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pple Car再次難産,蘋果造車團隊解散

Apple Car再次難産,蘋果造車團隊解散

科技巨頭蘋果高調入局汽車産業,其造車計劃卻再次面臨“難産”。

美東時間3月15日晚,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其個人社交媒體賬号發文稱,蘋果汽車項目團隊已經解散一段時間了。如果在2025年實作量産目标,需要在3至6個月内實作團隊重組。

資料顯示,郭明錤畢業于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曾擔任KGI凱基證券分析師,長期跟蹤蘋果公司及供應鍊。關于蘋果産品及供應商,特别是曆年蘋果手機的預測,郭明錤的爆料基本上被證明,也被視為蘋果“爆料王”。

如果消息屬實,意味着蘋果造車計劃再次生變,也給2025年全面量産的目标蒙上陰影。蘋果造車計劃再遭擱置,究竟應該誰來背鍋?

汽車團隊高層全員離職

過去8年時間裡,蘋果造車項目團隊已經曆數次換血。

今年1月,彭博報道稱,蘋果汽車項目團隊的軟體工程項目管理主管喬 巴斯離職。至此,蘋果于2021年組建的造車項目團隊高管已全部離職。團隊裡100多名工程師也悉數被Meta公司挖走。

在過去3年左右的時間裡,蘋果便完成從大規模招聘到團隊解散的全過程。

2020年,蘋果在其官網釋出特殊項目團隊(Special Project Group)的招聘資訊。其中,大多數崗位要求電氣工程專業教育背景,并優先考慮有汽車從業經驗人員,崗位數量超300個,涵蓋電池電源管理、道路安全、汽車體驗、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2021年,蘋果完成汽車項目的團隊組建,管理團隊包括Apple Watch負責人凱文·林奇、AI人工智能大拿約翰·詹南德裡亞、前保時捷底盤負責人曼弗雷德·哈勒等11名履曆豐富的業界專家,前特斯拉Model 3量産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則接替鮑勃·曼斯菲爾德擔任團隊負責人,後者曾負責MacBook Air的開發。

Apple Car再次難産,蘋果造車團隊解散

蘋果釋出會

手握2500億美元的現金,加上專業的團隊,蘋果看起來要在汽車賽道大幹一場。而在去年10月,福特對外公布,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前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将擔任福特汽車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總監,也揭開蘋果汽車項目團隊的人事地震。

在管道格·菲爾德離職前的數個月内,已有4名高管先後離開。而随着喬 巴斯的離職,蘋果造車團隊的管理層也正式解散。

蘋果造車項目團隊頻繁的人事變動,背後是蘋果造車技術路線抉擇上的猶豫,蘋果CEO庫克難辭其咎。

職業經理人庫克

相較于前任CEO喬布斯,蒂姆·庫克顯得更保守,不願承擔太多風險。

早在2014年,蘋果就推出代号“泰坦”的造車計劃。庫克不希望公司承擔開拓汽車市場的風險,蘋果的造車項目進展緩慢。直到2019年,庫克才正式啟動造車項目。2019年财報電話會上,庫克在被問及蘋果的造車計劃時回應稱,“我們喜歡做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但前提是這個市場足夠大。”彼時,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均已經推出多款産品,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已基本飽和。

一般情況下,科技公司入局汽車産業,有兩條技術路徑,一是向車企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二是直接下場造車。

庫克在路線選擇上舉棋不定,也缺少些許耐心。2018年以前,泰坦計劃主要負責人為鮑勃·曼斯菲爾德,蘋果路線選擇和谷歌類似,研發進階别輔助駕駛,為車企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并申請了近千項的相關專利。但相較于谷歌子公司waymo,蘋果的路測資料遠遠落後。2018年蘋果全年路測7.9萬英裡;waymo則達到1000萬英裡。

Apple Car再次難産,蘋果造車團隊解散

2018年,蘋果從特斯拉挖來管道格·菲爾德,後者2003年-2008年在蘋果擔任硬體研發副總裁。由于自動駕駛研發不及預期,蘋果于2019年裁員300名汽車團隊工程師,轉向整車設計和制造。

按照庫克的想法,汽車業務線和移動智能終端類似,由蘋果負責設計,尋找傳統廠商進行代工。有媒體報道稱,現代汽車和蘋果此前接觸合作造車,但現代汽車方面給予辟謠。有部分現代高管認為,現代和蘋果的合作應該保留更多的自主權利,并且能夠實作一些技術共享,例如蘋果智能輔助駕駛也應該向現代自家産品進行技術輸出。如果隻是簡單的為蘋果代工,将淪為第二個“富士康”。

業内人士分析認為,現代起亞作為全球頭部車企,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等領域,現代已掌握核心技術,也展現自主研發能力較強,單純淪為代工廠,現代肯定不願意。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個人社交賬号上分享一段過往,“在Model 3研發過程最黑暗的那段日子裡,我嘗試聯系蘋果 CEO 蒂姆·庫克,讨論以目前特斯拉十分之一的市值(600億美元)讓蘋果收購的可能性,但庫克并沒有接受和我會面。”

目前來看,庫克引導下的蘋果在造車路線走得并不順利,也給其他下場造車的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些參考價值。軟體定義汽車,讓科技公司入場造車成為可能。一方面,科技公司需要和傳統車企進行合作,借鑒已有的技術;另一方面,傳統車企普遍認為未來最大的對手來自科技行業,意味着雙方最終會成為對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