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岱頂玉皇閣立着一塊石碑,上書“孔子小天下處”。此石碑的“出身”很有意思,與孔子有關又無關。可惜儲存不當,被毀掉了。考古學家費盡力氣,才将其複原。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登上泰山,就會發現岱頂玉皇閣立着一塊“孔子小天下處”石碑。相傳,孔夫子當年親臨此處,他立于此俯瞰天下之地,讓人不由得看到一幅畫面——崇高峻嶺上,一位鬓發全白的智者迎風而站,他雖然穿着樸素,卻滿身睿者的脫俗氣質,眼神清明,仿佛看透世間一切。或許是因為孔子的尊崇身份,再加上泰山的雄偉,讓這塊石碑的存在更加特殊,是以,它成為了泰山上最著名的景觀之一。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其實石碑的真實來源,另有一番說法。史書記載,明朝山東禦史顔繼祖很崇敬孔子,他在讀到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時,心有所感,故此,就命人刻下了這塊石碑。

不過随着曆史的不斷發展,年代久遠的文物,總會因為種種原因有損壞。這塊石碑就在1967年被毀掉了,一塊石頭碎成多塊,幾乎看不出原貌。2007年,泰山管委重立後,對山上多處文物進行修建,專家組并不願意就此罷休。經數年搜尋後,終于有人在趙新儒所著《新刻泰山小史》中,找到了石碑照片。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得到拓片的專家組立即開始修複行動。他們先将《新刻泰山小史》中的照片進行反複對照,再利用唯一保留下來的碑座尺寸為基數,然後按照圖檔比例關系,推出原碑尺寸,将拓本圖檔放大後,再次進行複制。就這樣,在專家組謹慎認真地努力中,這塊意義非凡的石碑終于複制成功。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複制完成的石碑為天青石材質。碑身高1.98米,寬0.8米,厚0.24米,也是按照原碑身高制造的。而碑首是仿瓦壟兀脊式,高0.38米,厚0.64米,寬1.07米,細節處也被完整地複制出來。再仔細看石碑上的文字,隻見碑文共豎排6行,正文為“孔子小天下處”,楷書,字徑28厘米,款楷書,上款為:大明崇祯歲次丁醜仲秋之吉,字徑9.5厘米;下款為:巡撫山東都察院右佥都禦史顔繼祖,巡按山東監察禦史洪啟遵,守濟南道山東按察使李時芫,東昌府推官郭啟重立,字徑4.5厘米。石碑複制的又完整又成功,真是耗費了專家組大量心血。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可是隻是塊石碑而已,為何要耗費如此多人力物力去修複它?其實這塊碑有很特殊的意義。自古以來,泰山一直被賦予各種神秘色彩,無論是秦始皇至清朝的皇帝,個個以登上泰山為榮。

孔子生前,曾數次表明對泰山的喜愛。同時,在孟轲看來,孔子就像泰山一樣——高于其他群山,出類拔萃,沒有什麼人可以超越他。畢竟文帝廟中就有這樣一副對聯:“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山中之孔子”。泰山為五嶽之首,閱聽人人崇敬,孔子又何嘗不是聖人之首?是以千百年來,泰山與孔子已凝成一個永久的文化符号,提到孔子就讓人不由得想到泰山,反之亦然。這樣的文化符号,應該成為民族的根基和血脈,讓中華民族世代傳承下去。

岱頂有塊孔子石碑,可是卻被毀掉,考古學家用盡力氣,才将其複原

是以登泰山,一定要去看孔子的這塊碑,看看碑上所寫“登泰山而小天下”。了解“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的道理。親身感受聖人對于山水、人生的參悟,也許這就是石碑被耗盡心血複原的緣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