氣,需要虔誠之心與犧牲精神。熟人和親友都說,安素娟身上還真有股子勁頭,不論幹什麼都全力以赴。

退休以來,安素娟不旅遊、不逛街,也顧不上幫兒女照顧孩子,一門心思地尋訪搜集和整理本地民間文化,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财力難以計數。有朋友勸她:“都六十多歲的人了,分文不掙還貼錢,你這是圖啥?”多數時候安素娟不願解釋,從當初想為父親寫篇文章,到如今全身心守護家鄉傳統文化,她深深體悟到這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在我們的民間文化中有很多勸人向善、積極向上的内容,值得我們弘揚和傳承。”

近幾年安素娟又開始搜集整理歌謠、謎語、小話、歇後語、俗語等。令她欣慰的是,随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氛圍的愈發濃厚,支援她的人越來越多。“有的給我寫紙條,有的給我發電子郵件,有的給我發短信,有的給我發微信、打電話等等,為我提供素材。”

如今安素娟不再滿足于搜集和整理,她希望能在民間文化的學術研究和探索上有所貢獻,将來推出一套行唐民間文化系列叢書。“我自知水準有限,也不知道能做到哪一步,但我不會停下。我最大的心願就是通過搜集整理,将先人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産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行唐鄉土文化的傳承後繼有人。”安素娟如是說。

文/圖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黃蓥

編輯 卡卡 責編 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