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在幾年之前,國内合資小型車市場真的是熱鬧得緊,尤其是POLO、飛度這樣的小型兩廂車,更是在以匪夷所思的銷量挑戰着人們對于汽車産品的認知,因為大家也都知道,類似POLO、飛度這樣的車型,整體配置是比較低的,但是這些車型的銷量的确很優秀,月銷過萬是常事。比如說POLO,2018年這款車的全年銷量為13.8萬輛,月均銷量超過1萬輛;2019年全年銷量為7.3萬輛,單月銷量為6083輛;2020年全年銷量诶4.5萬輛,月均銷量為3750輛;2021年全年銷量為3.95萬輛,月均銷量為3291輛。Polo在最近4年的銷量以肉眼可見的狀态在下降,這是不争的事實。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當然作為競争對手之一,飛度的情況其實也差不了太多,2019年的時候,飛度全年銷量有11萬輛,但是2021年的銷量就變成了9.6萬輛,而類似雪佛蘭賽歐等合資品牌小型轎車,銷量也是在不斷下滑的。實際上,随着這些價格并高,尺寸相對較小的車型銷量越來越少,勢必會讓人們産生一定的疑問,那就是到底誰奪走了這些合資小型車的銷量?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間,業界一直都存在一種論調,那就是國内汽車的消費者更新,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們由于收入提升,選擇的車型價格越來越高,級别也越來越高,是以類似合資小型SUV、自主品牌緊湊型SUV等小尺寸、低價格車型,會選擇它們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少,消費者選擇合資緊湊型轎車、自主品牌緊湊型SUV的可能性更高。但是我們至今無法認同這種觀點,實際上國内汽車消費并沒有太大的提升,因為我們看到,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兩三萬元的廉價電動車,月銷量可以超過5萬輛,這就說明還是有非常多的消費者購車預算并不是很高,飛度、POLO這樣的車型,其實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是以消費更新并不是這些車型銷量越來越少的核心原因。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在我們看來,合資品牌小型轎車的銷量越來越少,本質上可能和整個汽車市場更加多元化有很大的關系,具體來說,就是因為有更多 自主品牌緊湊型轎車、車型的存在,讓人們看到10萬元以下的車型,不一定都是飛度、POLO這種配置極其簡陋的存在。我們看到飛度的入門級車型售價為8.18萬元,但是入門車型連車内揚聲器都沒有,更不要說有什麼中控屏、前後雷達了;POLO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作為一款起步價高達8.99萬元的小型轎車産品,8.99萬—10.99萬元的三款車型,沒有倒車雷達、沒有倒車影像,前後織物座椅,全系手動空調,配置可以說相當寒酸了。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但是呢,我們看到最近兩年自主品牌10萬以下很多車型的配置、設計等各個方面表現都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的确有一部分合資小型轎車的潛在車主被自主品牌車型給“搶走”。因為對比之下,人們會對于這些合資小型車更加失望,而且我們也不得不說,現在人們對于合資品牌的迷信程度正在呈現指數級的下滑态勢,那麼這些存在,對于合資小型轎車都是很不利的。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當然在我們看來,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這些合資小型車有了“平替”産品,那就是國産電動車産品。從整體來看,很多購買合資小型車的車主用車場景大多數都是短距離上下班代步,接送小孩上下學等等,省油、好開是必要的屬性。但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很多國産電動車産品不僅可以完全可以滿足車主短距離代步、接送小孩上下學等用車場景,而且可以更加省電,關鍵在于,一些電動車的智能化配置會更高。比如售價9.68-12.48萬元的比亞迪海豚和8.99-12.39萬元的POLO,可能海豚除了跑長途是一個短闆之外,其他方面幾乎完勝,但是大家想想,如果選擇這兩款車中的一款作為短距離代步,接送小孩上下學,跑長途是衡量标準嗎?并不是!是以其實很多價格不高的電動車産品出現之後,對于合資小型轎車的沖擊還是比較明顯的。

飛度、POLO越賣越少,消費更新是假象,被這些車“平替”才是真的

我們能夠看到,随着競争對手越來越多,尤其是自主品牌10萬元以下産品和中低價位國産電動車産品 ,都強烈地沖擊了合資小型轎車的市場地位,并且起到了替代作用。可以這麼說,在未來一段時間,随着人們對于合資品牌“品牌”層面的迷信越來越弱,這些配置很低,價格卻比較高的合資小型車産品,市場隻會越來越狹窄。

繼續閱讀