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和未來的身份認同

作者:薛定谔D家肥貓
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和未來的身份認同

俄羅斯和烏克蘭國旗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普遍态度表明,他們對民族認同和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存在重大差異。俄羅斯-烏克蘭的戰争将加深這一分歧。

Paul Chaisty教授和Stephen Whitefield教授 在過去25年中一直在分析和研究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政治身份和公衆輿論。他們寫道:

戰争往往是各國政治和政治文化的關鍵時刻。我們寫基輔被圍困時,不清楚俄羅斯攻擊和烏克蘭抵抗将如何發展。然而,很明顯,沖突在主角和參與者的心目中受到互相競争的身份和利益概念的強烈影響。

是以,了解俄羅斯和烏克蘭公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們國家彼此之間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聯系,對于我們自己對事件的看法至關重要。而且,雖然在烏克蘭這樣的民主國家,公民的觀點比在俄羅斯這樣的專制體系中更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也從身份的角度來為俄羅斯的侵略辯護。

那麼,我們在後蘇聯時期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公衆輿論進行的研究在哪些方面幫助我們了解了這兩個國家的身份政治?答案相對清晰,也充滿活力,但它們也指出了這些國家身份政治的複雜性。

試圖通過考慮對普京行為的一個非常常見的解釋來捕捉這些政治是有用的:它的動機是重建蘇聯的願望。自1990年代初以來,我們一直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公民考慮他們的蘇聯身份。

在俄羅斯,圖1中的結果表明,蘇聯身份穩步下降,盡管在我們2021年9月的最新調查中,幾乎大多數俄羅斯公民仍然表達了這種身份。這種上升可能是普京複仇主義的原因或結果嗎?我們強烈懷疑不會,因為我們對那些表達蘇聯身份的人的分析并不比他的對手更有可能是普京的支援者。

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和未來的身份認同

圖 1.支援與蘇聯或俄羅斯的認同

調查:"我更認同蘇聯,而不是俄羅斯"。答複以百分比形式報告。資料:R-Research Ltd.為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系進行的調查。

相比之下,烏克蘭公民的蘇聯身份要弱得多。當我們在2014年提出這個問題時,隻有21%的人認同蘇聯,而58%的人認同烏克蘭。重要的是,雖然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對蘇聯身份的支援率更高,普京對此提出了特别的主張,但即使在這些地區,與烏克蘭認同的人數最多。

在烏克蘭與西方的關系問題上,分歧也很明顯。這個問題在烏克蘭政治中存在分歧和根深蒂固 - 挑起了2014年的Maidan革命。Volodymyr Zelensky在2019年的成功部分是通過在這個問題上采取中間派立場來實作的。盡管如此,我們的證據顯示,随着時間的推移,絕大多數烏克蘭人一直支援與歐盟和西方的融合,如圖2所示。即使在該國東部和南部,在我們2019年的最新調查中,對這個問題持明顯多數觀點的受訪者都贊成歐盟一體化。

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和未來的身份認同

圖 2.支援與歐盟合并或與歐盟隔離

調查:"烏克蘭應盡可能與歐盟合并",或者烏克蘭應盡可能與歐盟保持隔離。答複以百分比形式報告。資料:R-Research Ltd.為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系進行的調查。

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和未來的身份認同

圖 3.支援與西方/歐洲聯盟合并或孤立于西方/歐洲聯盟

調查:"俄羅斯應盡可能與歐盟/西方融合"或"俄羅斯應盡可能與歐盟/西方保持孤立"。答複以百分比形式報告。資料:R-Research Ltd.為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系進行的調查。

這些發現可能對我們了解目前沖突産生什麼影響?

首先,對于烏克蘭。在複仇主義的蘇聯或俄羅斯帝國秩序的支援下,對國家的任何占領都将無法赢得大量的公衆支援,即使在該國最同情的地區也是如此。繼2014年的經驗之後,對俄羅斯的反對将會增加。烏克蘭的民主道路與俄羅斯的占領或宗主國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

其次,對于俄羅斯來說,調查結果更為複雜。俄羅斯是一個選舉專制政權,而不是民主國家。然而,我們對即将出版的新書的研究使我們有理由認為,普京政權已經成功地鞏固了公衆輿論。許多俄羅斯人贊同其選舉威權主義。

有趣的是,俄羅斯公衆輿論在俄羅斯與蘇聯問題上的分歧最大。然而,其政治含義充其量是模棱兩可的。幾乎沒有理由相信,在這個問題上,無論俄羅斯站在哪一邊,都會導緻對戰争的反對。更重要的可能是與西方融合的立場。但是,我們發現,目前在這個問題上處于圍欄上的大多數俄羅斯人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來轉向西方。而且,正如我們在其他研究中指出的那樣,對普京的反對可能來自比西方化自由主義者更強硬的民族主義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